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地理課堂活起來
- 來源:教育教學科研 smarty:if $article.tag?>
- 關鍵字:地理,樓蘭,胡楊林 smarty:/if?>
- 發(fā)布時間:2015-05-12 12:20
【摘要】目前,我國的教育改革正處于探索與轉軌階段,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正逐漸向現(xiàn)代的“素質(zhì)教育”轉變。作為初中地理教師,首先應對自身嚴格要求,盡快轉變教學觀念,努力提升教學素養(yǎng),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使其在地理學習過程中永葆激情,主動積極地參與到地理學習中去。
【關鍵詞】初中地理教學 讓地理課堂活起來
【中圖分類號】G633.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8646(2015)04-0070-02
當前,初中地理教學正從應試教育向素質(zhì)教育轉化。然而,有不少學生輕視地理學習,甚至把地理課看成負擔。在此情況下,怎樣從地理教學自身特點中尋找突破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搞活教學,提高質(zhì)量,目前已成為地理學教師探索的問題。根據(jù)中學生好奇、求知欲強、思維活躍、學習從興趣出發(fā)的特點,本人充分利用地理學本身獨具的內(nèi)容豐富、趣味性強等特點,努力挖掘各種趣味因素,創(chuàng)設情境,以各種教學形式誘發(fā)、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求知欲望,使他們由被動的“要我學”轉變?yōu)橹鲃拥摹拔乙獙W”,從而搞活了教學,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讓教師“活”起來
1.作為教師,特別是從事教育事業(yè)多年的教師要轉變傳統(tǒng)的“填鴨式、滿灌式”教學模式,用一種全新的素質(zhì)教育理念真正走進新課程,把方法教給學生,讓學生自主學習,地理教師要三有:
教師有學問--活的前提。教師的學識與才華是決定其個人魅力的核心因素。地理教師應該博文廣志,在解答學生的問題時深入淺出,應該處處彰顯生命的朝氣與活力。要具有終身學習的思想,能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充分展示新世紀育人者的精神風貌。“才足則生敬,才重由生真,才滿則生益。”教師唯有不斷學習,不斷充實,成為一條長流常新的小河,才能較好地勝任地理教學工作。
教師有個性--活的關鍵。個性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教師的才華通常是由自己的個性表現(xiàn)出來的。教師的個性越突出、越明顯,就越有魅力。有教學個性的地理教師,會根據(jù)自己的個性、氣質(zhì)、專業(yè)精心設計自己的語言風格,或感情充沛、氣勢磅礴;或樸質(zhì)明快、平易近人。把學生帶入一種境界……這就是個性教師的教學魅力。
教師有成果--活的完善。學生呼喚上精彩課,地理教師要努力學習先進的教學經(jīng)驗,爭當研究型的教師,并出教研成果。在平常的教學中,一是要營造樂學的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要研究教學方法和教學藝術,靈活地采用探究式、啟發(fā)式、討論式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品嘗成功的樂趣;二是要解放學生的空間,引導學生走向自然,走向社會,小課堂向大課堂延伸,讓學生自主地去學習,去研究,張揚個性,有所創(chuàng)造,有所作為。
2.同時地理教師要注重把握好兩個方面
?。?)注重和其它學科、生活實踐有機結合。因為各學科有機融合,能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展學生的思路。例如:
師:你聽說過樓蘭嗎?在哪聽說過?
生:歷史課本里介紹過。
師:如果昔日的樓蘭是今天的樣子,有可能這么繁榮嗎?可以養(yǎng)活那么多人嗎?昔日的樓蘭是什么樣的?史料中有記載,我根據(jù)史料記載找了幾張圖片,你看看昔日的樓蘭是不是這樣的?(展示湖邊有胡楊林,水草豐美,牛羊成群的照片。)史料中說,樓蘭靠著水,人們的生活十分富足。這是胡楊林,據(jù)說胡楊林,一千年不死,死后一千年不倒,倒后一千年不朽。(展示今日樓蘭的照片。)這是今天的樓蘭,昔日的勝景已經(jīng)不再,這是故城遺址,到處是殘垣斷壁。
師:樓蘭怎么消失了?什么時候消失了?
這樣,學生的思維就被激發(fā)了、拓展了。
?。?)適時滲透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思想教育。地理學是與我們的生活緊密聯(lián)系的學科,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要根據(jù)內(nèi)容不時對學生進行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讓學生在學習中感悟人生、增強社會責任感。如:觀看全球各地的缺水圖片:圖片一是非洲一片干旱荒漠上的一口井,你看有多少人圍著這口井打水。圖片二是非洲,一個小孩正在用馬尿洗頭?!八颉睘槭裁慈彼耍窟@樣,學生從圖片中就可以得到很好的教育和啟發(fā)了。
二、讓學生思維活起來
要想讓學生的思維活起來,首先要使學生從思想上改掉以前依賴教師的習慣,課前做好充分的預習,通過自學看看自己能理解和掌握多少知識,把不能理解的或有疑問的地方記下來。也可以根據(jù)學習的內(nèi)容查閱查關資料,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其次,在讓學生做好預習的同時,要引導學生集中精力聽講,隨著教師的講解積極進行思考、記憶,并敢于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或提出疑問,這時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效率處于極高狀態(tài),而教師和學生的心情也都是愉悅的。第三,課后讓學生溫習整理自己的課堂筆記,使知識前后聯(lián)系起來,真正將書本知識變成自己的知識。通過課前、課中和課后三個環(huán)節(jié)的引導,讓學生的思維始終處于亢奮活躍之中。
三、讓課堂氣氛活起來
上課時,教師一定要面帶微笑,激情飽滿,用高昂的激情去感染學生,讓他們自然而然地緊跟教師的講課去思考、理解和記憶。課堂教學方法要靈活多樣,一成不變的教學方法只會讓學生厭倦,最終失去學習興趣。諺語是中華民族具魅力的文化遺產(chǎn),具有哲理性,勸誡性和知識性,是我們民間文藝中的瑰寶,如講地震前兆,井水是個寶,前兆來得早。無雨泉水渾,天干井水冒;水位升降大,翻花冒氣泡;有的變顏色,有的變味道。天變雨要到,水變地要鬧。這樣的諺語,另人拍案叫絕,值得好好的學習。使學生在學習這些諺語的時候,能夠更好地了解地震的預防知識,也使學生產(chǎn)生身為地理人的自豪感。
四、讓學習方法活起來
教師應在平時的教學點滴中,滲入學習方法的指導,讓學生慢慢學會自主學習,擺脫被動學習習慣。一要讓學生有一個活的閱讀方法。閱讀是自學的基礎,是學生獲得知識的重要手段,只有當學生理解了閱讀的意義,才能積極參與閱讀并樂于閱讀。在閱讀時,要讓學生養(yǎng)成眼、口、腦、手并用的好習慣。二是要指導學生形成記筆記的習慣。因為“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綜上所述,氣氛活躍的課堂教學作為一種教學手段,不僅能使學生積極地、能動地、自覺地從事學習,而且能起著開發(fā)學生潛能的作用,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并由此形成教與學的良性循環(huán),達到學生學習意識的轉化,樹立正確的學習方法,從而更好地提高地理教學的目的。
陸冬梅(廣西貴港市覃塘區(qū)覃塘鎮(zhèn)第一初級中學537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