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體育課外活動模式探究與實踐
- 來源:北大荒文化 smarty:if $article.tag?>
- 關鍵字:小學,體育課外活動,模式 smarty:/if?>
- 發(fā)布時間:2023-12-17 16:24
劉宇輝
桐鄉(xiāng)市城北小學 桐鄉(xiāng) 314500
摘要:體育課外活動是學校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保障體育課外活動的順利開展,使學生在課外活動中真正受益,是值得我們關注的問題。因此,在我校多年體育課外活動實踐的基礎上,總結經(jīng)驗,不斷改進,建立一套適合本校開展,具有本校特色,符合學生生理、心理、年齡特點的課外活動模式。對于我校體育工作的順利開展,對于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都有著極其重大的意義。
關鍵詞:小學;體育課外活動;模式
一、我校體育課外活動實施現(xiàn)狀
一直以來,我校都十分重視體育課外活動的開展。校領導和體育備課組為了保證體育課外活動的質量,不但給每個活動班級配備活動指導教師,還購置了大量的體育器材,并由體育備課組制定了體育課外活動輪換表。在整個輪換表的安排上,充分考慮到天氣因素,采用兩套執(zhí)行方案,即晴天活動表和陰雨活動表。在活動項目的安排上也充分考慮到了學生身體素質的均衡發(fā)展和興趣,安排了籃球、迎面接力、小壘球、跳躍等12項活動內容。采用同一年級不同活動項目保證場地和器材的使用,以緩解場地和器材的壓力。但隨著學校規(guī)模的發(fā)展,學生身體、心理需求的變化,課外活動開展的深入,原有體育課外活動模式遇到了新的問題。
二、我校體育課外活動存在的問題
1.指導教師的責任不明確,指導作用沒有發(fā)揮出來
我校的活動課安排在每天下午第三節(jié),由于這段時間體育教師有自己的教學任務,所以活動課指導教師多由語文和數(shù)學老師擔任。由于指導教師并非體育專業(yè)教師,缺少對體育各項活動方法和規(guī)則的了解。因此,很難準確、系統(tǒng)地對學生進行幫助指導。在活動過程中,遇到技術性問題往往要求助于體育教師。這樣就增加了指導教師的工作量。
2.體育課外活動項目的安排過于簡單
我們常常將小學階段的六個教學年級分為低、中、高三個階段。由此可以看出我們已經(jīng)意識到了教育教學的發(fā)展規(guī)律是有年齡特點的。而活動課的安排采用了一刀切的方式,一張活動安排表用在了六個年級。忽略了學生的個體需求,也忽略了學生的生理、心理及年齡特點。例如:活動課表上安排了籃球,一年級的學生領到籃球器材,可是他們根本就不會打籃球,甚至將球拋起都碰不到籃板。有經(jīng)驗的指導教師會指導孩子們進行運球或球類游戲,可是沒有經(jīng)驗的指導教師就很難保證學生的活動質量了。
3.缺少評價與考核,體現(xiàn)不出活動效果
學生參與了課外活動,一學期結束后我們沒有做出相應的反饋。學生的活動情況如何呢?活動效果怎樣呢?我們都不去了解。學生也就在這樣的模式下,興匆匆地活動了,開開心心地結束了,過去了就什么都不記得了。學生在活動中真正掌握了什么,學生不清楚,老師不知道。長此以往,學生還有激情參與嗎?班主任老師們看不出活動效果,見不到課外活動的作用還會支持體育活動的開展嗎?校領導見不到課外活動對學生健康和校園文化的影響,還會重視嗎?
4.原有體育課外活動模式實施的范圍狹窄
原有體育課外活動,我們的組織思想只局限在活動課上課上,缺少了與體育課,大課間的聯(lián)系,也忽視了與其它學科的交流。而最大的遺憾就是我們“課外”的范圍太狹窄了,課外還應該包括社會上的各類體育活動。我們一直在提倡體育教育要養(yǎng)成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可我們現(xiàn)在卻忽視了目前最重要的一塊體育課外活動陣地。
三、體育課外活動改進的對策與方法
1.體育課外活動項目的設置要符合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和年齡特征。
兒童在不同的年齡階段,各項身體素質的增長速度不同,心理的發(fā)展水平也有明顯區(qū)別。所以在項目的安排上,首先,應該考慮到學生年齡特點,將活動課分成低、中、高三段。其次,根據(jù)學生的身體素質發(fā)展規(guī)律設置整體活動目標。也就是說在不同的年齡階段,學生身體素質發(fā)展的側重點不同。例如:低段學生,骨發(fā)育不完全,應該少做落地劇烈的跳躍運動。因此,不應該培養(yǎng)跳躍能力為主要發(fā)展目標。而這段時間又是協(xié)調能力發(fā)展最佳期,應該以發(fā)展協(xié)調能力為主要目標,發(fā)展其它身體素質為次要目標。再次,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發(fā)展水平設置活動內容。低段的活動內容以游戲為主,培養(yǎng)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中段的活動內容以游戲和比賽的形式鞏固運動技能的掌握。高段的活動內容以發(fā)展學生的興趣為主,安排學生喜歡的運動項目,以此來促進學生運動技能的掌握,為終身體育打下基礎。
2.體育課外活動的監(jiān)督和考核要有其獨特性。
體育課外活動畢竟與體育教學有著本質上的區(qū)別。首先,課外活動的指導者是非體育教師,不具備專業(yè)的知識,不一定能保證活動課的質量,更有甚者可能會占用活動課時間。其次,活動課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為主,并且課外活動、體育課、大課間共同在為學生的發(fā)展服務,很難區(qū)分出課外活動的實施效果,期末的總評也不能體現(xiàn)出。所以,活動課在監(jiān)督考核方面應該與體育課的考核有所區(qū)別。
采用小型體育競賽,校園體育吉尼斯,再結合班級的紅星競賽法對體育課外活動進行考核。每個月組織一場小型體育競賽,比賽項目從活動項目中隨機選取一項進行,比賽名次與班主任考核掛鉤。這樣班主任就必須保證課外活動的數(shù)量和質量,并會督促學生在課余時間練習,真正做到“課外”活動。校園體育吉尼斯則根據(jù)學生在體育競賽中的個人成績評定。因此學生除了班級內的“小”競爭以獲得比賽機會,還有了與其它班級的“大”競爭以獲得個人較好名次,參與活動的興趣會更濃厚,更積極主動。而整個學期的比賽項目必須涉及到身體素質的各個方面,這樣就可以使身體素質有差別的班級獲勝的機會相對平均,也可以使身體素質有差別的學生獲得參與比賽的機會。指導老師則可以根據(jù)學生參加活動課的表現(xiàn)獎勵紅星。
四、結語
小學體育課外活動模式在國內外的相關研究很少,給我們提供的借鑒經(jīng)驗也很少。所以,我校的體育課外活動完全是依靠我校體育教師的實驗與總結。由于缺少教育教學專家的技術支持,有許多地方還不夠完善,不夠科學,還需要我們在教育教學中不斷地摸索和研究。
參考文獻:
[1] 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實驗稿).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 學校體育學.李祥.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 運動生理學.人民體育出版社,2002.
[4] 我校體育課外活動組織管理模式的探析.屠曉燕.體育與健康課程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