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防治小兒肺炎,守護呼吸健康
- 來源:青春期健康?家庭文化 smarty:if $article.tag?>
- 關鍵字:科學,防治,小兒肺炎 smarty:/if?>
- 發(fā)布時間:2025-05-04 10:27
文/ 張 君 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新華醫(yī)院
小兒肺炎是一種常見的兒童呼吸道疾病,主要因感染細菌、病毒或其他微生物引起。肺炎不僅影響肺部健康,還可能導致全身性癥狀,嚴重時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家長應深入了解小兒肺炎的相關知識,適當采取預防措施,并在發(fā)現(xiàn)肺炎跡象時及時就醫(yī)治療,以保障兒童健康成長。
小兒肺炎的癥狀
小兒肺炎主要表現(xiàn)為發(fā)熱、咳嗽、呼吸急促、呼吸困難及肺部啰音等。這些癥狀可能會在短時間內迅速加重,因此家長需要密切觀察兒童的身體狀況。特別是嬰幼兒和免疫力較弱的兒童,家長更應提高警惕,密切關注他們的每一個細微變化。除了上述癥狀外,小兒肺炎還可能伴隨一些其他表現(xiàn),如面色蒼白、嘴唇發(fā)紫、鼻翼扇動、胸廓凹陷等。如果出現(xiàn)這些癥狀,表明兒童的病情加重,需立即就醫(yī)進行治療。
小兒肺炎的傳播途徑
小兒肺炎的主要傳播方式包括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
飛沫傳播:肺炎患者在咳嗽、打噴嚏或說話過程中,會釋放出含有病原體的飛沫,這些飛沫會在空氣中漂浮,當其他人吸入后,就有可能導致感染。
接觸傳播:通過直接接觸肺炎患者的分泌物,如鼻涕、唾液等,或者接觸被這些分泌物污染的物體表面,如玩具、餐具等,并且在接觸后沒有及時洗手就用手觸摸口鼻等部位,病原體就有可能通過黏膜進入體內,從而引起感染。
小兒肺炎的治療
治療小兒肺炎前,需先確定引起疾病的病原體類型。對于細菌性肺炎,醫(yī)生通常會開具抗生素類藥物進行治療,以消滅體內的細菌;對于病毒性肺炎,治療方案包括使用抗病毒藥物來抑制病毒的復制,并結合對癥支持治療,如退熱、止咳等,以緩解患兒的不適癥狀。在治療過程中,家長應嚴格遵照醫(yī)生的指導,按時按量給兒童服用藥物,并密切觀察病情變化一旦發(fā)現(xiàn)異常情況,應及時通知醫(yī)生處理。
小兒肺炎的預防
保持良好的個人衛(wèi)生習慣:勤洗手是預防小兒肺炎的有效措施之一。尤其是從醫(yī)院或其他公共場所回來后,兒童應及時使用肥皂和流動水徹底清洗雙手,以去除附著在手上的病原體。洗手時,應揉搓雙手至少20 秒鐘,特別注意清潔手指縫、指甲下和手腕等容易忽視的部位,建議采用七步洗手法。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是預防小兒肺炎的重要措施之一。家中應定期開窗通風,確保室內空氣新鮮,減少病原體在室內滯留的時間,從而降低感染風險。每天至少開窗通風2 次,每次不少于30 分鐘,可以選擇在早晨和傍晚等適宜時段開窗通風。
避免接觸污染空氣:空氣中的污染物,如灰塵、煙霧、化學氣體等,可能對兒童的呼吸系統(tǒng)造成嚴重損害,應避免長時間停留在污染的環(huán)境中。家長應盡量避免在家中或在兒童面前吸煙。同時,當空氣污染嚴重時,盡量不要帶兒童外出,必要時可以使用空氣凈化器,以確保居室內的空氣清新。
接種疫苗:也是預防小兒肺炎的有效手段之一。按時接種疫苗可以顯著降低小兒肺炎的發(fā)生率。除了肺炎球菌疫苗和流感疫苗外,麻疹、百日咳等疫苗也對預防小兒肺炎有一定幫助。若兒童患有先天性疾病,須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注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