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意識
- 來源:環(huán)球人文地理 smarty:if $article.tag?>
- 關鍵字:初中英語,教學,學生,文化 smarty:/if?>
- 發(fā)布時間:2015-04-29 12:03
摘要: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使得跨文化交際越來越重要,人們對跨文化交際也越來越重視。目前,在我國的初中英語教學中,由于只注重對學生詞匯量和語法的提高,而忽視了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意識。本文主要分析我國的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文化意識的現狀,并就此提出相應的策略。
關鍵詞:初中英語;教學;學生;文化意識
引言
在我國的初中教學中已經將英語作為我們必學的一門課程,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我們會發(fā)現文化知識是其中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并且語言與文化知識是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現階段,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對于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意識其方法還不夠到位,需要對此做進一步分析。
1.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文化意識的意義
1.1 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學生對英語這種語言完全不感興趣,那么,在學習的過程中,英語對他們來說只會是一種看不懂的語言符號而已,也不能夠去了解更多的文化知識。如果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能夠激發(fā)出學生對學習英語的興趣,,在學習中對各個民族、各個國家產生發(fā)自內心的興趣,那么這將會是學生學習其他語言文化的動力。
所以,教師在備課中要對英國國家的文化做一些準備,在課堂教學中將美國的一些文化貫穿在教學內容中,以此來提高學生對文化的興趣。如果課堂上的氣氛較為沉悶,還可以適當的用英語講一些比較簡單有趣的小故事,讓學生在感到輕松的同時還能學習英語,有效地提高英語成績。
1.2 促進語言知識的理解
語言知識與文化知識是緊密相連的,語言影響著文化,文化反過來又制約著語言,所以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經常會發(fā)現單詞、詞組、短文中都或多或少的透漏著文化的氣息。例如,“Blacktea”一次出現時,很多人就會直接翻譯成黑茶,但實際上“Blacktea”是紅茶的意思。在紅茶的制作過程中,由于紅茶的葉會隨著溫度的不斷升高,在最后會變成黑色,在西方,人們比較注重于茶葉的顏色所以稱為“Blacktea”,但是中國人比較注重茶湯的顏色,所以稱為紅茶。如果在學習這個詞組時了解到其背后的文化,就可以很容易記住漢語意思,在今后遇見時也不會出錯。要學好一個國家的語言,必須要促進對語言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刻地了解到文化、傳統(tǒng)、習俗等,只有在理解的基礎上才能做到聽懂、讀懂、明白,更好地使用英語,否則只會是瞬間遺忘的結果。
2.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文化意識的現狀分析
2.1 文化內涵
有人將文化化為兩個方面:物質方面和非物質方面,物質包括城鎮(zhèn)、醫(yī)院、住房等;非物質包括思想、傳統(tǒng)、習俗等。也有人將文化認為以反映人類各方面為主和以表達人們風俗習慣為主兩方面,分別包括音樂、文學等以及生活方式、人際關系等。可以更為簡單地說,文化是就是包括一切的。但是如果在外語教學中不將文化具體到某個程度,根本無法在教學中設計一個具體的教學方案,將教學做的更加規(guī)范、有條理。所以在對文化內涵進行理解的過程中將文化進行合理的分類,才能將文化教學更好的進行下去。
2.2 文化差異
不同國家的人在文化上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比如,(1)口語上的差異。例如,在我們國家,人們在送客時,經常會說“慢走”或者是“路上當心”等等,但是如果你對一個外國朋友說“Walk slow”會讓他覺得很奇怪。在我國,人們會將姓氏放在名字的第一個字上,但是在英語中,通常將人的姓氏放在末尾,如:“Mr.li”。贊揚是每個國家都會經常出現的,在我國,如果有人稱贊一位女士的衣服很漂亮時,這位女士一般會說“哪里!哪里!”,而在外國,這位女士會說“謝謝!”,而拒絕的話就會被認為是沒有禮貌。(2)在用肢體動作表達語言時存在很大的差異。例如,對人揮手時,在中國的意思是“再見”,但是在美國的意思卻是“你好,再見”。演講時演講者鼓掌,在中國的意思是“感謝聽眾”,在美國的意思卻是“為自己鼓掌”等等。
2.3 思維習慣
中國人在做事時其思維更為注重直覺和經驗,例如,“久晴大霧必陰,久陰大霧必晴”,“群雁南飛天將冷,群雁北飛天將暖”等等,這些諺語都是人們根據以往的經驗總結出來的。而西方人更加注重理性和實驗,實驗能夠更好地解釋一些現象。
3.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文化意識的方法
3.1 充分利用課堂教學
在教學的過程中,如何充分利用課堂來培養(yǎng)學生文化意識是至關重要的。英語教師可以先提出一個問題,例如“美國有哪些節(jié)日,用英語怎樣表達?”,然后讓學生分組討論,通過查詢資料或者平時積累將這些節(jié)日匯總在一起。討論結束后,讓各組分別展示討論的結果,然后老師進行總結。通過這種充分利用課堂的形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也提高了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以及交際能力,在這樣放松的氣氛中讓學生能夠學習更多的文化知識。
3.2 開展課外活動
?。?)英語角。在學校中,可以組織一些學生建立一個英語角,在英語角中學生可以盡情的用英語口語來交流,交流的內容可以自由發(fā)揮,通過這種方式可以讓學生輕松學習英語。(2)聽英文歌曲。聽歌相對于枯燥的課堂氣氛來說,更有益于學生的學習,讓學生在學會歌曲的同時,還能增加詞匯量。(3)外國電影。教師組織學生觀看外國電影,這樣可以提高學生對學習英語的興趣,還可以在觀看電影的過程中有效地糾正一些不規(guī)范的讀音,加深對單詞的記憶。
4.結語
隨著社會對人們跨文化交際的需求越來越大,學校對培養(yǎng)學生文化意識也逐漸重視起來。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意識過程中,教師應有計劃、有耐心的進行教學,在學生認識到學習文化知識的重要性的同時,還要不斷學習文化知識,讓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提高在今后的交際能力。
參考文獻
[1]畢躍忠.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意識培養(yǎng)[J].井岡山醫(yī)專學報,2004,11(3):48-49.
[2]肖建芳.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培養(yǎng)再討論[J].教育評論.2006(2),60-62.
[3]黃吉標.讓文化潤澤語言--英語教學中學生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J].科教新報(教育科研),2009(07):45-46.
[4]高恩福.英語教學應注重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J].考試周刊,2010(07):27-28.
[5]劉瑋.中學英語教學跨文化意識培養(yǎng)[J].中國教育學刊,2009(12)12-13.
尹愛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