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小學低年級課外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策略
- 來源:《少男少女》月未版(教育管理)雜志 smarty:if $article.tag?>
- 關(guān)鍵字:核心素養(yǎng),課外閱讀,小學一年級 smarty:/if?>
- 發(fā)布時間:2024-07-20 21:56
謝錦霞
(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qū)市橋橫江民生小學,廣州510000)
摘 要:語文教學的終極目標是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在新課改的推動下,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被放到首要位置。養(yǎng)成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是培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有效途徑,是學生實現(xiàn)終身學習的需要,是學生形成聽、說、讀、寫、書等各項語文素養(yǎng)的需要。在這樣的課改要求中,對于剛?cè)胄W一年級的學生來說,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養(yǎng)成愛讀書的良好習慣,將成為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關(guān)鍵。因此,如何讓識字量少、認知范圍窄、沒有學習能力的一年級學生愛上閱讀,是每個一年級語文教師所肩負的重要任務。文章從聽書、讀書、用書三個方面,落實課外閱讀的培養(yǎng)策略,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關(guān)鍵詞:核心素養(yǎng);課外閱讀;小學一年級
一、一年級學生課外閱讀的現(xiàn)狀調(diào)查分析
從調(diào)查結(jié)果來看,一年級學生在課外都喜歡抽出時間來看圖書,但是每次看書的時間都不長,而且絕大多數(shù)的一年級學生都只是走馬觀花式地瀏覽,并不喜歡那些知識含量較高的圖書。值得注意的是,很多一年級學生看完圖書之后就忘記了,鮮有學生能夠向其他人說清楚所看圖書內(nèi)容。
二、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小學低年級課外閱讀興趣培養(yǎng)的策略
?。ㄒ唬┞爼?,點燃學生的閱讀欲望
剛?cè)雽W的一年級學生識字少,大部分學生不會使用拼音,因此,不能自主地閱讀課外讀物。“聽”給了學生一個世界。愛聽故事是孩子的天性,精彩有趣的童話故事不僅給學生一片幻想的天地,也給學生帶來了無窮的樂趣,還為他們走進知識的殿堂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1. 每天播放故事
為了能讓學生充分利用空余時間聽到更多的故事,筆者每天利用早讀時間,通過喜馬拉雅APP,播放童話故事、寓言故事,聽完故事后,筆者會讓學生分享一下聽后感受,例如說說你最喜歡哪個人物,為什么?誰最可惡,為什么?你覺得哪個人最值得我們學習?為什么?
2. 每天講故事
每節(jié)語文課,筆者都會堅持利用課前一分鐘講故事,讓學生在小組里交流自己昨晚親子閱讀時聽到的故事,或者誰能毛遂自薦,主動上臺給同學們講故事。不管是小組交流,還是自動演講故事,筆者都會利用這個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有話說、怎么說。剛?cè)雽W時,筆者先叫幾個學生提前準備,之后引導他們講故事并鼓勵他們與同學分享。慢慢地,其他學生開始模仿,有些學生還能聯(lián)系自己的親身體驗來談感受,一年下來,學生對講故事、談感受的模式非常喜歡。
通過聽故事、分享感受的循環(huán)練習,既培養(yǎng)了學生專注聽的能力,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表達能力。與此同時,班級內(nèi)的學生也了解了很多經(jīng)典的童話故事和寓言故事,為第二階段的讀書打下了夯實的基礎。
?。ǘ┳x書,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剛?cè)雽W的一年級新生,筆者利用第一個月的聽故事、分享感受,做好鋪墊后,便開始第二步“讀書”活動。因為有了海量的童話故事、寓言故事的積累,學生對于《小紅帽》《狼來了》《穿靴子的貓》《匹諾曹》等故事非常熟悉,于是,筆者就從學校的圖書館借來了學生都聽過的故事,進行讀書活動。
1. 早讀與學生一起讀故事
筆者把從學校圖書館借來的書編上號碼,加入班級的漂流書目,按學號發(fā)給每一個學生,作為一周的讀物。如果當天已讀完,可以主動與自己的同桌、四人小組、好朋友交換,但一周后,要歸還給筆者。讀書要求:(1)利用拼音認真讀好每一個字,把故事讀出來;(2)大膽與同學、老師、家長分享。每天早讀時間,筆者會有耐心地走到每個學生的身旁,聽聽學生讀得怎么樣,并給學生提出一些意見,如讀書不能拉長;拼讀完生字,要把那句話再流暢讀一遍,試著結(jié)合圖書猜猜字的意思。
2. 每天布置親子閱讀的作業(yè)
班級漂流書給學生提供了讀物,也給家長提供了閱讀書目的參考,家長們在筆者的建議下,為學生準備了很多熟悉的故事讀物,每天,筆者的語文作業(yè)就是親子閱讀,要求:(1)家長給孩子讀課外讀物;(2)孩子給家長讀課外讀物;(3)有能力的學生給家長演講故事。通過親子閱讀,家長們都向筆者反饋,孩子們很喜歡這個家庭作業(yè)。
3. 開設閱讀群,為學生提供展示讀書的平臺
為了能讓讀書能力強的學生有展示的平臺,激發(fā)更多的學生互相學習、互相超越,筆者特別設置了一個“讀書分享群”,讓有興趣的家長和學生自愿進群參加讀書活動。讀書要求:(1)能大聲、流利地讀好故事;(2)能有感情地演讀故事;(3)能分享讀后感受。“讀書分享群”一開放,便有幾十個學生進了群,馬上就上傳作品了。為了讓家長和學生更具積極性,筆者每周都對所有學生的作品進行點評,點評的內(nèi)容包括學生一周共上傳作品的次數(shù)、作品的優(yōu)點和缺點。經(jīng)過一個月的“讀書分享及點評”,學生的讀書能力有了質(zhì)的飛躍。有的學生剛開始的時候,是一個字一個字地讀,一個月下來,能讀完整的句子了。有的學生不知道什么叫有感情的演讀故事,筆者通過對優(yōu)秀的學生作品進行了高度好評后,其他學生紛紛模仿,慢慢地就養(yǎng)成了朗讀語感。看似在培養(yǎng)學生的讀書興趣,實質(zhì)上,也在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這種潤物細無聲的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就水到渠成了。
閱讀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智力開發(fā)活動,能夠讓學生通過閱讀形成良好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可以接受到良好的情感熏陶。但對于一年級學生來說,不能急功近利,只有當學生在聽的層面上,有了大量的累積,對于經(jīng)典的童話故事、寓言故事、成語故事了然于心,同時又掌握了拼音的認字功能的時候,引導學生正式打開課外閱讀的大門,就很合適了。只有學生具備了濃厚的閱讀興趣,才能夠真心地去主動開展課外閱讀,進而逐步轉(zhuǎn)變?yōu)?ldquo;我要讀”而不再是“要我讀”,為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用書,提高學生的閱讀熱情
課外閱讀無疑是具有啟發(fā)性的養(yǎng)料,學生在知識的海洋中隨意探索,積累知識同時自我總結(jié),從而提高語文核心素養(yǎng)。為了能夠提高學生課外閱讀積極性,筆者認為要辦多元化用書活動,以此來打造優(yōu)秀的閱讀氛圍。
1. 舉辦朗讀、講故事比賽等活動
一年級小學生,雖然能力不大,但喜歡開展各類比賽活動,筆者通過朗誦會、故事大王比賽、讀書交流會等各種比賽,吸引學生把讀到課外讀物的有趣故事、精彩片斷,通過積極大膽地展示,享受閱讀帶來的樂趣,通過評選“閱讀之星”,讓學生感受閱讀帶來的榮耀。從而提高學生課外閱讀的熱情,促進學生大量閱讀。
2. 評選“閱讀之星”
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熱情,用好自己的課外讀物,筆者設計了每月評選“閱讀之星”。評選機制:(1)每天小組交流故事時,能積極主動分享自己的故事,得一個印章;(2)能積極與同學交換漂流書,每交換一次得一個印章;(3)能積極參加每次的閱讀比賽活動,每次得一個印章、獲獎得5個印章。每月計算積累印章最多的前5名,評選為本月的“閱讀之星”。連續(xù)3次獲月的“閱讀之星”的,直接推薦評選學校的“閱讀之星”。就這樣,榮耀與幸福引領(lǐng)越來越多的學生愛上了閱讀。
課外閱讀是語文學習的重要一部分,大量的課外閱讀不僅能幫助小學生提高聽、說、讀、寫的能力,還能促使小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實踐證明,廣泛的課外閱讀還能夠陶冶小學生的情操,推動提高小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但不是每個學生天生就會閱讀,這就需要我們語文教師不遺余力的努力,在一年級的起步階段,通過各種教學手段與方法,帶領(lǐng)一年級的小學生學會閱讀、愛上閱讀、享受閱讀帶來的快樂,從而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這一過程中所培養(yǎng)的核心素養(yǎng),將幫助每個學生走好人生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