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小婕子伦流澡到高潮视频,无码成人aaaaa毛片,性少妇japanesexxxx,山外人精品影院

社團新風

  • 來源:大學生
  • 關鍵字:社團,品牌,文化
  • 發(fā)布時間:2025-06-07 10:46

  文/張鑫(北京大學)

  四大類,六七十個

  這一時期社團的繁榮體現(xiàn)在許多方面,數(shù)量多、種類多是最直觀的特征。綜合來看,這一時期北大的社團,大致可以分成四類。第一類是承“以天下為己任”之傳統(tǒng)的社團。這類社團主要包括中國少年學會、馬克思學說研究會、社會主義研究會等。第二類是為揚民主、自由、道德之風尚的社團。這類社團主要包括進德會、平民教育研究會、平民教育演講團、知行會等。第三類是為求學術自由、學業(yè)成才之學風的社團。這類社團以北大新聞學會、地質(zhì)學會、法學會、哲學會等為代表。第四類是展現(xiàn)積極向上、強身健體之風貌的社團。比如畫法研究會、雄辯會、黎明歌詠團、體育促進會、壁報聯(lián)合會等??傊@一時期學校的社團總數(shù)達到了六七十個之多,可以說掀起了北大歷史上第一次社團活動的高潮。這對北大的學術研究、對北大學生的日常生活和思想進步都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和強烈的震撼。此后,北大的社團活動年年相繼、代代傳承,成為北大校園文化的一個品牌。

  讀書 行路

  各個社團經(jīng)常會舉辦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活動多是這一時期北大社團的又一特色。比如馬克思學說研究會除日?;顒油?,會定期舉行演講會、討論會和不定期的辯論會,李大釗、高一涵等人都常被請去作演講。它為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為培養(yǎng)和造就中國早期的馬克思主義者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再比如藝術類社團中的畫法研究會,在理念上踐行蔡元培注重寫生教學的主張,鼓勵學生走出教室、走出校門,利用暑假跟隨徐悲鴻到西山寫生,真正到社會實踐中去學習。蔡元培還想辦法為畫法研究會學生提供名畫鑒賞的機會,拓展其美學視野。在北大畫法研究會的影響下,全國各美術學校紛紛成立美術社團,一時十分興盛。還有一些藝術類社團組成了文藝團體聯(lián)合會,簡稱為“藝聯(lián)”,他們以揭露黑暗、歌頌光明為己任,經(jīng)常組織演出,劇藝社的活報劇、民間歌舞社的舞蹈《年關》、合唱團的《黃河大合唱》等節(jié)目都深受歡迎。以強身健體為目的一些社團還經(jīng)常組織夏令營、郊游、植樹等有益活動,其中登山活動的開展在北大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登山活動和北大地質(zhì)系關系最為緊密,地質(zhì)系的學生要經(jīng)常到野外考察,進而對中國的地質(zhì)構造有直觀的認識。1920年,李四光擔任北大地質(zhì)學系教授和系主任后,以身作則,常常帶著學生和研究人員跋山涉水,足跡遍布祖國的崇山峻嶺。地質(zhì)學系的學生也因此養(yǎng)成了“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良好學習風氣。

  學生、老師、職員都是社團人

  現(xiàn)在,參加社團的人大多是學生,那時則不同,社團參與人員除了學生,還有老師,以及校內(nèi)的工作人員等,大家基于共同的興趣組織和參加活動。比如,1918年1月,蔡元培發(fā)起組織進德會,以提倡培養(yǎng)個人高尚道德為宗旨,在校內(nèi)影響較大,成立時教員入會的有76人,職員入會的有92人,學生入會的有301人。教師中李大釗、陳獨秀、夏元瑮等,學生中鄧中夏、高尚德等都是會員。

  刊物

  當時,北大社團的諸多事宜都會通過報告、通告和啟事等方式發(fā)布在《北京大學日刊》上。刊物作為當時主要的傳播媒介,其豐富性和影響力也從側面反映出社團的活躍程度。

  《北京大學日刊》是1917年11月創(chuàng)辦的,主要刊登學校重要紀事,也刊發(fā)文藝、學術方面的稿件,傳播新思想,報道進步師生和社團活動。那時候,幾乎每天都登有活動啟事。

  有許多刊物在校內(nèi)外都產(chǎn)生了廣泛影響。比如,教授組織的主要刊物有陳獨秀辦的《新青年》、李大釗和陳獨秀發(fā)起的《每周評論》,此外還有討論時事的《現(xiàn)代評論》周刊和《猛進》周刊。學生社團的主要刊物有《國民》雜志和《新潮》月刊等。

  陳獨秀主辦的《新青年》于1915年在上海創(chuàng)刊,后來隨陳獨秀一同遷入北京。在五四運動中,《新青年》高舉“民主”“科學”的大旗,揭開了新文化運動的序幕,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主要陣地。1918年,魯迅先生在《新青年》發(fā)表了白話小說《狂人日記》。1915年5月,由李大釗主編,《新青年》出版了“馬克思主義研究專號”,并刊登了《共產(chǎn)黨宣言》。

  蔡元培還推動創(chuàng)辦學術刊物。1918年9月,出版了《北京大學月刊》,專門刊發(fā)師生的學術論文。1919年1月創(chuàng)刊的《北京大學數(shù)理雜志》和以后發(fā)行的《國學季刊》《自然科學季刊》《社會科學季刊》,都是頗負盛名的學術刊物。北大的畫法研究會是個師資雄厚、活動豐富的社團,它出版的《繪學雜志》也很有影響力,陳師曾的《文人畫的價值》、徐悲鴻的《中國畫改良論》、蔡元培的《美術的起源》等名篇都刊載其上。這些刊物極大地推動了校園文化的繁榮發(fā)展。

  責任編輯:馬春梅

關注讀覽天下微信, 100萬篇深度好文, 等你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