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政策協同發(fā)力,效果顯現
- 來源:中國報道 smarty:if $article.tag?>
- 關鍵字:宏觀,效果,政策 smarty:/if?>
- 發(fā)布時間:2025-06-21 13:34
應該把加強內循環(huán)中的擴大內需、擴大消費作為國家中長期政策的一個方向,在“十五五”規(guī)劃中體現出來。
文 | 《中國報道》記者 李士萌
面對外部沖擊影響加大、內部困難挑戰(zhàn)疊加的復雜局面,我國加緊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短期看,當前系列宏觀調控政策落地的效果顯現,助力經濟企穩(wěn)回暖。長期看,經濟發(fā)展動能還需改革攻堅。”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fā)展與戰(zhàn)略研究院教授劉瑞明說。
“兩新”政策帶動作用明顯
今年1月,國家發(fā)展改革委和財政部印發(fā)《關于2025年加力擴圍實施大規(guī)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的通知》,要求加力推進設備更新,擴圍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
為響應“兩新”政策(推動新一輪大規(guī)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決策部署,今年1月商務部等部門發(fā)布《手機、平板、智能手表(手環(huán))購新補貼實施方案》,明確補貼品種和補貼標準,個人消費者購買手機、平板、智能手表(手環(huán))3類數碼產品(單件銷售價格不超過6000元),可享受購新補貼。每人每類可補貼1件,每件補貼比例為減去生產、流通環(huán)節(jié)及移動運營商所有優(yōu)惠后最終銷售價格的15%,每件最高不超過500元。
政策實施4個月,手機等數碼產品補貼突破5000萬件。商務部全國家電以舊換新及手機等購新信息系統數據顯示,截至5月22日,已有4884.8萬名消費者購買手機等數碼產品5148.3萬件,帶動銷售1432.6億元。
國家統計局數據也顯示,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在消費端的效應持續(xù)釋放。4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5.1%,其中消費品以舊換新相關商品銷售大幅增長,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長和支撐作用比較明顯。
同時,在“兩新”政策加力擴圍和產業(yè)升級帶動下,裝備制造業(yè)持續(xù)較快增長,4月份裝備制造業(yè)增加值同比增長9.8%。
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經濟學家李湛認為,目前來看,以舊換新政策已取得一定成效,然而長期來看,存在一定透支未來需求效果以及邊際效應減弱的可能性,如果想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在下半年仍能獲得有力支撐,需要增量儲備政策陸續(xù)推出。
外貿保持平穩(wěn)增長
外貿方面,進入2025年,美國方面接連多次對中國加征關稅,進一步擾動出口穩(wěn)定。面對急劇變化的國際環(huán)境和外部沖擊,我國加大外貿多元化發(fā)展,積極開拓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貿易,推動外貿保持平穩(wěn)增長,彰顯出強大韌性。
5月9日,海關總署網站發(fā)布數據顯示,2025年4月以美元計價我國出口同比增長8.1%。雖然今年4月,中國對美國出口同比下降21%,自美進口同比下降13.8%,但前4個月,我國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進出口增長3.9%,比一季度加快1.7個百分點。
同時,出口結構進一步優(yōu)化。今年前4個月,高新技術產品的出口金額達5360.3億元,同比增長7.6%。根據海關總署統計信息,高新技術產品涵蓋生物技術、生命科學技術、光電技術、計算機與通信技術等方面。
“5月出口依然會有韌性,部分原因是‘搶出口’現象依然存在。”李湛表示。
5月12日,《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發(fā)布,中美雙方在關稅問題上達成階段性協議。由于“90天關稅暫停”后的情況存在較大不確定性,不少外貿企業(yè)都在陸續(xù)恢復出口訂單,抓緊在90天內準備出貨。
“美國下半年的感恩節(jié)和圣誕節(jié)等節(jié)日前仍需要大量來自中國的商品。”李湛在中國宏觀經濟論壇月度數據分析會上表示。
據外媒報道,維齊恩全球海運訂單追蹤系統5月14日顯示,在中美兩國貿易談判取得進展后,中國輸美的集裝箱運輸訂單量激增近300%。維齊恩全球海運訂單追蹤系統戰(zhàn)略業(yè)務發(fā)展副總裁本·特雷西表示,截至5月14日的7天平均訂單量飆升277%,為21530個20英尺標準箱;而截至5月5日的7天平均訂單量僅為5709個20英尺標準箱。
“貿易戰(zhàn)沒有贏家,只能說我們經受住了考驗。”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研究所聯席所長、教授毛振華說。
多位業(yè)內專家表示,雖然目前外貿形勢仍較為穩(wěn)定,但未來對外貿易仍然面臨著較大的不確定性,貿易摩擦的長期性需要納入考量,更多要依賴于內在變革來應對挑戰(zhàn)。
房地產市場仍是基本盤
房地產市場方面,隨著房地產銷售回暖,房地產企業(yè)商品房庫存減少,開工建設出現改善。1—4月份,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下降2.8%,降幅比1—3月份收窄0.2個百分點。從40個重點城市的情況來看,1—4月份,新建商品住宅銷售面積和銷售額同比分別增長0.1%和2%。
“國內大循環(huán)基本盤的穩(wěn)定,不僅在于擴大消費,更在于房地產市場的穩(wěn)定。”上海財經大學校長劉元春指出。
去年四季度以來,各地區(qū)、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wěn)”的決策部署,出臺了多項穩(wěn)樓市政策,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降低購房成本,取得積極成效。
近期,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關于持續(xù)推進城市更新行動的意見》,明確提出8項重點任務,包括加強既有建筑改造利用,推進城鎮(zhèn)老舊小區(qū)整治改造,開展完整社區(qū)建設,推進老舊街區(qū)、老舊廠區(qū)、城中村等更新改造,完善城市功能,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改造,修復城市生態(tài)系統,保護傳承城市歷史文化等。
“這些政策不僅涉及專項債的使用,更重要的是對政策性金融工具的使用。”劉元春分析道,1—4月份的公共財政支出同比增長約4%,政府基金支出同比增長接近20%,從而推動廣義財政支出同比增長約7.2%。這一廣義財政支出的正增長是積極財政政策落地的重要體現,但財政政策的滯后性通常在半年左右,許多人期望在近兩個月就能看到全面的立竿見影效果,這是不切實際的,但未來的變化是可以預期的。
今年二季度以來,各地擬用專項債“收地”的節(jié)奏明顯加快。根據中指研究院監(jiān)測,截至5月20日,各地公示擬使用專項債收購存量閑置土地接近3000宗,總面積已超1.33億平方米,總金額超3500億元。
同時,中國人民銀行多項重磅政策齊發(fā),降準、降息、降公積金貸款利率等寬松政策同步落地。5月7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fā)布會,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在新聞發(fā)布會上宣布,降低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預計將向市場提供長期流動性約1萬億元;下調政策利率0.1個百分點,預計將帶動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同步下行約0.1個百分點;降低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0.25個百分點。
中指研究院政策研究總監(jiān)陳文靜指出,本次降準降息如期落地有望明顯提振市場信心,居民住房商貸、公積金貸款利率均將下調,居民購房壓力有望進一步減弱,對于促進購房需求釋放將產生實質性利好。同時,企業(yè)融資成本也將繼續(xù)回落,對于企業(yè)資金面的改善也將產生積極影響。
多措并舉提振消費
“綜合前4個月經濟數據的分析,我們需要重點關注價格變化,價格問題能夠反映短期內市場的活躍程度,是千家萬戶能夠真實感知到的經濟‘體溫’。”毛振華表示。
4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與全國工業(yè)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雙雙走低。數據顯示,我國4月份CPI同比下降0.1%,環(huán)比上漲0.1%;PPI同比下降2.7%,環(huán)比下降0.4%。1—4月份,CPI同比下降0.1%,PPI同比下降2.4%。
“價格指數走低背后的原因有很多,非常重要的一個是有效需求不足。”劉瑞明說。
對于擴大內需,擴大消費是重要的抓手。東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蘆哲表示,這一思路從去年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到今年的全國兩會,以及最近的4月25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中均得到了強調。尤其是在服務消費領域,通過增加再貸款工具等措施來推動消費增長。因此,無論是應對當前的經濟壓力,還是實現經濟的長期穩(wěn)定發(fā)展,進一步拉動消費上行都是關鍵所在。
有關提振消費,經濟學界持續(xù)有爭論。具體而言,消費率低是由于收入不足,還是消費傾向本身較低,這些問題仍有待明確。
蘆哲通過自己的研究發(fā)現,中高收入者確實存在消費傾向相對較低的情況;而對低收入者,其受消費能力約束的影響較大,且該能力不僅體現在初次分配所獲收入水平上,也體現在二次分配后所體現出的消費能力方面。在此基礎上,若能在二次分配、產業(yè)結構、教育結構上進行一些調整,便能夠顯著提高居民收入水平,進而提升消費能力。
蘆哲指出,應提高失業(yè)保險覆蓋率、收益率。目前失業(yè)保險領取難度較大,盡管繳納人數較多,但實際獲得失業(yè)保險的人數過少。因此,應降低失業(yè)保險獲得的門檻。此外,提高農村養(yǎng)老金水平也是提振消費的重要路徑之一。
在生育、養(yǎng)老、醫(yī)保、失業(yè)等組成的社會保障體系中,李湛著重分析了生育補貼和育兒補貼對促進消費的重要作用。他認為需盡快“投資入人”,研究并出臺一攬子生育支持措施,涵蓋孕產、保健醫(yī)療配套和幼兒教育等方面的綜合育兒補貼。
近期,內蒙古呼和浩特、湖北天門和四川攀枝花等地的生育和育兒補貼政策已與當地房地產市場進行了綜合配套?!杜手ㄊ?ldquo;五位一體”生育友好集成改革的十二條措施》規(guī)定,對在攀枝花行政區(qū)域內購買新建商品住房,且在購房補貼政策執(zhí)行期內符合國家生育政策的二孩、三孩攀枝花戶籍家庭,由政府補貼二孩家庭1.5萬元,補貼三孩家庭2萬元,鼓勵房地產開發(fā)企業(yè)給予二孩、三孩家庭相同標準的購房補貼。
呼和浩特的生育支持模式規(guī)定,生育一孩可一次性獲得1萬元育兒補貼;生育二孩可獲得5萬元補貼,其中每年發(fā)放1萬元,直至孩子5周歲;生育三孩及以上可獲得10萬元補貼,后續(xù)每年發(fā)放1萬元,直至孩子10周歲。
李湛認為,生育補貼政策不僅對出生率的下降起到托底作用,使出生率的下降趨勢更加平緩,同時該政策能夠改善預期。生育年齡的父母通常具有較高的消費傾向,育兒補貼能夠迅速轉化為實際消費。因此,從短期和中長期來看,這一政策對促進消費和落實人口政策都具有重要意義,值得考慮大力推行。
如何通過拉動消費來有效提振經濟,一直是近兩年學界關注的焦點。劉元春表示,應該把加強內循環(huán)中的擴大內需、擴大消費作為國家中長期政策的一個方向,在“十五五”規(guī)劃中體現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