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思想教育
- 來源:大眾文摘 smarty:if $article.tag?>
- 關鍵字:初中語文教學,思想教育,理想教育 smarty:/if?>
- 發(fā)布時間:2022-08-21 15:16
摘要:隨著新時代的發(fā)展,,心理有問題的學生越來越多,目前的德育工作面臨著巨大的挑戰(zhàn)和沖擊,新時代的語文教師也應該要充分挖掘和利用語文教學在道德教育方面的優(yōu)勢,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引領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使他們健康成長。
孔子云:“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語文教師的任務包含兩個方面:一是語文知識的傳授,即“授業(yè)解惑”;二是思想政治教育,即“傳道”。在慶祝第36個教師節(jié)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十四五”時期,要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我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也曾經(jīng)說過“學語文就是學做人”。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語文教育應該而且能夠為造就現(xiàn)代社會所需的一代新人發(fā)揮重要作用。”“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愛國主義感情,社會主義道德品質(zhì),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因此,作為語文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既要傳授語文知識,又要重視語文教學中的思想教育,在授課中對學生滲透思想教育,擔當起“立德樹人”的責任。那么作為一名語文教師,該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呢?通過二十多年的教育實踐,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利用語文教學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
在學習酈道元的《三峽》時,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欣賞三峽的美麗圖片,通過誦讀、品讀領略三峽雄奇險拔、清幽秀麗的景色,從而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在學習毛澤東的《沁園春.雪》時,可通過引領學生反復誦讀,欣賞壯麗的北國風光,感受祖國山河的壯美,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在學習《蘇州園林》和《故宮博物院》時,可引導學生熱愛祖國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這樣,把熱愛祖國的思想教育滲透到教學活動中去,才能培養(yǎng)出德才兼?zhèn)涞娜瞬拧?/p>
二、利用語文教學培養(yǎng)學生勇于面對困難的勇氣,懂得珍愛生命
現(xiàn)在的學生大多在溫室里長大,經(jīng)不起一點風吹雨打,遇到一點困難、挫折往往就變得十分脆弱。近年來經(jīng)常聽到媒體報道:某某學生得抑郁癥了,某某學校又有學生跳樓了......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非常脆弱。我們語文教師可以利用語文教材中的資源對學生進行這方面的教育,幫助他們樹立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懂得珍愛生命。
初中語文九年級上冊曹文軒的《孤獨之旅》就是一篇很有教育意義的課文。課文講述了一個名叫杜小康的孩子在陌生蘆蕩里孤獨地放鴨而逐漸成長起來的故事。在這場暴風雨中杜小康戰(zhàn)勝了孤獨,戰(zhàn)勝了恐懼,戰(zhàn)勝了惡劣的環(huán)境,表現(xiàn)了一個小小男子漢的力量、意志和責任感,長大了,堅強了。教學時可與學生討論:孤獨之旅,實際就是成長之旅。杜小康在經(jīng)過孤獨之旅后,長大了,堅強了。那么我們在面對困難和挫折時又該怎么辦呢?通過討論,讓學生明白: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挫折。這時候,我們應該勇敢面對,學會在逆境中鍛煉自己,這樣才會長大,成熟堅強。我們要讓學生明白:苦難并不可怕。巴爾扎克曾經(jīng)說過“苦難,是人生的老師”。懷特曼也說過“在寒冷中顫抖過的人倍覺太陽的溫暖,經(jīng)歷過各種人生煩惱的人,才懂得生命的珍貴”。遇到困難挫折要學會勇敢面對,學會堅強,絕不能輕視生命。生命對我們來說只有一次,不管什么情況下我們都要珍惜生命。
三、利用語文教學對學生進行理想教育
列夫托爾斯泰說過:理想是指路明燈,沒有理想,就沒有堅定的方向;而沒有方向,就沒有生活。在人的前進過程中,有理想才會有奮發(fā)向上的目標,也會有源源不斷的動力。當前,很多學生覺得自己的人生沒有目標,他們的內(nèi)心十分空虛,也對自己的前途和未來感到很迷茫,對待學習的態(tài)度也不夠端正,經(jīng)常出現(xiàn)厭學、逃學、等現(xiàn)象,時常抱著得過且過的思想,庸庸碌碌地過著每天。為了改變學生的這種現(xiàn)狀,我們就要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理想教育的滲透。
學習《大道之行》時,我們可以讓學生明白:選賢任能,誠信和睦,普遍仁愛;全體成員各有所養(yǎng)、各有所用、各盡其職,行為皆出于公心;杜絕奸詐之心、害人之事,人們道德水平普遍提高,貨盡其用,人盡其力,路不拾遺,夜不閉戶,這是大同社會的特點,大同社會就是上古時期人們追求的理想社會。而這種對理想社會的追求,人類從未停止過。到了晉代,陶淵明根據(jù)“大同”社會體制構(gòu)想出了世外桃源。到了近代,康有為提出了大同夢:財產(chǎn)公有,按勞分配,人人勞動,人人平等無邦國,無帝王,人人相親,天下大同。孫中山先生提出:國家為“人民所共有”,政治為“人民所共管”。盡管這樣的理想社會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不可能成為現(xiàn)實,但它卻成為我國社會思想史上的一份寶貴財富,兩千多年來一直成為許多思想家和改革家所追求的理想“桃源”。今天,我們?nèi)栽谂?!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我們正在為實現(xiàn)中華民主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這時即可引導學生討論:“中國夢、復興夢” 是中華民族的理想,作為新時代的中學生,應不應該樹立自己的理想,并努力為理想而奮斗呢?(請學生談談自己的理想,說說自己該怎么做)以此,對學生進行理想教育,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
四、利用語文教學教學生如何做人
初中語文八年級下冊名著閱讀《博雷家書》凝聚著傅雷對祖國、對兒子深厚的愛。傅雷用自己的經(jīng)歷現(xiàn)身說法,教導兒子待人要謙虛,做事要嚴謹,禮儀要得體;遇困境不氣餒,獲大獎不驕傲:要有國家和民族的榮譽感,自己術人格的尊嚴,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同時,對兒子的生活傅雷也進行了有益的引導,在日常生活中重勞逸結(jié)合、正確理財,以及如何正確處理戀愛婚姻等問題,都像良師益友一樣提出意見和建議。拳拳愛子之心,溢于言表。語文老師可以通過指導學生閱讀,讓學生明白:一個年輕人如何做人、如何對待生活。語文學科是一門基礎學科,語文教師要從語文學科的特點出發(fā),既要注重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又要注重學生的思想教育,使學生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提高思想認識,陶冶道德情操,培養(yǎng)審美情趣。
參考文獻:
[1]部編本初中語文教科書道德價值取向研究[D].董瑋.華東師范大學.2019[2]初中古典詩歌家國情懷教育研究[D].易燦然.重慶師范大學.20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