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懲罰教育成為學生成長的“助推器”
- 來源:教育教學科研 smarty:if $article.tag?>
- 關鍵字:羅杰斯,懲罰,教育 smarty:/if?>
- 發(fā)布時間:2015-09-25 14:07
【摘要】鼓勵是一種教育,合理的處罰也是一種教育。近年來,作者有意識地借鑒了魏書生老師在其力作《如何當好班主任》中介紹的讓犯錯誤學生寫“說明書”的做法,在實踐中應用并取得一定成效。作者的體會是:懲罰學生必須以愛護學生為前提,以喚起受教育者自知為目的,講究合理性和藝術性,才能發(fā)揮懲罰教育的積極作用,促進學生健康和諧地發(fā)展。
【關鍵詞】教育藝術 懲罰教育 說明書 心理分析
【中圖分類號】G635.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8646(2015)08-0076-04
懲罰教育是教育者對受教育者不良思想和行為給予否定性的評價,并采取有效措施使不良思想和行為得以及時糾正的輔助手段。沒有處罰的教育是不完美的教育,沒有處罰的教育是一種虛弱、脆弱、不負責任的教育。我們對學生的教育,首先必須堅持正面教育,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但也必須對犯錯誤的學生進行適度的處罰。對學生的處罰,必須講究合理性和藝術性。合理的懲罰教育絕不是體罰,更不是傷害,也不是心理上的虐待和歧視,而是一種高難度的教育技巧,是建立在對教育對象絕對尊重基礎之上的一種教育手段。近年來,我反復拜讀著名教育家魏書生老師的力作《如何當好班主任》,并有意識地借鑒了他的工作方法。下面?zhèn)戎卣務劚救私梃b魏書生老師的做法讓犯錯誤學生寫“說明書”的嘗試和體會:
一、學習理論,認識領悟
“溫室里的花朵經不起風雨?!比绻⒆映砷L的道路沒有坎坷,一帆風順,并不是好事。兒童教育專家瑪莉琳?古特曼認為,那些小時候經常受到大人們表揚的孩子,在他們步入生活后很可能會遇到更多的失望?,F在社會、家庭對孩子已經夠寵愛了,到了學校老師如果還只是一味地表揚卻不敢批評,只會害了他們?!皯土P式”教育會讓學生知道生存的艱難,勇于對自己的行為承擔后果,這對他們的成長很有益處。
現在的孩子越來越難管教,老師們對犯錯誤學生的處理,簡直是小心謹慎、如履薄冰,很多教師更是苦于找不到適度而對學生成長有益的處罰方法。魏書生在他的報告中說,他的學生犯了錯誤只受三種懲罰:唱一支歌;做一件好事;寫一份“說明書”。唱歌,可以陶其情;做好事,可以促其行;寫“說明書”,可以練其功。魏老師如此處罰犯錯誤的學生,可謂獨辟蹊徑。
我特別認同他讓犯錯誤的學生寫“說明書”的做法。他說這樣做就是鼓勵學生“使用心理描寫的表達方法”,“深入到自己的內心深處”,“觀察自我,分析自我”,通過剖析犯錯誤時的心理活動,從而進行自我教育。這種方法,是在尊重學生人格的條件下進行的,學生寫一份“說明書”目的在于自省,自我認識,這樣的“懲罰”也給了學生辯解的機會,飽含著班主任對他們的信任和理解,學生怎么能夠不接受呢?經過反復考慮,我決定嘗試他這種教育學生的方式,讓我的學生也通過不斷從錯誤中吸取教訓而成長、成熟起來。
二、探索研究,大膽實踐
魏書生說過:“教育需要管理,管理需要方法。教師要理解學生,順應學生,最后要有能力改變學生?!蔽翌H有啟示,決定讓那些犯錯誤的學生用“心理分析說明書”的方式來提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約束的能力。
剛開始,學生把“說明書”寫成了檢查書,內容雷同,大多是這樣的套路:“今天,我因為……犯了一個錯誤……這是不對的……請老師原諒……我保證下決心改正,絕對不犯第二次……”云云。顯然,學生并未真正深入進行心理分析,只是用區(qū)區(qū)幾十字來敷衍我,因而教育收效甚微。為了改變這一狀況,我利用自己是語文教師的優(yōu)勢,專門用了一節(jié)課的時間來指導學生寫好這份“說明書”。我要求犯錯誤的學生根據自己所犯錯誤內容寫一篇話題作文。并提出了具體要求:
1.題目自定,文體要明確,要寫成記敘文,不要寫成保證書。
2.文章結構要完整,文筆要生動,要求運用多種表達方式,通過記敘、描寫,讓老師了解你犯錯誤的原因、經過和結果,特別是當時的心理活動;通過議論,使老師了解你對錯誤的認識,以及今后的想法,或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3.根據錯誤程度寫100-800字。例如以“遲到”為話題的“說明書”,遲到5分鐘以內寫100字,10分鐘以內寫200字,15分鐘以內寫400字,15分鐘以上寫800字。犯其它方面錯誤的,字數由班主任酌情做出規(guī)定。
此后,學生都知道怎樣寫“說明書”,而我在遇到學生犯錯誤時首選的處理辦法就是讓他們寫“說明書”。我則根據“說明書”對學生進行思想上的教育,有時也在寫作方面予以指導。
三、作用多多,初見成效
一年多的實踐證明,魏書生老師的這個辦法挺有效,它有以下幾方面的作用:
1.有助于班主任了解學生犯錯誤的起因、經過、結果。有了“說明書”,我不用想方設法、嚴詞拷問,就能夠對學生犯錯誤的起因、經過、結果有一個大致的了解?!罢f明書”成了我和學生溝通的橋梁,大大降低了誤解學生的幾率。有一次,一名女生又遲到了,因為她以前曾經因為睡懶覺而遲到,我就以為她又犯老毛病了,心里很失望,只是看了看她,搖了搖頭。等她把“說明書”交到我手里,我才發(fā)現是我誤會她了。原來她遲到是因為她奶奶前幾天摔倒了,癱在床上生活無法自理,那天早上她為了幫助媽媽照顧奶奶耽誤了上學的時間。從“說明書”中,我讀到了她孝敬長輩的拳拳之心,看到了一雙渴望扶助媽媽的柔弱的手,還了解到他們家面臨的困境——經濟困難,勞力不夠。為此,她媽媽甚至想讓她輟學,那天早上她媽媽已經要她留在家里看護奶奶,她是多次請求才能到學校上課的。我不禁感動了,多么難得的孩子,她承受了多大的壓力!但我竟然……我盡我所能與她媽媽進行溝通,她媽媽終于答應想別的辦法解決問題,讓孩子繼續(xù)上學。我又多次關注和幫助這名學生,使她慢慢地開朗起來,堅強起來。又有一次,一位女生上課時老打瞌睡,要是在以前,我很可能會當眾責問她,訓斥她。但現在,我只需心平氣和地告訴她“明天交200字說明書”就夠了。隔天,我從“說明書”中了解到,她打瞌睡的原因是她晚上學習到十二點,睡眠不足,不知不覺就睡著了,她自己其實也很沮喪,很難為情。于是,我及時與她溝通,告訴她學習要勤奮,也要講究方法方式,勞逸結合等道理,并和她一起分析了她作業(yè)要寫到十二點的原因。她接受了我的意見,改變了不好的作息習慣,使得上課精神飽滿,學習成績步步提高,不少科任教師也說她比以前可愛多了。
2.有助于促進學生認識錯誤,面對錯誤,改正錯誤。多數違紀的學生平時都怕寫作文,但是因為我對“說明書”的字數和內容有具體的要求,而且對那些敘述不清楚、文筆不生動或認識不深刻、論述不透徹的,我在面批后還要求他們重寫,原則上要求“說明書”一定要符合要求。這樣一來,他們每次犯錯誤后寫“說明書”,一般都不敢敷衍了事。正如魏老師說的那樣,通過寫“說明書”,學生深入自己的內心深處,認識自我,剖析自我,發(fā)現兩個不同的自我。而那個錯誤的自我,就會越來越沒有地位,直至消失。有時為了寫得深刻透徹,學生通過查找相關論據,會發(fā)現自以為沒什么的錯誤卻可能帶來嚴重的后果,這比老師的說教更有說服力,因而他們會更自覺地改正錯誤。班里有一名男生寫了幾次“說明書”,但總是無法履行自己不再遲到的諾言,讓我和他媽媽干著急。后來他寫了一篇“說明書”叫《守時》,他在文中寫道:“我查了很多關于'守時'的文章,原來守時是一種美好的行為品質,也是自身人格素養(yǎng)的體現,守時才能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良好的習慣形成良好的性格,良好的性格形成良好的命運。所以我不再遲到,不再玷污守時的美好,以免降低自己的人格?!蹦莻€學期,他真的就不再遲到了。可見寫了“說明書”后,多數同學會記取教訓,不再重蹈覆轍,收到比較理想的教育效果。
3.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爭分奪秒,永不放棄”的意識。因為我與學生約定按所犯錯誤的輕重決定“說明書”字數的多少,很多學生會把字數當回事了。比如一位學生就把題目定為“爭分奪秒”,他說那天晚點起床,知道自己肯定遲到了,但擔心超過15分鐘要寫800字,于是做什么事情都加快速度,一定要趕在15分鐘以內到達班里,這樣就可以少寫400字了。
結果他遲到沒超過10分鐘,只需寫200字,看了他的“說明書”你才知道他心里有多樂!他甚至為那天自己的“神速”感到驚訝和自豪!這樣,學生即使遲到,也要爭分奪秒,不放棄努力,盡量減少遲到時間。這對學生來說達到了減少“說明書”字數的目的,對班主任來說則收到促使學生重視考勤的目的,可謂皆大歡喜。通過一份“說明書”,學生有了盡自己所能,不到最后一刻,不輕言放棄的意識,這不僅有助于他們學習,更有助于他們成長。
4.有助于增強學生的表達能力,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很多學生怕寫作文,主要原因是缺乏素材,一提筆,大腦空空如也。寫“說明書”這一做法,促使學生開始注意觀察生活,積累寫作素材,寫出來的作文,水平也較高。有的學生還將“說明書”的寫法移植到考試時的作文中而得了高分,跟我開玩笑說感謝老師的“懲罰”??梢?,學生在認識錯誤、改正錯誤的同時,也有效地提高了寫作水平。有一次,一個語文很差的學生因為遲到被罰寫“說明書”,前兩次交上來的“說明書”像流水賬,于是,我耐心指導他如何描寫周圍環(huán)境,如何刻畫人物心理活動。第三次交上來后,我發(fā)現他已經寫得非常豐滿生動了,如他對等車時焦急的心情的描寫:“我沖出家門,跑到長平路,遠遠地看見一輛12路公交車(上車5毛錢)大搖大擺而去,我不禁跺了一下腳,心想:糟糕!今天遲到了!我不禁又想到了老師失望的眼神,啊,還有……還有要命的——'說明書'!我越想越急,要是38路公交車(上車1塊錢)來了就坐38路吧,豁出去了!我一邊想一邊摸錢,可是我又愣住了——天啊,真是倒霉,我居然只帶5毛錢出來!完了!完了!眼看著一輛38路車從眼前開過,想著那'遲到'即將帶給我的……我心里祈禱著:12路趕緊來吧,少讓我寫400字吧!我焦急地伸著脖子,雙眼極力搜尋著'12'……來了!來了!……”不難發(fā)現,這里面生動的心理活動的描寫,是學生真情實感的流露,其寫作技巧得益于“心理分析說明書”!當然,他也表示以后不遲到了,用這種方式提高寫作水平,滋味兒也不好受啊!
在實際教育教學中,教師通過人性化的“懲罰”,學生在思想認識上得到進一步的提高,更加“親其師,信其道”,使師生的關系會更加和睦融洽。學生從“懲罰”中獲益,從而達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四、講究藝術,建立互信
美國心理學家羅杰斯說:“成功的教育依賴于一種真摯、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系,依賴于一種和諧安全的課堂氛圍。”對犯錯誤的學生來說,師生之間只有縮短心理距離,建立互信,學生才會理解教師對其實施合理懲罰的用意,進而對自己的過失負責。
我對學生說,我讓他們寫“說明書”,“不是懲罰,而是讓你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一點代價”。多數學生能夠接受我的觀點,并在犯了錯誤后心悅誠服地接受處罰。這樣,學生在為犯錯誤付出代價的同時,收獲的是對他們一生有益的道理:犯錯誤并不可怕,關鍵是吸取教訓,并培養(yǎng)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的意識和能力。
在實踐中,我體會到,真正合理的懲罰應當講究教育藝術,注意把握好幾個方面:一是懲罰的方式是否具有可接受性。教師在選擇懲罰的方式時,要考慮到學生的年齡、性別、個性特征等,使之具有可接受性。二是懲罰的要求是否輕重適度、公正合理。懲罰過輕達不到告誡和喚醒的目的,懲罰過重則會引起學生的反抗情緒。懲罰公正學生才會心悅誠服,懲罰不公正會引起學生的逆反心理,使師生之間走向對立,起不到教育的作用。三是懲罰的時機是否恰當。懲罰時機的把握取決于教師的教育機智,這是教師的良心、熟練的技術、豐富的經驗和對學生身心特點的了解的綜合運用。一句話,如果懲罰具有可接受性,內容又是公正合理的,再加上時機把握得好,那么懲罰就能獲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總而言之,我們不應談“懲”心驚,說“罰”色變,而應該善于運用懲罰手段。教育的真諦是愛,教育的最終目的是促進學生的最優(yōu)化發(fā)展。懲罰學生必須以愛護學生為前提,以喚起受教育者自知為目的。既然合理的懲罰是教育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種輔助手段,那么我們教育工作者必須不斷地提高教育藝術,讓合理適度的懲罰教育成為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的“助推器”。
參考文獻
[1]魏書生:《如何當好班主任》北京大學音像出版社.2005年版。
[2]孫云曉:《沒有懲罰的教育不完整》、《中小學教育》.2003年第5期。
[3]余廣華:《懲罰:不可或缺的教育手段》、《中國教育報》.2003年2月11日第3版。
[4]沈祖蕓:《教育懲戒,在雷池邊緣行走》、《中國教育報》.2002年12月28日第3版。
徐燕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