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初中英語聽力訓練的障礙及對策
- 來源:教育教學科研 smarty:if $article.tag?>
- 關鍵字:英語,聽力障礙,分析對策 smarty:/if?>
- 發(fā)布時間:2021-03-30 19:12
【摘 要】 聽是學習的手段,又是掌握英語的必由之路,本文從學生語言文化知識和心理因素兩方面分析學生聽力訓練的障礙形成原因,并就如何解決初中英語聽力障礙談了幾點對策。
在初中英語學習階段,師生均把聽力訓練作為一項重要任務來抓。雖然我們在平時教學中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收效不很明顯。對于這種現(xiàn)象,我結(jié)合自己多年英語教學經(jīng)驗,從以下幾方面談點淺見:
一、學生語言文化知識的障礙
語言文化知識是學好英語語言的基礎,英語聽力自然也會受到語言文化知識的影響。如果學生的語音、語法、詞匯及文化知識不足,勢必對英語聽力起到負面作用:
?。保Z音知識的不足
(1)讀音不正確或根本不會讀。(2)辨別不出單詞中相似或相近的因素。(3)不熟悉強讀和弱讀。(4)不適應連讀。(5)單詞或句子重音分不清。有時重音位置不同,意思也不同,或者是詞性不同、強調(diào)的不同、語氣的不同等。(6)不熟悉英音與美音的區(qū)別。有時英音與美音重音不同。
?。玻Z法知識的不足
英語聽力中,有很多句子是復合句,如果分不出主句和從句,搞不懂他們的關系,即使把句子中每個單詞都聽懂了,也未必能理解整個句子的意思。而且學生習慣于通過快速心理分析語法成分,這需要在瞬間完成。學生常常會被那些句子內(nèi)部或句子與句子之間的關系弄得不知所措,搞不懂他們到底是什么關系。所以,語法知識的不足也會降低英語聽力水平。
?。常~匯知識的不足
(1)詞匯量小。(2)聽不出介詞、副詞、冠詞、助動詞、連詞等一些詞匯。一般情況下這些詞是弱讀的,要多練習才可以。(3)聽不出詞的前后綴。英語中的詞匯有很多是詞加上前后綴構(gòu)成的,如果聽不出前后綴,就會增加詞匯量,或者把詞匯意義弄反。(4)不知道美國英語與英國英語在詞匯上的區(qū)別。如果不熟悉這些區(qū)別,就會對聽力造成影響。
4.文化背景知識的不足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特定的文化產(chǎn)生各具特色的語言背景。英語聽力教材中的文章有很多是歐美人撰寫的,如果學生不了解他們的社會制度、風土人情、民俗習慣、人們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在聽這些文章時,就不一定能聽得懂。
二、學生心理因素的障礙
人的心理因素是指那些不直接參與認知過程的非智力因素,如學生的興趣、注意力、學習情緒和態(tài)度、意志力等因素。雖然這些非智力因素不是學習過程的直接介入者,但對學習的效果起著促進和抑制作用。這些因素在英語聽力過程中表現(xiàn)得更為明顯。
1.對英語的學習興趣不濃
有的學生對英語這門學科提不起興趣,從心理上產(chǎn)生了抵觸,尤其是在聽力訓練中很少積極參與,大多是在老師的監(jiān)督下敷衍了事,被動應付,造成抵觸情緒愈發(fā)高漲,學習興趣愈發(fā)低落,聽力水平當然很難提高。
?。玻畬τ⒄Z聽力的不重視
盡管現(xiàn)在大多數(shù)英語學習者對聽力有了足夠的重視,但有的學生認為考試中主要考的是讀寫知識,聽力所占比重較小,而且也缺乏在實際生活中運用的價值,所以他們認為只要把語法、寫作等一些知識學好了也可以考高分,而且聽力部分還可以進行主觀猜測,說不定還能猜對幾道題。這種對聽力不重視的心理因素直接影響了聽力水平,也使一些學生在聽力教學中和測驗中存有僥幸心理。
?。常狈ψ孕?,情緒不佳
有的學生缺乏自信,常有自卑心理。在課堂上,尤其是在聽力課堂上,教師需要學生的積極參與,缺乏自信的學生在這種情況下常常緊張不安,焦急害怕,擔心被老師提問,被同學笑話。考試時擔心不及格,被老師批評,被家長責罵,心理壓力極大,這種長期處于壓抑狀態(tài)的學生情緒不佳,很難提高英語聽力水平。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聽力過程不僅與聽者的語言文化知識掌握程度有關,而且與聽者的心理素質(zhì)也有密切的關系。“語言首先是有聲的語言”。如果從開始就忽視聽力的訓練,勢必會給學生進一步學習帶來困難。忽視聽,勢必影響說,其結(jié)果會使學生不僅不能在口頭上和對方交流思想,而且也必然會影響他們讀寫能力的提高。
三、學生聽力訓練所遇障礙的應對策略
?。保訌娐犃τ柧?,養(yǎng)成聽的習慣
很多學生感到聽英語有困難,主要原因是在于他們跟不上講話人的語速,他們不會從語流中去理解意思,而是試圖去聽懂講話人所講的每一個不熟悉的單詞,或者聽到單詞的連續(xù)、弱化和簡略說法的時候,不是繼續(xù)往下聽,而是反復思考剛聽到的這個單詞的意思,這樣就對后面的內(nèi)容顧不上聽了。在訓練聽力的時候,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訓練學生跟上講話人的速度。如果在聽的時候遇到自己不理解的單詞,要照常聽下去,學會通過上下文猜測單詞的意思。有些教師怕學生聽不懂,于是放慢語速,甚至一個單詞一個單詞地說或讀,這樣做,對聽力地培養(yǎng)是很不利的。這是因為,說或者讀得太慢,就會破壞語言的語音、語調(diào)。其結(jié)果,學生反而聽不懂用自然的語音、語調(diào)和正常的語速講的話了。因此要達到《英語課程標準》所規(guī)定的要求,必須從一開始就要加強聽力訓練,養(yǎng)成良好的聽的習慣。聽力訓練要遵循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慢到快、循序漸進的原則,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單詞─短語─短文的訓練。
?。玻匾暵犃记桑岣呗牭哪芰?/p>
在聽力教學中,對學生進行聽力技巧的訓練是提高其聽力理解水平的有效措施。“聽力技巧”包括 “語音技巧”和“理解技巧”。語音技巧包括連續(xù)、弱讀、重讀、意群劃分等。理解技巧是指對所聽內(nèi)容的檢索、預測、取舍等技巧。中考英語聽力主要考查學生以下幾種技能:
?。ǎ保┎蹲街饕毠?jié),尤其是時間、數(shù)字和價格等。(2)理解談話要點。(3)聽辨指令。(4)判斷人物的角色或推斷人物之間的關系。(5)分辨人物的態(tài)度與感受。(6)推理判斷。聽的內(nèi)容涉及大量的有關英語國家的社會、教育、文化、風俗和地理等方面的知識和信息。它不僅考查學生聽的能力,而且還考查其短時記憶的能力。
學生作答聽力理解題時往往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聽的時候覺得懂了,但答題時卻又忘了;遇到數(shù)字、人名、地名或年月時更是如此。每聽完一段錄音之后,學生需要回答多個問題,而且每道試題都設有干擾項。學生答完第一個問題后可能由于精神過于集中,短期儲存的其他信息已經(jīng)模糊了,導致其選擇答案時常因拿不準而出現(xiàn)誤選。有時,學生誤選答案并非因為理解不準確,而是因為學生在聽短文內(nèi)容時理解與記憶不能同時進行,而正確選擇答案需要具備準確理解與牢固記憶兩個條件。所以,在聽力訓練中重視聽力技巧,是十分必要的。
?。常畡?chuàng)設聽力環(huán)境,培養(yǎng)聽的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對聽音感興趣的學生,課堂上積極主動,情緒愉快,聽音效果必然好。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首先應盡量用英語組織教學并由淺入深反復訓練,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盡可能地讓學生多聽英語,多感受語音信息的刺激,以鍛煉其感知力,培養(yǎng)其想象力和思維能力。教師可以選用適合學生水平的聽說材料,按照由淺入深,從易到難的原則,逐項對學生進行聽力和口語訓練;也可以圍繞閱讀教材的主題和內(nèi)容讓學生做聽說練習,還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兩人對話、小組討論、個人報名、講故事等等口語練習活動。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創(chuàng)造條件增加學生課外聽力和口語練習的機會。每天布置一定量的聽力材料讓學生自己練習聽,也可以布置話題讓學生互相練習對話。課內(nèi)外結(jié)合練習聽、說。在課堂活動之后或檢查上次布置的聽、說練習之后,教師應作簡短講評。對于角色扮演等集體活動,可以讓學生在課下準備,課上表演。這樣不僅能激發(fā)學生聽的興趣,而且使學生學到許多文化背景知識,學到許多英美的文化習俗,學到許多生活環(huán)境中人物的語言和表達習慣,從而真正掌握交際語言的運用。
總之,影響學生聽力理解的障礙固然有很多,但這些障礙并不是不可逾越的,我們要抓住聽力教學的特點,創(chuàng)設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學習的主動性,強化訓練、挖掘潛能,讓每個學生的聽力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都有所提高和發(fā)展,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全體發(fā)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