芻議“小實驗”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作用及應用策略
- 來源:比較教育研究 smarty:if $article.tag?>
- 關鍵字:“小實驗”,重要性作用,應用策略 smarty:/if?>
- 發(fā)布時間:2023-09-15 11:00
何永寧
(廣西柳州市融水蘇州自治縣實驗中學)
【摘要】物理是以實驗為主的學科,無論是教學,還是學生獨立自主的學習活動,實驗操作都是學生理解知識,探究物理現(xiàn)象的必要條件。但教學中出現(xiàn)的部分實驗對于器材、環(huán)境、時間等客觀條件有嚴格要求,很多情況下課堂并不能滿足。在這種情況下,教師需要將小實驗引入課堂,其操作簡單,趣味性十足,可以極大地滿足學生好奇心,幫助學生理解生活中的物理現(xiàn)象,從而更好地構建物理思維和認知。本文即以初中物理教學為方向,探索小實驗在教學中的重要性作用,并提出應用策略。
【關鍵詞】初中物理;“小實驗”;重要性作用;應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65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1003-7667(2022)3-007-01
一、“小實驗”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重要性作用
?。ㄒ唬┘ぐl(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傳統(tǒng)的物理課堂教學,常常是由教師根據(jù)課本內容機械式地講解物理知識,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tài),對物理知識的理解不深,同時難以產生深刻的印象,掌握和運用相關物理知識更是學生的學習難點。長此以往,學生就會對物理學科失去學習興趣,對其未來的學習和發(fā)展產生不利影響。而將小實驗應用到物理教學中,能夠有效改善課堂教學效率不高、學生學習興趣低下的狀況。在趣味性較強的小實驗教學過程中,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被充分調動,在實驗中體會到學習物理知識的樂趣,而且通過實際操作,學生在動手和動腦的過程中,學習潛力被充分激發(fā),對物理知識的學習更加積極主動,進而有助于養(yǎng)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ǘ﹦?chuàng)建良好的學習氛圍,活躍課堂氣氛
傳統(tǒng)的物理教學方法使初中物理課堂的氣氛沉悶,師生之間缺乏互動和交流,容易使學生對教師產生距離感,甚至會使學生對物理學習漸漸產生抵觸情緒?;诖?,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可以采取合理的方式設置小實驗,將小實驗融入教學中,使課堂氣氛更加活躍,同時借助小實驗的操作過程增強學生和學生、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交流和互動。師生間的溝通一旦增多,就能拉近師生的距離,學生面對物理知識和教師,沒有了緊張的情緒和恐懼的心理。此外,小實驗的過程是由學生和教師共同創(chuàng)建起來的,課堂氛圍輕松愉快,增加了學生主動參與物理教學活動的興趣,既加深了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也提高了其對物理知識的應用能力,進而促進了初中物理教學效率的提升。
二、“小實驗”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ㄒ唬┙Y合教學內容,合理設計實驗
在開展初中物理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們會發(fā)現(xiàn),很多知識點都會有與之相關的實驗內容.通過實驗教學,學生既能夠形成較強的學習主動性,同時也能夠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深度以及記憶深度,提升整體教學的有效性.但在進行實驗教學時,教師們需要注意,一定要保證實驗與教學內容之間的聯(lián)合性,不要使之偏離教學內容,也不要本末倒置,過分提高實驗教學的地位,與教學初中形成相背離的狀態(tài)。針對于抽象性以及復雜性較強的知識點,在進行講解時,教師們也可以適當?shù)膶π畔⒓夹g以及多媒體設備進行應用,通過其進行實驗展現(xiàn),為學生奠定良好的學習基礎。比如,當教師在講解《聲波的傳播過程》這一章節(jié)的知識時,就可以先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設備,為學生展示與聲波相關的信息視頻,比如聲波的產生過程以及聲波的傳導方式等等,幫助學生對這一理念形成基礎性認知;然后,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分組,要求學生借助聲音傳導器、水、帶有顏色噴霧的氣體進行實驗:首先,學生可以將水槽內注滿清水,然后將聲音傳導器放入到塑料袋中做好隔水處理;之后,學生可以將傳導請放入到水槽中并打開開關,觀察聲音對清水所形成的影響,以此了解聲波的傳導方式;最后,學生可以將傳導器放入到氣體中,通過觀察顏色噴霧變化的形式,來了解聲波的傳導狀態(tài),有效加強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ǘ┙Y合學生生活,創(chuàng)建趣味性實驗活動
與學生生活聯(lián)系組織實驗活動,既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同時可以拉近學生與物理知識的距離,讓他們主動去探索更豐富的物理奧秘。所以,教師在應用小實驗這一教學方法時,要通過了解教學內容來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從而在課堂中設計簡單易行,且趣味生動的實驗,促使學生了解生活中的物理現(xiàn)象,拓展物理思維視野。例如在接觸光現(xiàn)象和透鏡的知識時,教師可以準備一個簡單的平面鏡,然后在課堂中向學生展示平面鏡對準太陽這一活動,學生可以從中觀察到陽光被鏡子反射到墻上的現(xiàn)象,即通過這一小實驗,則可以自然而然地啟發(fā)學生思考,并引入光的反射這一新的知識內容。學生則在小實驗和理論知識的引導下,自主借用放大鏡或者自己的眼鏡進行實驗,更深入了解生活中光的折射和反射的作用,以此來培養(yǎng)個人的物理素養(yǎng)。
?。ㄈ┭菔拘嶒炌黄浦仉y點
由于部分初中物理知識的抽象性很強,尤其是物理概念、物理原理等內容,學生理解起來會感覺很困難,學習主動性不強。對于這些知識,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利用小實驗進行突破,教師直觀的為學生演示實驗,促使學生能更加深入地理解相關物理概念、結論,突破教學的重難點。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聲波”的相關知識時,在教材中是通過水波類比聲波的方式進行知識講解,這種方式雖然比較形象,但是整個教學活動都需要教師講解,課堂教學效果不佳,學生理解不深刻。對此教師就可以在教學中融入小實驗,首先教師準備一個裝有少量水的玻璃水槽,用小微風電扇上的電動機,將具有彎度的金屬感固定在轉軸上,另一邊則固定在水槽邊上。接著教師用投影儀將整個裝置投到大屏幕上,接通電源,這樣學生就會看到金屬感拍打在水面上,形成相應的水波,同時教師通過串聯(lián)滑動變阻器來改變電動機的轉速。這樣的小實驗,會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聲波知識,顯著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果。
結語:
物理作為一門重要的課程,對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分析問題的能力有著積極的影響。而小實驗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對于學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識,建立完整的物理體系有著重要影響。
參考文獻:
[1]唐?,?初中物理教學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J].文理導航(中旬),2022(02):13-15.
[2]張考杰.思維導圖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1(21):77-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