淺談小學字詞教學
- 來源:教育教學科研 smarty:if $article.tag?>
- 關(guān)鍵字:語文教育,漢字 smarty:/if?>
- 發(fā)布時間:2015-07-01 15:01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8646(2015)06-0044-02
小學語文教育是整個教育的基礎(chǔ),而字詞教學又是基礎(chǔ)中的基礎(chǔ)。新《語文課程標準》明確規(guī)定:“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chǔ),是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wù)?!痹谛W語文的識字與寫字目標是: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累計認識常用漢字3000個,其中會寫2500個左右字,能工整的書寫漢字,并有一定的速度。又在寫話中要求:在寫話中樂于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這就決定了學習字詞是基礎(chǔ)中的基礎(chǔ),是學習語文的起點,是語文教學實現(xiàn)工具性的體現(xiàn),也決定了字詞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
在小學階段,字詞對于學生來說很重要,尤其是在低年級。我聽了一位三年級的老師講了一篇課文《廬山的云霧》,在板書課題時,這位老師便給學生強調(diào)了“廬”字的寫法,當問到學生你如何把這個字記住時,學生的回答可謂是異彩紛呈,有的用加偏旁的方法,有的用拆字的方法,其中有個學生說“這里很寬廣,住戶居中央,倘若有座山,定能勝天堂?!鳖D時老師眼睛一亮,這個方法不僅能記住這個字還能幫助孩子理解整個詞語。俗話說;“字不離詞,詞不離句”,現(xiàn)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在字詞教學中的方法。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發(fā)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識字的興趣,一切都無從談起。語文課程標準也明確規(guī)定第一學段字詞的教學要求: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認識常用漢字1600-1800個,其中800-1000個會寫。所以教師要運用多種活動、多種組織形式來調(diào)動學生學習字詞的興趣。如看圖識字,讓學生明白一些中國漢字造字法,聯(lián)系生活識字。在大街上識字,看電視識字,讓學生感覺處處是識字之地,時時是識字之時,讓孩子感覺到識字的樂趣。
二、方法指導,形式多樣
在低年級字詞教學的形式靈活多樣。字詞教學的形式多種多樣,不應(yīng)只滿足于考試,重要是讓學生能記住,采用一些學生容易接受的方法展開教學如:拆字法,加部首,比較法,換偏旁,記兒歌,順口溜。
在低年級字詞教學上還可采用做動作的形式,如在二年級《我是什么》一文中,對“飄”“落”“打”的理解,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中見到的雪花、冰雹、雨點,進行體會,有人說:“兒童是天生的演員”。的確,孩子有著很強烈的表現(xiàn)欲,擅長模仿,喜歡表演。因此,在教學中可以借助生動地表演來使孩子獲得切身的情感體驗。“冰雹”一詞就可以讓學生在動作表演中感受程度的輕重,體會文章中用詞的準確性。
三、主動積累,培養(yǎng)習慣
教育大師魏書生說過“行動養(yǎng)成習慣,習慣形成品質(zhì),品質(zhì)決定命運?!边@可見好習慣的力量是多么的巨大,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會使學生終生受用。語文學習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需要平時一點一滴的積累。為培養(yǎng)學生有一個良好的積累習慣,課本上要求學生背誦的內(nèi)容外,可以讓學生準備積累本將平時在書本或者報紙上看到的新字積累下來,為以后寫話打下基礎(chǔ)。
我們知道低年級的語文教學任務(wù)主要是字詞教學,而到了高年級教學的重點已不在是字詞教學了。那么對于高年級來說,是不是就不需要進行字詞教學了呢?不是的。雖然字詞已經(jīng)不是教學的重點了,但生字詞作為基礎(chǔ),還是要讓學生扎實的掌握,掌握字詞的多少直接影響到學生對句、段、篇的理解。在目前教學條件仍然比較落后的情況下,要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果,這就要求小學高年級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重視字詞教學,運用靈活的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能力。
但按教學課時的安排,課上是沒有充裕的時間去教學字詞,在上學年我所教的班級是六年級,我在教學中是這樣做的:
一、重視課前預(yù)習
根據(jù)高年級學生的認知能力和知識結(jié)構(gòu),借助原有的學習方法,把學習生字、詞放在課前預(yù)習中讓學生自行解決了。在預(yù)習生字時,先讓學生畫出生字,給生字注上拼音,運用拼音這個識字工具自己學習生字。并利用以前的知識,自己分析字型結(jié)構(gòu),搞清楚字的偏旁部首,通過讀、寫,組詞加深對生字的記憶,并在書上做記錄。在學生預(yù)習課文時,要求學生重點是預(yù)習生字詞。先畫出自己認為重點的詞,再通過字典查找詞語的意思,并把不能自己解決的詞語記下來,待到上課時來解決。教學新課時,每次學課文之前,先檢查字、詞掌握的情況,或讓學生讀,或讓學生寫,、并說說自己是怎樣記憶生字的。以及對詞語的理解掌握情況這樣一來,字詞在課前預(yù)習中大部分學生已經(jīng)掌握的差不多了,課上只需抽出很少的時間進行檢查訂正就行了,大大的節(jié)省時間??梢园汛罅康臅r間放在學習理解課文上。
二、重視方法指導
字詞教學一直是低段的教學重點,在高段也出現(xiàn)一些現(xiàn)象如作經(jīng)常出現(xiàn)錯字,別字,別是同音字經(jīng)常混淆、亂用。還有的學生嘴里念著這個字,可是就是寫不出來,從這些現(xiàn)象來看,我們的學生對最基礎(chǔ)的字詞掌握的并不好。說明學生對這個字的印象不深刻,沒有運用有效的方法來識記。因此一些難寫的字就記不住了。而出現(xiàn)別字,其根本原因是沒有理解字義,再加上漢字中的同音字多,小學生在使用時容易出現(xiàn)張冠李戴的現(xiàn)象。而學生不會寫學過的生字,其實也是同樣的原因。
教學重在字詞教學,很多老師把重心放在了怎樣把字記住,忽視了對字詞的拓展和運用。其實在一年級的生字教學中,可以通過給生字組詞的方式讓學生明白這些字該用在什么地方?;蛘咦寣W生說說,在哪里見過這個字,這些都是讓學生結(jié)合生活實際來初步理解字義。有了這些生活情境的鋪墊,對字的印象也就深刻了。到了二年級則可以開始寫句子,讓學生明白這些詞語該用在怎樣的語境中,這樣訓練的次數(shù)多了,學生也自然而然掌握了,也可以大大減少以后在習作中錯字和別字的出現(xiàn)。對于高年級,在閱讀教學中,應(yīng)將詞放在整個段落中去理解,教師可采用圈點的方法讓學生在文章中圈出詞,然后重點理解與分析。理解詞的意思可以利用工具書,通過工具書的意思加深理解。也可以抓住重點的字,根據(jù)重點字的意思理解整個詞語。對于難理解的詞語可以聯(lián)系上下文,或聯(lián)系生活體會。
三、拓展閱讀,增強積累
《語文課程標準》規(guī)定,小學生的閱讀量要達到150萬字,其目的之一,就是要讓學生積累語言,提高表達能力。而語文知識課內(nèi)外拓展就可以讓孩子們在閱讀的天地里自由的翱翔,用方法去閱讀、用心靈去感悟、用情感去升華,就能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小學語文知識課內(nèi)外拓展,能使學生運用正確的學習方法,去學習語文知識,在掌握教材基本要求的基礎(chǔ)上,拓展到生活及各學科的學習之中,豐富知識,提高素養(yǎng),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為今后的語文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具體拓展內(nèi)容可以從:字詞——語音、漢字、同義詞、反義詞;語句——成語、諺語、歇后語、名言警句、各種類型句子修辭;文——童話、寓言、神話故事、民間故事、古詩、中外詩歌、中外名著、童謠、文言文、現(xiàn)代文、新課標作文等方面入手。通過閱讀拓展,提高學生的字詞積累。
語文教學作為人文學科要達到提高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目標,讀寫聽說活動正確動機的培養(yǎng)比任何其他方面的內(nèi)容都要重要,因為它是讀寫聽說活動的種子,不同的種子會長出不同的植物。白居易云:“心,根也;言,苗也。”心為言之根本,立言須先立心。總之,教師要根據(jù)不同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那樣學生不僅能夠愿意學還樂學,還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段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