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yǎng)中學生對文言文的敏感度
- 來源:比較教育研究 smarty:if $article.tag?>
- 關鍵字:中學生,文言文,敏感度 smarty:/if?>
- 發(fā)布時間:2023-09-08 19:11
蘇 彥
(四川省隆昌市迎祥鎮(zhèn)中心學校)
【摘要】文言文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但卻成了當前基礎教育中最薄弱的環(huán)節(jié)。大部分教師采取的仍然是傳統(tǒng)教學方法,教學中片面追求應試對策、機械模式,只注重字、詞、句式分析,缺少探索與研究,缺少師生的互動,嚴重地束縛著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本文通過文言文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研究和分析,并結合自身實際經(jīng)驗,進行課外閱讀的研究與探究。
【關鍵詞】初中語文文言文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G65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1003-7667(2021)07-015-01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和發(fā)展,教材的編制情況和教學要求也有了新的改變。新課改體制下,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增加了優(yōu)秀古詩文的比例,同時,新課程標準也明確規(guī)定,要提高學生古詩詞的誦讀能力,并且能夠借助工具書閱讀淺顯的文言文,在背誦優(yōu)秀詩文80篇的同時,能夠在學習和應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由此看來,在新課改的今天,文言文教學需要一線教師能夠不斷創(chuàng)新,提出切實有效的培養(yǎng)方案和教學方法,而興趣的激發(fā)是提高文言文教學質(zhì)量的第一步,也是關鍵的步驟。
一、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阻礙
從很大程度上來說,學習是功利的,學生考試成績分數(shù)的高低仍然是評定一個學生優(yōu)秀與否的唯一標準,在這種思維習慣下,文言文和語文科目中的其他題型相比較來看,所占分值的比重比較小,通常只占幾分,所以有的教師及學生在文言文的學習上都存在一些認識上的偏差,不同程度地忽視了文言文閱讀的重要性??傉J為在以現(xiàn)代文閱讀為主的今天,文言文的閱讀微不足道。另外,有些老師在給學生進行文言文閱讀教學的時候往往側重于對學生“填鴨式”的教學,一張嘴和一支粉筆成為他們進行教學的唯一工具,很多情況下根本就沒有指導學生去思考,學生都是死記硬背老師教授的重點知識,這種學習方法極大地扼殺了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嚴重挫傷了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和熱情,對古文的理解也只能局限于理解詞句應付考試的表面階段,對于文言文中包含的人生思想則完全沒有領悟。
初中語文的文言文閱讀教學之所以得不到學生和老師們的重視,還有一個主要的原因在于其應用范圍過于狹窄,文言文知識和其他學科知識之間存在脫節(jié)的情況,除了在考試時會考到文言文閱讀相關的知識以外,我們在日常的生活交際中很難運用到文言文的知識,大家在日常的交流中都基本不會用到文言文,文言文離我們確實有些遙遠,其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應用范圍是很狹窄的,這也使文言文閱讀教學越來越得不到老師和學生的重視,所以學生在文言文考試中的成績也受到了影響。
對于很多學生來講,初中需要學習的語文知識體系極其龐大且相當繁瑣,不僅包括古詩詞背誦,也包括古文閱讀和翻譯等方面,剛開始接觸時,由于中學生特有的對事物新鮮感的原因,他們也許是熱情高漲,但隨著教學的深入進行,他們?nèi)諠u失去新鮮感,文言文的學習學習變成一件極其痛苦和枯燥乏味的事情,上課時他們難以提起興趣,不能跟著老師的思維前進,下課后不能順利完成作業(yè),或者不會做或者是不愿意做。
二、如何培養(yǎng)學生對文言文的重視度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fā)學生學習文言文興趣是實現(xiàn)文言文教學有效性的首要前提。可以從這些方面入手,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第一,古人逸聞趣事。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很多課文都出自古代大文豪之手,而這些古人都有很多逸聞趣事。因而,在上課之前,教師要備好課,通過各種渠道查找相關古人的逸聞趣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創(chuàng)設合理的情景,以課文內(nèi)容為導線,巧妙地引出相關話題,向學生講解該篇課文作者的逸聞趣事,這樣既可以吸引學生的眼球,調(diào)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更好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也能充分利用課堂有限時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以《記承天寺夜游》為例,這是蘇東坡寫的,教師可以在講解課文之前,先向學生講講東坡肉的由來。第二,合理設置教學情境。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設置多樣化的教學情境,比如,生活情境、問題情境。以《醉翁亭記》為例,在講解課文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輔助工具,設置背景情境。以課文內(nèi)容為紐帶,設置不同的背景情境。教師可以讓學生把文中描寫賓客歡宴的場景用自己的語言復述出來,也可以通過動作展示出來。這樣可以使枯燥、乏味的課堂知識更加生動、形象。
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學生是其主體,主要的參與者,教師只是學生的引導者、輔助者。在文言文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更多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突出他們的主體地位,不斷提高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以《陳涉世家》為例,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了解文章大意,發(fā)表對課文主人翁陳涉的看法。這樣可以引導學生獨立去分析文中陳涉的個性特點,具有的品質(zhì),比如,有膽有識、胸懷大志。這樣既可以幫助學生理清文章脈絡,充分了解文中人物形象,還能培養(yǎng)他們發(fā)現(xiàn)、分析問題的能力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在文言文學習過程中,加大學生字、詞掌握量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的首要前提,學生不僅要理解、掌握課堂教師講解的內(nèi)容,還要多閱讀一些經(jīng)典的文言文作品,擴大自身的閱讀量,比如,《岳飛全傳》《古文觀止》。教師在給學生推薦重要文言文讀物的同時,一些重要的地方要給予學生適當?shù)狞c撥。要讓學生把課堂中學習的文言文知識靈活應用到課外閱讀實踐中,也能鞏固所學的知識,為提高學生文言文閱讀能力埋下了伏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進行深化探究學習。以《愚公移山》為例,教師可以舉辦相關的辯論賽,“愚公移山精神可取與否”。在辯論過程中,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愚公精神,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深化探究對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應用該方法的時候,教師也需要不斷優(yōu)化教學方法,靈活應用。
更為重要的是,初中文言文課堂教學,教師要牢固樹立以學生為本的理念,最大限度地釋放學生,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閱讀”為目的,積極探索,改革教法,加強學法指導,讓學生熱愛文言文,樹立學好文言文的自信心,快樂地學習文言文。
參考文獻:
[1]饒春榮淺議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J].現(xiàn)代閱讀.2019(07):65-66
[2]趙學海從初中文言文閱讀題談文言文教學[J].成功.2019(02):102-103[3]何春梅文言文閱讀教學有效策略探究[J].文學教育.2020(04):89-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