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探討
- 來源:教育教學科研 smarty:if $article.tag?>
- 關鍵字: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smarty:/if?>
- 發(fā)布時間:2021-08-02 21:45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師指導學生通過閱讀來理解課文的思想感情和表達方法,發(fā)展閱讀能力與形成閱讀習慣。在教學中教師還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yǎng)、審美情趣,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重視對學生的熏陶感染的作用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
?。迸囵B(yǎng)興趣、感受樂趣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主動去閱讀的興趣,在興趣中去理解課文內容的習慣,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體。例如,如教學《夢想的力量》(三年級下冊)一課時,教師指導學生結合課課題閱讀全文,從字里行間感受到“瑞恩為遙遠的非洲孩子挖一口井付出了辛勤的勞動,在大家的幫助下,他的夢想終于實現(xiàn),并也增進了加拿大人民和非洲人民的友誼,從而也表現(xiàn)出瑞恩的心靈美。”具體的來說,先通過讀全文,達到對課文主要內容有個大致了解程度,再從頭至尾了解每個自然段的內容,達到對課文主要內容有個較為準確的了解及找出重點段落去細心閱讀,在閱讀中感受讀書的樂趣。在教學《童年的發(fā)現(xiàn)》(五年級下冊)一課時,教師首先指導學生閱讀“童年的發(fā)現(xiàn)”(課題),讓學生感悟到童年乃是人生的重要階段,人的品性在童年開始形成。在閱讀時,要圍繞課文內容“我”(作者)童年時的發(fā)現(xiàn)是什么。再重點思考這個發(fā)現(xiàn)的過程起始于什么(夢中飛行),之后反復閱讀,體會“我”是一個敢于想象,敢于提問,樂于探索的孩子。在這樣的閱讀,教學中,我就抓住學生的個性,結合學生的生活,精心設計閱讀的教法,積極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在興趣高昂中感悟作者對人生的贊美。
?。矆猿志v,給學生閱讀空間
在教學活動中,我便改掉了以前在課堂上無休止講授,學生的閱讀、理解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比如,在教學《清平樂·村居》(五年級下冊)時,學生在閱讀中沒有親切的語氣,語調不輕快、活潑,更沒有理解到這是一個多么清幽美好的山村,一個多么和睦美滿的家庭。因此,我在教學時,做到少而精講授,給學生留足閱讀空間,指導閱讀要求、方法,引導他們閱讀的語氣、語調和理解難懂的句、段。比如,在教學杜甫的詩《絕句》(三年級下冊)時,重點是讓學生反復練習讀,讀時要有語氣、語調“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在讀時,還要抓住詩中的景物和事物(遲日、花草、燕子、鴛鴦等),這樣的教學我是放手讓學生自讀、自練、自思、自己理解,然后自己解決問題,若有較難的就鼓勵同桌互議,我再適當指導達到問題的解決。這樣以來,學生的閱讀興趣得到了充分發(fā)揮,理解課文內容得到提高,課堂質量也有所提高。
?。匙裱瓕W生身心發(fā)展,上好閱讀課的方法
在教學前,教師要根據(jù)本班學生實際,選擇教學的方法,因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其價值在閱讀活動本身,不應以教師的講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所以在教學活動中,我注重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閱讀,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教育,獲得思維啟迪。享受美的樂趣。
在教學時,教師還要逐步培養(yǎng)學生探索性的閱讀和創(chuàng)新性的閱讀能力,還要指導多角度的、有情感的閱讀,如在讀“飛流直下三千尺”時,要帶著(夸張)高昂的語氣讀,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重視朗讀教學,將其貫穿于各篇課文,同時根據(jù)閱讀需求,綜合運用精讀、略讀、瀏覽的閱讀方法,尤其詩文宜采取誦讀方法,讓學生熟讀成誦,培養(yǎng)學生對閱讀的強烈愿望。
?。粗匾曢喿x的正確導向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承擔著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感和優(yōu)良的思想品質,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tài),提高學生閱讀品位和審美能力,在熏陶感染、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實現(xiàn)。一是要激發(fā)學生在課堂讀書的濃厚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二是要引導學生關注課文內容,學會對課文概括中心思想。在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要強調學生之間的合作、相互交流。同時還要注重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幫助學生形成自學能力和繼續(xù)發(fā)展能力。
總之,在閱讀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激發(fā)學生主體的閱讀興趣,要讓學生明確讀書是一個人內在心靈的需求,是靈魂的壯游。同時,教師還要強調學生主動閱讀,在閱讀中有所感悟,有所思考,從而實現(xiàn)“有創(chuàng)意的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