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小婕子伦流澡到高潮视频,无码成人aaaaa毛片,性少妇japanesexxxx,山外人精品影院

地圖冊中的詩與遠方

  日本作家安部公房在其名著《櫻花號方舟》中曾經(jīng)提到過一種特別的地圖旅行方式,安部稱其為“恭桶上的旅行”。具體的操作方式是,在面前鋪開高精度的航拍立體地圖,戴上利用左右視差的立體眼鏡,集中視線,調(diào)整間隔,便可以在地圖上進行旅行了。作者寫道,立體地圖旅行者,“把眼球當作車輪,自由自在地四處漫游……立體地圖上的旅行,就像是學會了空中游泳術”。對于書中的“我”來說,穴居于地下,除去出外購物,幾乎不與世界發(fā)生聯(lián)系,而地圖旅行則是連接“我”與世界的最重要方式。

  既然地圖與世界的邊界已經(jīng)模糊,那么為何不在地圖上做一番環(huán)游世界之旅?朱迪斯·思卡蘭斯基(Judith Schalansky)所撰寫的《遙遠之島地圖集:50座我從來沒有并且永遠不會踏足的島嶼》一書便能滿足你的這個好奇心。作者選取了分散在世界大洋之中的50個島嶼,從北極圈冰雪覆蓋的孤獨島到被灼熱熔巖所埋葬的異教徒島,從傳說埋葬著海盜寶藏的可可島到見證了麥哲倫尋找香料群島航行的那普卡島(失望島),作者如數(shù)家珍,娓娓道來。在作者選取的50個島嶼中,不乏一些“著名”地標,如拿破侖的流放地圣赫勒拿島、見證了太平洋戰(zhàn)爭歷史的硫磺島、擁有巨型人像的復活節(jié)島,然而更多的是你聞所未聞、你這輩子多半不會踏足的小島。然而,這些幾乎被世人遺忘的島嶼卻不僅僅是地圖上那些如同蒼蠅糞便大小的一個地標,它們往往埋藏著人類命運最隱秘的獨白和歷史中深深的嘆息。地圖之于作者,有著相當?shù)哪Я?。他寫道?ldquo;(從地圖上看)小島也是大洲,大洲也只不過是大島。這個發(fā)現(xiàn)讓我第一次感到震動……通向大陸的每一條紐帶都被切斷了,對于世界其他部分小島的地圖也毫無提及。我沒見過更為孤獨的地方了。”正是出于這樣一種震動和對島嶼地圖的癡迷,作者寫下了這本書。書中所繪制的島嶼地圖,已非地理學意義的地圖,而是關于世界和空間的藝術作品。在書中,地圖與文字相得益彰,共同構筑出一個關于海島的孤獨世界。

  閱讀這本書之前,或許你永遠不會想到,那些偏遠的孤島竟然還有名字。有了名字便有了歷史,有了歷史便不會被遺忘。這些聽起來有些拗口的名字,多半隱藏著不為人所提起的故事,有些甚至還鐫刻著鮮血、淚水、毀滅的絕望以及等待救贖的希望。在西印度洋之上,有一座名為“特羅姆蘭”(Tromelin)的小島,該島僅0.8平方公里,永久居民僅4人。

  從特羅姆蘭出發(fā),往西430公里可以到達馬達加斯加,往東偏南550公里則可抵達毛里求斯。這樣一座荒島,著實乏善可陳。然而,在1760年的11月,卻發(fā)生了一件改寫該島歷史的大事。這個月的17日,一艘法屬東印度公司的商船“Utile號”,由馬達加斯加出發(fā),私自違禁裝載了60名奴隸,啟程前往“法蘭西之島”(毛里求斯)。在啟程不久,“Utile號”就遭遇了颶風,整艘船偏離航道,在后來成為“特羅姆蘭”的小島外撞成碎片。幸存者攜帶給養(yǎng)集體登島。滿懷希望的法國人幾乎在登島的同一天便開始了逃離的計劃。他們利用船只殘骸的木料與零件開始制造自己的諾亞方舟。兩個月后,這艘希望之船造好了,所有122名法國船員悉數(shù)登船,而把奴隸留在了島上。

  法國人告訴奴隸們,他們很快會回來。然而雙方都知道,這樣一座孤島,沒有任何外界給養(yǎng),留下的奴隸們只會慢慢走向死亡。不過有意思的是,命運的安排最終狠狠扇了那些高傲的殖民者們一個響亮的耳光:奴隸們活了下來,他們豎起瞭望臺,升起了篝火,這篝火一燒便是16年。在這期間,被遺棄在荒島上的男人們,一個個相繼離去,劃著用棕櫚樹干做成的獨木舟,希望到達救贖的彼岸,然而他們最終都葬身魚腹。60名奴隸中,只有7個女人和一個嬰兒選擇留了下來。她們在島上度過無數(shù)個潮濕的夜晚與灼熱的白晝,她們的篝火撐過了無數(shù)西印度洋肆虐無常的風暴。終于,在1776年11月29日,一艘法國皇家海軍的戰(zhàn)艦發(fā)現(xiàn)了這些堅強的女人,并將她們悉數(shù)救起。女人們的堅韌和等待,最終讓她們奇跡般地活了下來并成功獲救。而在隔著大陸與大洋的美洲,一個新的國家宣告獨立??墒菎u還是那座島,唯一不同的是,島上多了些許篝火燃盡的灰堆和一個載入地理圖冊的名字——特羅姆蘭。

  深陷現(xiàn)代性矛盾之中的“文明人”對于那些遙遠的島嶼,總是抱有浪漫的玫瑰色幻想。弗朗西斯·培根筆下的新大西島,托馬斯·莫爾憧憬的烏托邦,都是大洋中與人類社會隔絕的島嶼?,F(xiàn)實往往比烏托邦要令人心碎。1929年,身心俱疲的德國牙醫(yī)弗雷德里希·李特和教師朵兒·斯特勞斯起身前往東太平洋上的佛羅莉亞娜島。此島距離南美大陸的厄瓜多爾1050公里,是赫赫有名的加拉帕戈斯列島中的一座。在這樣一座植被濃密、物種豐富的島上,李特和斯特勞斯開始了他們的烏托邦生活。他們建造了房子,開墾土地,并把自己的家園命名為“Frido”(取二人名字的首音節(jié))。他們過著極簡生活,平日里甚至衣不蔽體,僅僅在有外人來訪時才換上衣服。二人的生活很快被報紙冠以“現(xiàn)代亞當和夏娃”而不脛而走,越來越多的記者和“粉絲”前來造訪。弗雷德里希·李特在筆記中抱怨:“實在無法想象這樣一塊難以抵達的土地會吸引如此多的來訪者。”

  1932年,弗雷德里希·李特的母國此時政治上陰云密布,然而在千里之外的佛羅莉亞娜島,F(xiàn)rido的定居者迎來了一行新訪客。為首的是伊洛瓦瑟·瓦格納·德·布斯奎特女爵,與她同來的,除去大群的牛、羊、驢、雞和水泥,還有她的兩名情人——洛倫茲和菲利普遜。女爵和她的追隨者們信誓旦旦,計劃要建造一座服務百萬富翁的豪華酒店,把小島變成富人的世外桃源??墒牵虑闆]有往預想的方向發(fā)展,在這名女爵的“統(tǒng)治”下,不僅酒店蹤影全無,島上原本的寧靜也被破壞。女爵折磨著她的牲畜們和她的情人們,用皮鞭傷害他們,以此取樂。終于在1934年的一天,女爵和她的情人菲利普遜突然消失了,而另一名情人洛倫茲的尸體很快在相鄰的另一座小島上被人發(fā)現(xiàn)。不久之后,牙醫(yī)弗雷德里希·李特因為食用島上的動物而食物中毒,最后死在島上。只有朵兒·斯特勞斯幸存了下來,她只身回到了柏林。人類的烏托邦理想又一次以失敗而告終。當牙醫(yī)李特和斯特勞斯逃離他們所厭倦的西方現(xiàn)代文明時,他們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尋求桃花源的努力竟然會以這樣一種狗血的方式告終。當詩不再是詩,而遠方不再是遠方的時候,人類還會再相信烏托邦嗎?

  或許,對于大多數(shù)讀者而言,此生未必有機會涉足哪怕是這50個小島中的其中之一,然而,這并不妨礙我們拿起林林總總的地圖冊,用眼睛作車輪,用想象力作翅膀,選擇一處遠方的地點,進行一場好奇心與知識的探險。詩與遠方,盡在地圖之中。作者寫道:“任何打開地圖冊的人立刻會想要一切,突破限制的一切——整個世界。這種渴望總是強大的,比任何達到欲望的滿足感都要強。給我一本地圖集而不是旅行手冊。世界上沒有比地圖集更為詩意的書籍了。

  文 陳塵

關注讀覽天下微信, 100萬篇深度好文, 等你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