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新課程理念下初中物理學案導學教學
- 來源:《少男少女》月未版(教育管理)雜志 smarty:if $article.tag?>
- 關鍵字:初中物理,學案導學,教學模式 smarty:/if?>
- 發(fā)布時間:2023-08-07 12:01
戴志遠
?。◤V東省廣州市白云區(qū)人和鎮(zhèn)第二中學,廣州510000)
摘 要:學案導學教學是教師借助“導學案”將教材有機整合,精心設計,合理調(diào)控課堂教學中的“教”與“學”,其主要作用是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將學案導學應用于初中物理教學中,能夠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文章分析了初中物理導學案編寫的原則,并例舉了學案導學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具體應用,以期為初中物理教學提供一個切實可行的教學模式。
關鍵詞:初中物理;學案導學;教學模式
《物理課程標準》明確指出:物理課程要著眼于學生的發(fā)展,使學生獲得終身學習的興趣、習慣及一定的學習能力。隨著這種教育戰(zhàn)略思想的不斷滲透和物理新教材的使用,一種新的教學方式——學案導學教學模式,愈加受到廣大中學物理教師的重視。如何在課堂上實施學案導學,直接關系到學案教學的成功與否?;谝陨峡紤],本文主要探討了初中物理學案導學教學的應用實踐,希望可以提供一個切實可行的教學模式,從而提高物理課堂教學效率,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一、初中物理學案導學的理論基礎
著名教育心理學家布魯納的“發(fā)現(xiàn)學習”理論強調(diào):“學生的學習應是主動發(fā)現(xiàn)的過程,而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導學案在本質(zhì)上是課程的整合,就是教師借助“導學案”將教材有機整合,精心設計,合理調(diào)控課堂教學中的“教”與“學”,其主要作用是指導學生如何自主學習,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導學案根據(jù)學生的“學”來設計,既是學生的學案,又是教師的教案,學生的“學”與教師的“教”通過導學案這個載體合二為一,充分體現(xiàn)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使主導作用和主體地位和諧統(tǒng)一,從而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
二、初中物理導學案的編寫原則
?。ㄒ唬┲黧w性原則
導學案的設計不同于教案,導學案的對象是學生,編寫時應遵循“以學生為本”的原則,注重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并倡導學生從問題開始,在對問題探究的過程中主動學習、互動學習、合作學習,張揚學生的個性,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ǘ┽槍π栽瓌t
導學案編寫的重點是如何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設計,在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激活學生的思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引導學生由淺入深、層層深入地認識教材、理解教材。還應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要讓每個學生都學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ㄈ┲笇栽瓌t
導學案中應體現(xiàn)教師必要的指導和要求。教師指導既有學習內(nèi)容的指導與要求,又有學習方法的指導。如在學生自主學習時,根據(jù)本校學生的特點,所編寫的導學案會明確、具體地告訴學生看教材哪一頁的哪一部分,用多長時間,達到什么要求。結(jié)合教學內(nèi)容由簡到繁,層層遞進,讓學生真正從教師設計的問題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學會看書,學會自學,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學案導學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案例
學案導學教學模式是多樣化、多元化的,不同的學習對象、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環(huán)境有不同的模式,而不同的模式則會產(chǎn)生不同的教學效果。下面筆者以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級第二章第三節(jié)《摩擦力》的教學為例,談談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具體實施學案導學。
【案例】人教版八年級第二章第三節(jié)《摩擦力》
1. 學習目標
?。?)知道摩擦力的概念。
?。?)探究出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知道增大或減小摩擦的方法。
2. 學習重難點
探究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
3. 學習過程
(1)課前預習
?、俑拍睿簝蓚€________的物體,當它們做________時,在接觸面上產(chǎn)生一種________的力。
?、诋a(chǎn)生原因:相互接觸的物體的兩個面________。
③測量:
工具:________。
方法: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動木塊,使它沿長木板做________運動,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等于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苋绾卧龃蠛蜏p小摩擦力?________。
導學案設計意圖:因我校是一所地處農(nóng)村的普通初中,學生的學習基礎較薄弱,自主學習的意識不強,主動探究的興趣不高,在課前預習部分,對教材的內(nèi)容以填空的形式給予學生一個明確的指引,可以降低預習的難度,同時可以讓學生更有針對性地思考,提高他們自主學習物理的興趣。
(2)課堂導學
探究1:摩擦力
閱讀課本,找出摩擦力的概念,并仔細體會它的含義,然后做下面的兩個活動,感受一下摩擦力。
?、僮寣W生將手掌按在課桌上,向前滑動,體會桌面對手的前進有什么影響。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說出自己的感受。
?、趯⒀浪⒌乃⒚绷⒃谡n桌的表面,用力推動或拉動牙刷,觀察刷毛彎曲的方向與牙刷運動的方向有什么關系。
導學案設計意圖:學生的興趣來源于感官受到的刺激,來源于親身體驗,通過多媒體、實驗、生活現(xiàn)象等創(chuàng)設情境,都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有了以上的情景設計后,學生對所探究的問題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引起了學生強烈的探究欲望,最大限度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在此時趁熱打鐵提出問題,引導討論:你感到摩擦力是一個什么樣的力?作用在哪?作用方向如何?
探究2:探究摩擦力的影響因素
?、儆脧椈蓽y力計可以測量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如圖1所示,通過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勻速拉動物塊,測力計示數(shù)見圖,根據(jù)____________知識,物塊與桌面之間的摩擦力大小為____________。
②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用彈簧測力計勻速拉動物塊的三次實驗如圖2所示。比較甲、乙兩圖可知,摩擦力的大小與___________有關;比較____________兩圖可知,摩擦力的大小還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
導學案設計意圖:物理學是基于實驗的一門學科,實驗方案的設計是培養(yǎng)學生物理思維最關鍵的環(huán)節(jié)。根據(jù)本校學生的特點,本探究環(huán)節(jié)編寫時為降低學生思考的難度,清晰呈現(xiàn)實驗探究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驟,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預習課本內(nèi)容,更有利于學生進行探索學習,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另外,導學案的“慢慢導”是為課堂探究的“大膽放”做鋪墊的,在課堂探究中,教師要求各小組討論和交流意見。課堂上學生互相交流切磋、溝通、共同研究,結(jié)果讓人驚喜不已:只有當物塊做勻速直線運動時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才等于滑動摩擦力,而操作過程中很難保證物塊完全做勻速直線運動。在探究過程中,有學生提出:如果固定彈簧測力計,拉動物塊下面的木板,這樣木板不需勻速拉出,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大小也會等于物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而且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也比較穩(wěn)定,這種方法更容易操作。這一發(fā)現(xiàn)讓學生興奮不已,他們紛紛發(fā)表意見,教師對學生提出的這種方法給予了高度的評價,然后告訴學生在以后的學習中會慢慢理解其中的原理,激發(fā)學生更大的探究興趣。接著學生根據(jù)導學案討論增大和減小摩擦力的方法。課堂上大家各抒己見,氣氛活躍。最后師生共同總結(jié),學生利用導學案編寫的達標檢測題當堂訓練,整節(jié)課可謂一氣呵成,教學效果非常好。
導學案作為課堂改革強有力的載體,保證了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充分地激發(fā)了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當然,由于客觀條件的限制,還有許多問題和困惑,有待我們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不斷去探索與解決。
參考文獻:
?。?]陳崗.淺談如何運用物理導學案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1(22).
[2]侯艷紅.初中物理導學案的編寫原則[J].山東教育,2011(Z2).
?。?]徐麗.創(chuàng)建高效課堂的好方法——利用導學案[J].網(wǎng)絡財富,2009(06).
?。?]高變英.“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構(gòu)建與實踐[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06.
?。?本文系廣州市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名師專項課題《初中物理教學中“導學案”設計與運用的有效性研究》(課題編號:1201542837)的研究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