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課堂教學中師生關系的研究
- 來源:中國教育與教學研究 smarty:if $article.tag?>
- 關鍵字:體育,課堂,教學 smarty:/if?>
- 發(fā)布時間:2024-06-12 21:11
韋開賢
(廣西百色市西林縣民族實驗小學)
摘要:體育新課程改革非常強調建立促進學生發(fā)展的機制,把活動和過程當作是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自我展示的平臺和機會,鼓勵學生展示自己的才華,讓學生獲得一種成功的滿足和喜悅。然而,體育課堂教學必須有嚴明的紀律、嚴格的要求,又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孩子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學習感到輕松愉快,從而能自覺地、全身心地去鍛煉。體育課堂教學中的雙邊活動,如能在融洽的師生關系的氛圍里進行,那么,我們的課堂教學定能收到好的效果。
關鍵詞:體育課堂教學學生教師情感融洽
中圖分類號:G65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1286-6288 (2024)04-024-01
什么是師生關系?我認為就是:教師在課堂中態(tài)度和藹,講解具體生動,示范優(yōu)美正確,學生朝氣蓬勃,能在積極愉快、嚴肅活潑的氣氛中學習鍛煉;師生情感如父子、母女,孩子們感到教師可親、可敬、可信,情感上引起共鳴;教學內容、方法適應兒童身心發(fā)展的需要,尊重學生間的差異,科學合理地評價他們的學習。融洽的氣氛能夠使學生的大腦皮層建立起適中的興奮狀態(tài),便于接受新知識、掌握新動作,并能在此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鍛煉身體和陶冶情操。
怎樣構建融洽師生關系的體育課堂呢?
一、必須建立融洽的師生情感關系
教育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師生間無時不在進行著微妙的情感交流,學生的情感自始至終都伴隨著教學的各個階段。”因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每一個細節(jié)、表情,或一個眼神、一句話,都直接影響著和諧的氣氛。如學生畏懼新動作或練習動作失敗時,教師要用親切的語言、信任的目光、反復的示范與鼓勵,去幫助他們找出癥結所在,增強他們完成動作的信心。反之,教師如果有意或無意地流露出急躁、不滿的情緒或嚴加指責,學生就會加重原有的心理負擔,降低興奮性,就更難完成動作了。
二、營造融洽的師生互動與生生互動
課堂中要積極鼓勵生生互動。蘇聯(lián)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教育教學是教師個性與學生個性之間的影響過程,老師一刻也不能忽視個性問題。”不同的人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學生的智慧還有很多是潛在的,他們在合作中互相啟迪,思辨創(chuàng)新,資源共享,能使理解更豐富全面。老師要不斷為學生構建開放合作的學習時空,創(chuàng)造性地組織適合學生參與、自主創(chuàng)新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產生自己的學習經驗,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使課堂有智慧的光芒和生命的色彩。
三、和美的課堂需要更高的教師素養(yǎng)來護航
現代學生個個生龍活虎、生氣勃勃、精力旺盛,他們大都喜歡運動,喜歡上體育課,對于體育明星、體育健將有著強烈的崇拜感,喜歡模仿體育明星的形象,渴望得到體育教師的正確指導。因此,體育教師應特別注意自身的修養(yǎng),樹立良好的形象,提高自身的素質。體育教師教授學生知識時,不能拘泥于教材,應適當引進一些鮮活的資料,傳遞一些新科技信息,增加體育教學的“磁性”以吸引學生。因此,體育教師應不斷吸取本學科的新鮮血液,多積累一些資料,以便在教學中不斷推出新內容,從而提高教學質量。一位品德高尚、事業(yè)心強、正直公道、平易近人、言行舉止文明的教師,會使學生感到親切和敬佩,是效仿的榜樣。只有這樣,才能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統(tǒng)一思想,并給予正確的引導和教育,淳淳善誘,曉之以理,使學生真心佩服。這樣就有利于教師與學生交朋友,并建立友好的師生關系,達到教書育人的良好效果。
四、和美的課堂學習能讓學生感受幸福
寬容于課堂才能有和諧的力量。師生之間產生矛盾是常有的現象。遇到這種情況,首先,教師要容人之短,不懷成見。教師的寬容是育人的前提,是妥善解決矛盾、融洽師生關系的基礎。其次,教師對學生要熱情教誨,以情感人。若采取“以牙還牙”的辦法,必然激化矛盾,破壞師生關系,嚴重影響教學。因此,教師要用莫大的胸懷來關心和感化每個學生,化冰凍為暖流,讓課堂散發(fā)出和諧的清香。
五、結束語
有著融洽師生關系的課堂是我們理想的課堂,課堂應以孩子為本,讓練習“微笑”,激勵學生努力挖掘全部學習的潛力,促進他們的發(fā)展。只有對學生有深刻的了解,讀懂學生,才能真正地煥發(fā)出和諧的強大力量。如果體育老師能夠“讀懂”學生,即使批評指正,學生接受起來也不困難,課堂中教和練是一種享受,教師與學生以熱情的投入、和諧的交流、愉快的心境來完成“教練”任務。這樣的課堂充滿了人文的關懷,教師的熱誠如冬日的暖陽,讓孩子真正感受到學練是一種快樂、是一種幸福。和美的課堂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它需要我們不斷探索、實踐、總結和有新的生成。
參考文獻
[1]《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4。
[2]邢永富《現代教育思想》.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03,12。
[3]《新課程與學生發(fā)展》.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9。
[4]呂世虎肖鴻民《中國基礎教育課程》.中國人事出版社,20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