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信息技術課教學實踐探索
- 來源:北大荒文化 smarty:if $article.tag?>
- 關鍵字:信息技術,教學,探索 smarty:/if?>
- 發(fā)布時間:2023-10-31 17:17
王 勇 吳俊麗(等同一作)
湖北職業(yè)技術學院
摘要:在信息時代的大背景下,高職學生的信息技術應用水平是衡量他們綜合素質的重要指標,筆者分析了目前高職信息技術課教學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通過實踐教學總結,就如何提高學生計算機等級考試過級率及培養(yǎng)學生信息素養(yǎng)提出了幾點探索性建議。
關鍵字:高職 信息技術 教學 探索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全球信息化的進程正在逐步加快,我國計算機與網絡技術也在不斷普及,一般中小學都設置了計算機基礎應用相關課程,要求高職非計算機專業(yè)學生掌握計算機基本常識與操作技能是高職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因而信息技術應用水平已經成為衡量當代大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指標。高職學生將來以實用性技能為主要就業(yè)方向,為適應社會發(fā)展需要,所有非計算機專業(yè)都開設了信息技術基礎課,如何通過信息技術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應用水平,是我們面臨的一個重要研究課題。
一、學生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學生基礎不同
高職學校學生來自全國各地,因各地經濟水平和學生家庭條件的差異,很多地區(qū)學校的計算機硬件配套設施不到位,學生在中學階段很少接觸計算機,上信息技術課還是以理論知識講授為主,實踐操作為輔,導致大多學生難以理解授課內容,實際操作能力較差,學生為應對中考和高考,也難有學習信息技術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學習效率不高,整體來看學生的計算機應用水平參差不齊,很難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
2、學生重視程度不夠
高職的信息技術基礎課是一門公共基礎課,一般在第一學期開設,但很多學校領導和教師重視學生專業(yè)課相關知識的學習,認為計算機基礎知識與技術懂不懂無所謂,學生缺乏大學生活的自我規(guī)劃,在學習過程中目標不明確,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對信息基礎課程重視程度也不夠,直接導致學習效果不好。
二、教師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教師教法單一
高職所有非計算機院系都開設信息技術基礎課,需要大量的授課教師,很多信息技術課程的任課老師都是由資深計算機操作人員或實驗員擔任,專任教師較少,教師隊伍不太穩(wěn)定。信息技術基礎的理論課抽象且復雜,讓學生感到枯燥無味,上機內容也局限于刷題備考,加上課時縮減,課堂上與學生的互動少,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教材內容更新慢
因計算機軟件更新較快,Windows 和Office 版本不斷升級,目前已經普遍使用Windows10 了,但很多機房還是安裝Windows7 在上課,Office 又分成了WPS office 和MS office 兩個版本等等,配套的教材更新也較慢,信息技術教材的編寫沒有跟上現代計算機技術發(fā)展,內容陳舊,新出現的理論和技術沒有及時寫入教材,給學生的學習增加了難度。
三、教學實踐探索
1、重視教材及教學內容建設
由于計算機及信息技術發(fā)展迅速,操作系統(tǒng)和應用軟件的更新?lián)Q代很快,信息技術的教學內容也要隨之變化,負責信息技術教學的院系應重視教材和教學內容建設,保障信息技術基礎公共基礎課的質量。如經常組織教師進行集體教研活動,探討如何更新教學內容,用現代應用型人才的教育理念作指導,編寫適合不同專業(yè)學生共同學習的教材,加強常用工具軟件和硬件設備使用方法、技巧的教學研究,將微課應用于課前、課中和課后學習中,多元化進行授課,增加課堂與學生的互動等等,發(fā)現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總結教學經驗,及時提出改進意見和措施。
2、創(chuàng)造條件提高計算機考試過級率
信息基礎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等級考試通過率是考核教學效果的途徑之一,為了幫助學生順利通過等級考試,學生在考前一個月開放公共機房,至少每天要安排一個小時的強化訓練。非操作性的選擇題部分可以在相應APP 上把題庫發(fā)給學生,讓他們利用碎片時間在手機上刷題,最大限度保證學生通過一級考試。對于學有余力和對計算機應用有愛好的學生,可以鼓勵他們報名參加計算機二級考試,以考促練,以考促學,增加他們將來就業(yè)的信心。
3、舉辦活動和比賽促進信息技術教學
負責信息技術教學的院系可以組織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小組比賽、班級比賽、院系間的計算機應用競賽等,一級考試或比賽成績和課內成績實現互認,以賽促學,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和學習興趣,提高學生信息技術應用水平。
4、建立理論加實踐的綜合評價體系
課程結業(yè)考核是對教學質量的檢測,行之有效的考核方法,能準確地反映教育教學質量,促進教學方式的改革和學生綜合技能的提高。對教師的考核不應只看學生的考試成績,平時的備課、課件制作、課后作業(yè)布置和批改等等都應該進行評價打分。信息技術教學更注重學生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所以對學生的考核方式應該區(qū)別于一般的理論課。學生的結業(yè)成績應該由平時成績、筆試成績和上機實踐三部分按一定比例確定,而不能單純以一張期末筆試試卷分數作為結業(yè)成績,對于某些工科專業(yè)的學生還可以設置綜合應用實訓項目作為結業(yè)考核題,提高學生信息技術綜合運用能力。這樣可以有效促進老師和學生的積極性,提升教學質量和學習效率。
5、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
網絡是信息時代的產物,Internet 從誕生到現在,其發(fā)展速度已經遠遠超過了人類歷史上任何一次技術革命。網絡知識的應用在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中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通過信息技術課的學習讓學生能夠利用計算機進行交流,利用Internet 主動學習,為專業(yè)課程的學習助力,也為自己的專業(yè)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能夠使用計算機解決本專業(yè)的實際問題,具備良好的信息素養(yǎng)。如學生在沒有紙質教材的時候可以下載電子版教材預習或復習,醫(yī)學生也可以在電腦或手機上下載安裝各種APP,利用各種三維重構的模擬人體結構模型,加強理論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利用互聯(lián)網進入世界各大圖書館,找尋自己想要的答案,隨時答疑解惑等等。
信息技術是公共基礎課,教學上側重基礎,更重應用,在信息時代的大背景下,教學模式、教學內容、教學方法都將發(fā)生巨大的變化,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應用水平,輔助專業(yè)發(fā)展,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具備良好的信息素養(yǎng)是我們矢志不渝的追求。
參考文獻:
[1] 李燕梅.高職高專非計算機專業(yè)計算機基礎課程改革探討[J].職業(yè)技術教育,2007,(8).
[2] 席建中.計算機基礎課程考試系統(tǒng)開發(fā)與應用[J].微型電腦應用,2002,(11).
[3] 王麗芝.高職院校計算機基礎教學探析[J].遼寧高職學報, 2005,(6).
項目基金:本文系湖北職業(yè)技術學院2023 年“公共基礎課教學改革研究——以信息技術公共課為例(課題編號C202301)”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
姓名:王勇 ;性別:男 ; 出生年月:1973 年3 月 ;籍貫:湖北漢川 民族:漢族 ;最高學歷:碩士 ;目前職稱:高校講師;研究方向:信息技術
吳俊麗(等同一作) ;性別:女;出生年月:1977 年11 月;籍貫:湖北孝感;民族:漢族;最高學歷:碩士研究生;目前職稱:高校講師;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