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熱辣市井幸福味
- 來源:美食 smarty:if $article.tag?>
- 關(guān)鍵字:武漢,市井,幸福味 smarty:/if?>
- 發(fā)布時間:2025-06-14 11:02
文、部分攝/張月悅
由大江和大湖構(gòu)成的大武漢,充滿著濃厚的江湖氣息。夕陽西下,夜市檔的小推車咕嚕嚕從小巷里滾過。攤位老板們找到自己的固定位置,把食物一排排攤上,小桌小凳一排排擺上。穿著拖鞋和背心的人們從樓里出來,買上一打啤酒,叫上蝦子、鴨脖、燒烤、涼面、煎餃等吃得大快朵頤。在推杯換盞之間,拍著肚皮,滿足地說著“虛浮虛浮”(武漢方言,舒服舒服)。
武漢夜市里的夏天是不一樣的,冬夜太冷,春夜太稠,秋夜太燥,唯有夏夜,熱辣滾燙、濃而不燥。
小龍蝦的打開方式
武漢的夏天,從一盆小龍蝦開始。
油亮紅透的小龍蝦,伴隨著夏季的熏風(fēng),在城市的每一個角落招搖。
湖北的潛江,作為“中國小龍蝦之鄉(xiāng)”聲名遠揚。一只只青紅透亮的小龍蝦,被漁民的網(wǎng)捕撈上岸,馬不停蹄地運往武漢、南昌等城市,清蒸、油燜、鹵蝦……據(jù)說,沒有一只小龍蝦能活著逃出湖北人的餐桌。
在武漢的夜市江湖里,鹵蝦是當(dāng)之無愧的主角。在暮色中,鹵蝦攤位如繁星般點亮了夏季的夜市。在餐廳里身價不菲,動輒 288 元、388元一份的大蝦,在夜市實現(xiàn)了“親民價格”,100 元3斤的招牌隨處可見。夜市的街道中,有的攤位直接將鹵鍋架在路邊。八角、桂皮、香葉、草果等十余種香料在鹵鍋中翻騰著,醇厚的香味在風(fēng)里直襲鼻尖,一盆洗凈的小龍蝦下鍋,在火熱的湯料中浮浮沉沉。擺在案板上的小龍蝦紅彤彤的,安靜又整齊,散發(fā)出飄香的熱氣。
不等攤位老板的吆喝,路人就被鹵蝦吸引了腳步。趕路的旅人、下班的打工者、附近的街坊,都想著帶一點蝦回家,慰勞自己一天的辛苦。鹵蝦的口味一般有兩種:酣暢的麻辣和溫和的蒜香,挑剔的客人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美味。
鹵味配煎餃
說起武漢的鹵味,以鴨脖最為著名。那一段細細長長“翹首以望”的脖子,被擺在攤位上最顯著的地方,那是鴨子肉質(zhì)中最細膩柔軟的地方。鮮嫩的肉質(zhì)裹著鮮香麻辣,在舌尖上綻放。
鹵味在夜市上不分季節(jié),但尤以夏盛,除了鴨脖,還有鴨架、鴨頭、鴨爪、鴨腿等關(guān)于鴨的各個部位。它們或攤在案前,又或是藏于鍋中。這鍋與小龍蝦的鹵鍋是不一樣的,那邊是翻滾的熱烈,而這里是小火慢熬。深褐色的鹵湯在鍋中咕嘟作響,除了鴨,也還有雞和豬身上的部位,素菜也毫不遜色,土豆、藕片、香菇、豆皮、海帶等色香味俱全,在鍋中等待著客人的挑選。
本地的攤位,鹵菜和煎餃往往不分家,左邊是鹵湯的鍋,而右側(cè)是煎餃子的平底鍋。煤氣在鍋底散發(fā)著藍色的火焰,鐵鍋被燒熱了,刷上薄薄一層油,雪白的餃子整齊碼放,一半是白菜肉餃子,一半是韭菜肉餃子。隨著“刺啦”一聲,金黃的油花歡快起舞,餃子在鍋中嗞嗞作響。攤主不緊不慢地澆上一勺水,鍋蓋一蓋,蒸汽繚繞間,餃子在水汽與油脂的雙重作用下,外酥里嫩。幾分鐘后,攤主揭開鍋蓋,撒上蔥花,肉香、菜香和蔥香融合的香味,撩撥著路人肚里的饞蟲。
燒烤涼面
夜市中沒有燒烤,就像整個夏天缺了靈魂。不管是多么炎熱的夏天,燒烤攤前的那一口滋味,總讓人欲罷不能。長長的炭烤爐,冒著紅燦燦的火花,就像陽光的余韻一般,映紅了攤主的臉龐。羊肉串、豬肉串、脆骨、雞翅、茄子、玉米、青椒、韭菜等在鐵網(wǎng)上輪番登場。肉在炭火的烘烤中,嗞嗞冒油,并滴落在炭火上,騰起陣陣肉香。
“再來十串脆骨……還要一大份涼面。”吃喝到微醺的中年人,笑瞇瞇地過來加菜,“吃燒烤當(dāng)然要配涼面啦。”
早就裝好的細堿水面,倒入拌碗中,黃瓜絲、花生碎、蘿卜條、醬油、醋、蒜水,最后再澆上一勺芝麻醬??曜虞p輕一拌,面條根根分明,裹滿濃郁的醬汁,入口的瞬間便驅(qū)散了夏夜的燥熱。
每天下班后,我要穿過這段夜市回家。這里是武漢普通的市井小巷,沒有高雅的就餐環(huán)境,卻有著美食攤前的長隊、食客臉上的滿足,有著純粹的美味與真實的生活。這里,幸??梢匀绱撕唵?mdash;—一份帶著溫?zé)岬男↓埼r、一根滋味濃郁的鴨脖、一串香氣四溢的燒烤、一碗沁爽可口的涼面,坐在人潮擁擠的夜市里等待味蕾的碰撞,不知不覺間消散了白天的疲憊和煩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