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硬件成就未來生活
- 來源:互聯網經濟 smarty:if $article.tag?>
- 關鍵字:云計算,機器人,大數據 smarty:/if?>
- 發(fā)布時間:2015-11-12 14:56
制造和使用工具是人和動物的本質區(qū)別,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以及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智能硬件作為高級工具不斷涌現出來,帶來了生產方式與生活方式的大變革。智能硬件給人們生活帶來了各種便利,尤其以機器人最為矚目,提高了生活幸福指數。
打造未來智慧生活
智能硬件是繼智能手機之后的一個科技概念,通過軟硬件結合的方式,對傳統設備進行改造,進而讓其擁有智能化的功能。智能化之后,硬件具備連接的能力,實現互聯網服務的加載,形成“云+端”的典型架構,具備了大數據等附加價值。
2014年被公認為智能硬件的元年,資料顯示,伴隨著資本的助力,去年智能硬件行業(yè)增長超過280%,市場熱情空前高漲。隨著“互聯網+”概念的提出,越來越多的硬件設備接入互聯網,極大助力智能硬件的發(fā)展。2015年上半年,國內智能硬件已涉足健身運動、醫(yī)療健康、代步工具、家居娛樂等多方面,阿里巴巴、騰訊、京東等一大批互聯網企業(yè)攜巨資涌入,更是將整個智能硬件行業(yè)推向了風口。智能手表、智能家居、智能汽車等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不同程度的便利,智能硬件的產品形態(tài)逐漸被消費者所認知和接受。
通俗點講,智能硬件就是讓物品變得智能起來。智能硬件對我們的生活會有怎樣的影響?不妨暢想一下未來的智慧生活。在辦公室里,擁有一個遙控器,就能實時監(jiān)控家中門、窗、電的開關情況;出行路上,智能汽車為您推薦最佳回家線路,實現無人駕駛;下班回家途中,可以與冰箱取得聯系,它會向您報告儲存了什么食物,并推薦菜譜;在家里,有機器人打掃衛(wèi)生、照顧老人與兒童等。
具體來說,智能家居能夠實現讓用戶通過智能終端,遠程控制住宅中的設備,從而實現聯動控制、場景控制、實時控制等功能。人還沒到家,洗澡水就提前燒好了;出門忘記關空調,只需在手機上點一下,就能自動關閉;下班回家前,可提前開啟空調給房間預熱或降溫等。這些以往在“影片”中才能看到的未來生活,都會在日常生活中實現。日后智能家居將為人們營造更加舒適、高效、安全和宜人的家居環(huán)境。
在醫(yī)療健康方面,現在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已經開始使用可穿戴設備來管理他們的健康狀況,通過智能手機應用程序跟蹤用戶日?;顒优c熱量攝入、燃燒情況,或者根據活動數據來監(jiān)測心率、體溫等健康信息。想象一下,以后每天有智能手表計算運動數據和消耗的卡路里、有藍牙耳機監(jiān)測血氧含量、有智能手環(huán)監(jiān)測心率等。這些可穿戴健康醫(yī)療設備除了給普通大眾帶來健康幫助外,也給不少中老年用戶帶來了福音。
而在無人駕駛汽車領域,谷歌無疑占有優(yōu)勢。谷歌一直在致力于研發(fā)無人自動駕駛汽車,并陸續(xù)推出原型產品上路測試安全指數。媒體報道稱,盡管面臨公眾的擔憂,谷歌仍然加大了開發(fā)力度,力爭使無人駕駛汽車實用化,并堅信無人駕駛汽車將于5年內成功“上路”。谷歌無人駕駛汽車項目主管ChrisUrmson曾表示,到2020年,無人駕駛汽車不僅會普及,還將成為“標準”。
目前來看,這樣的智慧生活離我們似乎很遙遠,但是專家說,到2025年這一切都可以實現,一切都將變得非常智能。Gartner最新數據顯示,預期2020年可穿戴設備出貨量將達到5億,物聯網設備出貨量將達到100億。智能硬件(包含可穿戴)是現在各個行業(yè)進入互聯網的新入口,可見智能硬件的流行將是大勢所趨。
智能硬件已經成為創(chuàng)業(yè)的熱門領域,各種不同類型的產品開始走進用戶生活,越來越多的創(chuàng)業(yè)者正在涌入這一領域。例如,9月中旬,智匯邦-檸檬VC與京東+開放孵化器聯合舉辦了一場智能硬件/機器人路演活動,現場路演了10多個優(yōu)質智能硬件項目。這些智能硬件紛紛從用戶體驗的角度出發(fā),試圖解決生活中出現的問題。
業(yè)界人士認為,隨著傳感器技術的進步、零部件的能耗降低、電池的續(xù)航延長以及低功耗藍牙等無線標準的推出,未來幾年智能硬件設備將高速增長。相信,越來越多智能硬件產品的涌現,將帶領人類盡早步入智慧生活。
機器人將是未來生活的主要幫手
對機器人的夢想,人類已經有幾十年歷史。目前機器人夢想變?yōu)楝F實的臨界點已經到來,近年來各類智能設備、圖像語音識別技術、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飛速發(fā)展,智能制造已經是社會未來發(fā)展的訴求,以智能機器為特征的第四次工業(yè)革命呼之欲出。
人工智能概念的提出,是在1956年美國達特茅斯大學召開的世界第一次人工智能會議上。不少早年的科幻電影有這樣的描述,到了2000年,機器人幾乎無所不能。然而在人工智能發(fā)展的這60年,并沒有預期的那么美好和順利,因為人類對人腦機制的理解仍存在一定程度的障礙,但專家們對這個突破都持樂觀態(tài)度。達闥科技創(chuàng)始人黃曉慶在今年的一場智能硬件路演活動中提到,10年以后,“個人機器人”時代必將來臨。
對此,他給出充分的依據:人類在人工智能這個方面走得相當遠,已經離起點越來越近了。也許我們對人類大腦真正運行的機理還不能透徹了解,但是我們對它需要運行處理的結果和流程是很清楚的。利用現有的計算機技術,很有可能制造出高級人工智能機器人。誠邁科技董事長、國家“千人計劃”專家王繼平博士立足兒童陪伴機器人市場,他認為人類可以把機器人看作新的人種,未來可能在我們的同事中就有機器人,將來機器人還會有存款的賬戶、法律地位等。
當許多創(chuàng)業(yè)者還在“互聯網+”的時代熱血奮斗時,已經有知名企業(yè)開始悄然布局機器人新時代。目前布局人工智能和機器人市場的企業(yè),國外有谷歌、庫卡公司等,國內有華中數控、佳士科技等。機器人在啟動大規(guī)模的制造,從中獲益最多的是汽車工業(yè),有將近80%的組裝流程都是使用機器人。更多機器人的出現,也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國內外已有上百萬的家庭使用機器人在家里進行打掃。
除了企業(yè)的積極參與外,更是有國家戰(zhàn)略的扶持。幾年前奧巴馬宣布了國家機器人戰(zhàn)略,俄羅斯國防部投入大量資金制造自動化步行的工具。備受關注的“中國制造2025”于今年規(guī)劃出臺,規(guī)劃將機器人作為大力推動的重點領域之一。提出突破智能機器人關鍵技術,開發(fā)一批智能機器人,積極應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yè)變革的挑戰(zhàn)。
目前,以機器人為代表的智能自動化技術,已經被廣泛應用在了工業(yè)、交通、能源、國防、醫(yī)療、公共安全和教育服務等多個領域。機器人發(fā)展正在朝著“更多技術、更豐富的應用、更廣闊市場”的方向前進。有媒體指出,CSST、智慧中國等企業(yè)開展的智能機器人系列研發(fā)工作或將影響人類生存模式。在未來,烹飪機器人可以依照食譜做出各種復雜的食物,護理機器人可以照顧病人、協助復健,家居型機器人可以完成洗衣掃地等家務。還有聊天機器人、教育機器人、安保機器人等,都將影響生活的方方面面。
成熟發(fā)展,任重道遠
隨著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眾創(chuàng)空間的興起,目前市場上已經聚集了大批智能硬件團隊。面對智能硬件如火如荼的現狀,中國可穿戴計算產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戰(zhàn)略聯盟的相關專家認為,智能硬件設備目前尚未形成一個行業(yè),而只是一個細分市場?;ヂ摼W公司、IT公司和傳統的運動裝備公司都對產業(yè)有涉及,通過各自的消費電子類產品切入可穿戴市場。然而當前全球的智能硬件設備仍然還是個未能完全走出實驗室的新型產品。雖然面臨市場爆發(fā)期,但其規(guī)模和成熟度還需要時間醞釀。
從國內的智能硬件發(fā)展現狀,我們也能看到,中低端產品仍然占據著市場的主流,品牌溢價、技術成熟度以及生態(tài)建設仍有欠缺。確立行業(yè)標準、降低用戶門檻、打造更貼合消費者實際需求的產品將成為重中之重。我們期望智能硬件能夠走向更加成熟和健康的發(fā)展道路。在“大眾創(chuàng)業(yè)、萬眾創(chuàng)新”的時代,進一步增強創(chuàng)新發(fā)展和踏實推進的能力,有效地實現智能硬件和民生事業(yè)的融合,從而推動產業(yè)轉型升級、促進社會民生事業(yè)發(fā)展,為社會生活帶來改變,真正令人民生活幸福起來。
文/周宇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