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師德“沒脾氣”
- 來源:廉政瞭望 smarty:if $article.tag?>
- 關(guān)鍵字:唐朝,婁師德 smarty:/if?>
- 發(fā)布時間:2018-05-24 14:27
唐朝的婁師德出名,是因為一句成語:唾面自干。這個事兒,說的是他做宰相之時,弟弟做了代州刺史。臨別時,他對弟弟說:“你看,我們兩個,一個做了宰相,一個又做州牧,明擺著是遭人嫉妒的事兒,你看你怎么做,才能周全呢?”弟弟說:“如果有人吐我一臉吐沫,我自己把它擦干就是。”婁師德說:“我擔(dān)心的就是這個,人家啐你,就是生你氣了,你擦干,就是擰著他。記住,不能擦,等它自己干好了。”
婁師德的弟弟,是不是實踐了他唾面自干的囑托我們不知道,但婁師德的確是個好脾氣的官兒,在官場上人緣超好。
做兵部尚書時,一次他巡察屯田,部下隨從人員已先起程,他當(dāng)時腳上有病,便坐在光政門外的橫木上等人牽馬來。這時,有個縣令不知他的身份,自我介紹一番后,便與他一同坐在橫木上??h令手下看見,連忙告訴縣令說:“這是納言。”縣令大驚,趕忙磕頭口稱死罪。婁師德脾氣好,說:“你因為不認(rèn)識我才和我同坐,沒有哪條法律規(guī)定這是死罪,不用驚慌,該辦事就去辦事吧。”
另外一次在驛站打尖吃飯,給他端上來的是白米飯,而從人都是黑米飯。他生氣了,找來驛丞理論。驛丞說,驛站里白米實在太少,沒法人人供應(yīng)。他說,那我也不吃白米了,換黑米飯來。
到了梁州,當(dāng)?shù)赜幸粋€小官犯了貪贓之罪,都督要殺。小官恰好是婁師德的鄉(xiāng)人,托人來找求婁師德替他說情,婁師德當(dāng)場拒絕。爾后都督宴請婁師德,說起這件事來。婁師德說:“的確,那人的爹爹,我們小時候一塊放牛來著。但犯了國法,該怎么治罪就怎么治罪。”都督把那人叫來,婁師德說:“給你幾塊餅子,你吃了,做個飽死鬼吧。”一句說情的話都沒有,但都督因此放了那人一馬,小命保住了。
做宰相時,跟一個同僚一起上朝,婁師德是個胖子,走得慢,那人走兩步等一下,走兩步等一下,不耐煩了,說:“這個鄉(xiāng)巴佬,真急死人了!”婁師德聽了笑著說:“師德不是鄉(xiāng)巴佬,誰是鄉(xiāng)巴佬呢。”官做得這么大,還這么沒脾氣,哪還有仇人呢?
下去視察,在驛站休息,剛要出來,碰上一個判官,跟他訴說驛丞不搭理他,漿水不供。婁師德馬上命人把驛丞叫來,作勢要打,說:“判官跟宰相,有何不同,你為何如此怠慢判官?我今天要是打你一頓,實在有礙我的名聲,把你送給州縣官吧,你的命都要沒了。還是饒了你吧,下次可別這樣了。”這樣做,給了判官面子,驛丞也沒受苦。
武則天禁屠,下面的人招待婁師德,先上魚,說不是我們捕的,而是水獺咬死的。然后又上來羊,說也不是我們殺的,也是水獺咬死的。婁師德說,應(yīng)該是豺咬死的才對嘛。大家哈哈一笑,大吃一通。
婁師德武能抗擊吐蕃數(shù)十萬大軍,文能安大唐三千萬子民,卻一生聲名不著毀譽參半,都是他獨特的處世原則決定的。婁師德不只好脾氣,而且通人情,善圓通,說話做事,誰也不得罪。正因為這樣,在做官難的武則天時代,他才能保住位置和富貴。再惡的酷吏,也不去尋他的晦氣,這正是婁師德的大智慧所在。
張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