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析多元互動的小學高年級習作評改策略
- 來源:北大荒文化 smarty:if $article.tag?>
- 關鍵字:多元互動,小學教學,高年級習作評改 smarty:/if?>
- 發(fā)布時間:2023-07-28 21:52
孫黎黎
龍泉小學 遼寧省大連市
摘 要:目前,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習作評改是一個不可缺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評改方式往往比較單一,缺乏多元化的互動評改方法,使得學生在習作過程中會出現(xiàn)很多問題。要想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就必須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習作習慣,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進行習作評價。本文從分析小學高年級習作教學現(xiàn)狀入手,結合相關研究成果提出了多元互動的小學高年級習作評改策略,希望能為一線教師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jù)。
關鍵詞:多元互動;小學教學;高年級習作評改
引 言
小學高年級學生習作水平的提高離不開教師的指導和學生的努力,而評改是幫助學生及時發(fā)現(xiàn)習作中存在的問題、查找不足,也是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和提升習作能力的重要手段。傳統(tǒng)的小學高年級習作評改方式,通常采用教師與學生一對一的交流、學生之間相互評改、教師對學生進行個別指導等方式,這種單一互動的習作評改方式雖然能夠有效提升小學高年級學生作文水平,但教師與學生之間缺乏直接互動和交流,使得習作評改無法達到真正的多元互動效果,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小學高年級習作水平的提高。
一、采取小組討論與評價方式,調動學生習作積極性
目前,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但是很多學生在習作過程中仍然會出現(xiàn)“無話可說”或者“想說的話說不出”等問題。要想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可以采用小組討論和評價的方式,讓學生在習作過程中進行互動交流,調動學生的習作積極性。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習作情況將全班劃分成若干個小組,讓學生自行組建小組進行合作學習。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明確合作目的,制定合作規(guī)則。在小組討論過程中,教師要明確小組成員的職責,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在學生進行習作的時候,教師可以將全班劃分為若干個小組,每個小組內的成員都要共同承擔習作任務。
在完成了習作任務后,每個小組成員都要進行一次交流與反思。教師可以讓每個小組成員針對自己這篇習作進行自我評價與反思,然后讓每個學生把自己修改過的習作交給自己的小組長進行批改與點評。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然后讓每個小組成員自己給每個人打分。
最后,教師應當根據(jù)每個小組成員對每個習作的打分情況來進行綜合評分,教師要注意避免給分不公正或者評分過低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此外,教師還可以設置一個互動評價環(huán)節(jié)。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多進行小組交流與合作,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對自己的習作進行評價與反思[1]。在進行習作評改過程中,還應該注意及時對學生進行鼓勵與評價,讓學生體會到修改作文是一件快樂且有意義的事情。通過這種方式,能夠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習作評改活動中,進而提高學生寫作水平與能力。
二、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以學生為中心開展評價
在進行習作評價時,教師應當以學生為中心,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并將其作為評價工作的核心。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對自己的習作進行自我評價,鼓勵學生主動反思并改進自己的寫作水平。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當注重引導學生對自己的習作進行深入的分析和評價,幫助他們找出其中的優(yōu)點和不足之處,并尋求改進的方法。
為了提高小學高年級學生的寫作水平,教師應當采取有效的手段,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自我反思和評價。這可以通過讓學生對自己的寫作過程進行回顧和總結來實現(xiàn)。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自己的寫作動機、寫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以及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等,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和寫作質量。
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開展相關的寫作實踐活動,例如讓學生進行寫作分享或寫作展示等,以此促進學生對寫作的理解和掌握;還可以通過批改學生的習作,給予及時的反饋和指導,幫助學生糾正錯誤和提高寫作技巧。
三、注重對學生情感的表達,培養(yǎng)學生寫作情感
小學高年級學生的習作教學是小學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在這個階段,學生已經(jīng)開始逐漸認識到寫作的重要性,并且開始掌握寫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教師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情感,讓學生在寫作過程中能夠真情流露。
首先,教師可以通過各種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享他們自己喜歡的故事、詩歌或者其他作品,讓學生感受到寫作的樂趣和成就感。教師還可以利用課外活動時間,組織學生進行寫作比賽或者征文活動,讓學生感受到寫作的魅力和力量。
其次,教師應該通過多種途徑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情感。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關注自然、社會、人生等各個方面,讓學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寫作的素材和靈感;還可以引導學生掌握寫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例如如何選材、如何結構文章、如何表達情感等等。通過這些方式,學生能夠逐漸掌握寫作的技巧和方法,并且能夠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2]。
最后,教師在習作教學中也要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寫作特點和需求,教師應該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和幫助。對于一些寫作困難的學生,教師可以給予更多的關注和鼓勵,幫助他們克服寫作的困難和障礙。對于一些寫作天賦較高的學生,教師可以引導他們發(fā)掘更多的寫作潛力,讓他們在寫作中獲得更多的成就感和滿足感。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習作評改過程中,教師應該積極運用多種評改方式,以此來調動學生的習作積極性;應該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以學生為中心開展習作評改;還應該注重對學生情感的表達,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情感。只有在多元互動的評價過程中,才能讓小學高年級學生體驗到習作評價所帶來的樂趣和成就感,從而激發(fā)他們的寫作興趣,提高其寫作能力和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1] 廖建軍. 多元互動的小學高年級習作評改策略[J]. 師道:教研, 2020(3):2.
[2] 周秀芳. 小學作文多元評改模式探索[J]. 中國校外教育:中旬, 2018(5):2.DOI:CNKI:SUN:XWLL.0.2018-14-093.
作者簡介:孫黎黎, 出生年月:1983 年2 月, 性別:女,民族:漢族, 籍貫:山東, 職務/ 職稱:一級教師, 學歷:研究生,研究方向:漢語言文字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