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在記憶中追憶
- 來源:汽車雜志 smarty:if $article.tag?>
- 關鍵字:故事,空間,本田 smarty:/if?>
- 發(fā)布時間:2021-05-28 19:53
那一段溜背小跑的故事
提到Fastback溜背一詞,1965年福特Mustang Fastback應該是最具指標的經(jīng)典,一直到90年代,F(xiàn)astback跑車仍以中大型美式后驅跑車為主流,不過在全球車廠百家爭鳴的90年代,從三廂轎車或5門掀背車衍生而來的三門溜背小跑車開始嶄露頭角,相較于正經(jīng)的傳統(tǒng)轎車或是掀背車,溜背小跑車更多了幾分玩世不恭的味道,溜背的后車尾線條意味著后排與行李箱空間都會被犧牲,他們被設計得更加緊湊低扁,瞄準的是戰(zhàn)后嬰兒潮逐漸長大的年輕世代,他們不再兒孫滿堂,更講究的是兩人甜蜜世界。他們不一定很有錢,但有穩(wěn)定工作與收入,懂得追求個性品味。
在那個本田發(fā)動機叱咤F1車壇的年代,Honda品牌與年輕人口味緊密連結,1981本田在Civic基礎上推出了三門斜背版CR-X,那是本田剛剛從化油器進入PGM-Fi的電噴時代,是本田邁向4氣門發(fā)動機的時代,是本田VTEC開始嶄露頭角的時代,更是本田四輪獨立雙A臂懸掛被所有人津津樂道的時代。
初代CR-X與當年Accord一樣采用啟閉式頭燈,動力只有1.3升與1.5升兩種規(guī)格,隨著Civic進入第四代,CR-X也跟著被改成我眼前這副模樣。900公斤左右的輕巧車身,雙層玻璃斜背尾門,聊備一格的后排座椅與乘坐空間,至于Si版本車型的原廠1.6升發(fā)動機已經(jīng)具備140hp實力,比起當年暢銷的Civic,CR-X更顯得個性十足。當年的第四代Civic已經(jīng)是改裝族最愛,而CR-X車主更是無所不改,于是本田也很聰明的于1989年在日本推出SiR版本CR-X,其搭載的就是大名鼎鼎的DOHC VTEC系列B16A發(fā)動機,精悍性能配上超輕車重,使得當時的CR-X已經(jīng)是各大賽場上的常勝軍!
80年代出廠的本田車距今都已經(jīng)超過30歲了,當年汽車不論金屬防銹或是組裝水平上都與今日相差甚遠,而不同區(qū)域組裝的本田車品質更是天差地遠,盡管那個年代的本田車已經(jīng)風靡全球,但沒有人會懷疑只有來自日本制造才是世界最高水準本田車。因此,90年代JDM勁車幾乎都被車廠秉持“好酒不外流”的策略,許多真正采用頂尖技術的本田車都只有右駕版本,這臺CR-X便是!1989年登場的CR-X SiR是本田歷史上繼Integra之后第二款搭載DOHC VTEC發(fā)動機的勁駒,雖然那時還沒有Type-R系列,但DOHC VTEC的名號自此揚名天下,強勁的高轉發(fā)動機加上極輕的車身,說CR-X是Type-R老祖宗一點都不為過!
JDM當年有Honda CR-X、Mazda MX-3、Toyota Celica等溜背鋼炮,德國Opel也在1995年推出從Corsa車系衍生出的三門溜背版小跑Tigra。雖說這車是與Corsa同平臺產(chǎn)物,但Tigra整車鈑件線條與Corsa完全不同,Tigra之名不難想象原廠賦予的嗆辣性格,尤其那片面積不小的泡泡狀尾窗玻璃,除了讓造型格外顯眼之外,高昂的零件價格更是讓車主不得不小心呵護。
極緊湊的車身由于泡泡狀溜背尾門的關系讓車內空間更加狹小,后排座椅基本上是參考性質,有限的尾箱也沒有太多裝載能力。當年Tigra只有1.4升自動擋與1.6升手動擋兩種版本車型,原廠106hp馬力基本上跟性能沒有任何關系。第一代Tigra在2001年停產(chǎn)后,直到2004年才有了后繼車型誕生,這時的Opel歸屬于通用集團,接替登場的Tigra TwinTop采用當時流行的電動硬頂設計,毛病多多且毫無賣點,幾年后產(chǎn)品便走入歷史。
BMW在1995年試驗性推出以E36 3系為基礎衍生的Ti短尾車型,Ti版本比標準E36 3系的車長短了約200mm,重量也減輕了超過200公斤,汽油動力上主要以1.6L M43、1.8L M42兩款四缸發(fā)動機為主。與當時多數(shù)前軀溜背小跑不同的是,后驅的318Ti車頭較長,車室空間相對寬裕,由于設定更加入門與實用,個性化的風格不像CR-X或Tigra那樣強烈。
E36 Ti曾被許多人認為是當今1系掀背的始祖,這樣說我大概只認同一半,因為從尺碼跟車格來看,最像E36 Ti的接班人其實是Z4 Coupe,但不同的是E36 Ti十分低調,而且非常實用導向,它像是E36前半身與E30后半身的綜合體,方正的線條與后來的E46 Ti截然不同。從市場表現(xiàn)來看,E36/E46 Ti在寶馬的歷史中并不是成功產(chǎn)品,生命周期也相對短暫,但以時隔25年后的今天來看,撇開量少價高的經(jīng)典M3,Ti的收藏價值與可玩性一點都不輸6缸的E36。
要的就是靈活
我眼前這臺有著紅色亮麗外觀的CR-X里,包括車身、底盤幾乎全都拆卸經(jīng)過專家細心重整過。由于出廠超過30年,前車主在原車發(fā)動機壽終正寢之際,特地從日本導入了一臺B18C名機搭配6前速手動變速箱進行完整移植。
眾所周知,90年代的本田系性能車的周邊改裝配件與技術方案非常非常多,EF架構的CR-X零件有80%與Civic共享,動力下到D系列,上至K20系列改裝通通不成問題,當年鑄鐵材質的發(fā)動機本體體質異常強健,坊間加掛渦輪的大幅改裝也不少見,而除了原廠動力的選擇之外,日本名廠無限Mugen或是萬轉Spoon都有對應的改裝套餐可供選擇。
除了B18C發(fā)動機與6速手動變速箱,車主還將電瓶后移優(yōu)化車輛前后配重,同時優(yōu)化了前保桿撞風效率與集氣箱,以超過200hp馬力搭配密齒比變速箱,驅動不到1000公斤重的車身、競技設定取向的四輪雙 A臂懸掛、接近半熱熔的街跑胎,其實這臺CR-X的加速勁道比起許多車要猛爆,甚至比起之前我試駕過的六代 Civic Type-R都還有過之無不及。更厲害的是,由于CR-X車重極輕,車尾靈活,過彎動態(tài)非常有意思,車頭首先憑借雙叉臂懸掛與高抓地力輪胎來確保能很準確的切入彎道,接著車尾又能靈巧的從動跟進,其實不需要太高的駕駛技巧就能把這車開得很快,甚至尋常S2000見了都可能要退避三分!所以我說本田車很厲害,有 DOHC VTEC的更厲害,又輕又有DOHC VTEC 那簡直就是極品了!
至于車況頗佳的 318Ti其實出廠已經(jīng)超過25 年, 跟同排量的318i相比,Ti輕了超過200公斤,由于減輕的重量主要集中在車尾,所以原廠設定的最高性能版本只有搭載 2.5升六缸M52發(fā)動機的 323Ti,但即便如此,搭載四缸發(fā)動機的Ti頭重尾輕情況還是比較明顯,并不利于操控。此外, Ti后軸是與E30/Z3相同的半拖曳臂懸吊,這也讓 318Ti在操控特性上與標準E36有著截然不同的特性。以我試駕的這臺前期型318Ti來說,140hp馬力輸出雖不驚人,但搭配車主改裝的小5速手排變速箱(328六缸對應大5速,M3對應大6速),跑山路需要將轉速維持在 3000轉以上,2擋是最常用的擋位,并且由于車身輕了許多,在前麥佛遜懸掛與雙門 E36相同的前提下,Ti轉向之利落不難想象,而來自E30的后懸吊不像后來的E36、E39 采用復雜的多連桿,簡單的半拖曳臂在受擠壓時會略微外張改變角度,加上輕巧的車身,靈動的車尾是 Ti最大的操控樂趣來源,而一般改裝手排變速箱的車主一般都會順帶改裝 LSD防滑差速器與加大終傳比齒輪,再搭配強化的避震器與防傾桿,如此一來,318Ti攻山道時的刁鉆身手,與四平八穩(wěn)的 M3便呈現(xiàn)兩種對比鮮明的不同樂趣。
而這樣的樂趣也反應在賽場上,場地賽與飄移賽玩家更多喜歡 E36 Coupe,體質好且改裝難度低。而拉力賽玩家則更加偏好刁鉆靈活的Ti,因為這車除了具備 E36的優(yōu)點之外,簡單可靠的機械結構更能適應惡劣的路況。
相較于滿街的普通E36,Ti數(shù)量相對稀少,車況有一定水準的一般都得到妥善照料。而回顧過去這 5年,普通E36 3系已經(jīng)跌到白菜價,但Ti與 M3的身價幾乎持平甚至微幅上揚!
OPEL Tigra在90年代也算是個性獨特的小型溜背跑車,獨特的尾箱線條受到不少年輕族群的喜愛,而眼前這輛Tigra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已經(jīng)不是一輛普通 Tigra,因為它的發(fā)動機艙蓋底下,原車 1.6 升發(fā)動機已經(jīng)被來自OPEL Calibra的2.0T渦輪增壓 C20LET發(fā)動機取代(這臺機器甚至還有 Cosworth的技術加持),全車車身都經(jīng)過點焊強化,內飾拆空裝上全套防滾籠,底盤、剎車與輪胎完全是廠車化設定,同時改裝了防爆油箱、滅火器與氣壓頂高機,在Tigra的精悍外表下,這其實是一輛不折不扣的賽車,以2.0T超過250hp馬力驅動不到 1000公斤的車身,本質上屬于賽道機器,動力性能之強大,絕非當今那些秒天秒地思域所能相提并論,操控性也非高爾夫GTi這類車可望項背,在山道上贏過多數(shù)車似乎都有些勝之不武!
這個年代,玩?zhèn)€性不容省錢
上世紀 80~90年代是各種經(jīng)濟型Fun Car大放異彩的年代,可惜在市場競爭與環(huán)保法規(guī)的箝制下,這三車后來唯一還算有香火傳承的,只有CR-X的后任本田CR-Z,可惜IMA動力設定矛盾,CR-Z 空有其形,既無跑車性能與玩味,更無Hybrid的環(huán)保節(jié)能。而寶馬Ti已經(jīng)絕跡,類似的斜背跑車 6GT 看起來也不太樂觀,OPEL更不用說了,Tigra 早已經(jīng)滅絕,甚至連品牌都被通用賣給PSA,可能 OPEL 都來日不多了?
那個不用花太多錢就能擁有個性、駕駛樂趣的時代,似乎只能留在記憶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