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中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群文閱讀和整本書閱讀
- 來源:比較教育研究 smarty:if $article.tag?>
- 關鍵字:群文閱讀,整本書閱讀,策略 smarty:/if?>
- 發(fā)布時間:2023-09-08 19:48
蘇 丹
?。ㄒ速e市翠屏區(qū)棠湖學校)
【摘要】隨著我國素質教育地不斷推進,高中語文的教學形式和教育思想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閱讀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難點環(huán)節(jié),其對學生文字理解能力、閱讀能力、邏輯分析能力的考察,是培養(yǎng)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一個重要途徑。在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學要立足學生實際對閱讀教學模式進行改進和創(chuàng)新,從以前的單篇閱讀整合為群文閱讀和整本書閱讀。因此,本文圍繞基于高中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群文閱讀和整本書閱讀策略展開探究,以期為高中語文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幫助與參考。
【關鍵詞】高中語文;核心素養(yǎng);群文閱讀;整本書閱讀;策略
中圖分類號:G65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1003-7667(2021)12-004-01
高中語文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包括四個方面,即語言構建與運用、思維發(fā)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文化傳承與理解。這四個維度的核心素養(yǎng)分別從語言、思維、審美、文化四個角度展開了對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閱讀作為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涵蓋了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內容,教師應當在此基礎上對閱讀教學進行創(chuàng)新,通過多樣化的教學策略開展群文閱讀和整本書閱讀模式,拓寬學生的閱讀視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鍛煉學生的閱讀思維,并在此過程中有意識地落實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從而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一、開展群文閱讀和整本書教學的意義
?。ㄒ唬┯欣谂囵B(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教師開展群文閱讀和整本書閱讀模式能讓學生帶著思考和問題去閱讀,可以弱化部分學生因大量閱讀而產生的抵觸情緒,并通過思考和提煉獲得成就感,有利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ǘ┯欣谔嵘龑W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
閱讀作為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教學的重難點環(huán)節(jié),是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和提升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由于語文學科的人文性特征,大量且科學的閱讀可以寬展學生的文學視野,讓學生通過文字見識到更廣闊的世界,提升其文學思維,并通過群文閱讀和整本書閱讀中的對比分析、整合學習更多元化的寫作方式,使學生能夠用批判思維進行閱讀和寫作,有利于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提高。
二、高中群文閱讀和整本書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ㄒ唬└拍畈磺逦?/p>
概念不清晰是高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中出現的主要問題。群文閱讀與單篇閱讀、單元閱讀和主題閱讀之間存在一定區(qū)別,部分教師未能夠分清其中的不同,導致教學方向針對性不強。群文閱讀模式并不是將人文內涵相似的文章進行整合,而是根據文章內部、表達形式和核心觀點進行探究,尋找出其共同點再開展教學。整本書閱讀是群文閱讀的延伸,它是基于群文閱讀而開展的閱讀模式,書籍的選擇并不是隨意為之。
?。ǘ┪匆鹬匾?/p>
由于高中學業(yè)壓力較大,時間比較緊張,部分教師認為群文閱讀模式是浪費時間的行為,并未對此引起足夠重視。或者,雖然開展了此方面的閱讀教學工作,但是卻只流于形式,并沒有讓群文閱讀和整本書閱讀的優(yōu)勢完整發(fā)揮,致使教學預期無法實現。
三、高中語文群文閱讀和整本書閱讀的教學策略
(一)因材施教,確定群文閱讀內容
開展群文閱讀的目的是讓學生通過不同文本之間的聯系提升其閱讀能力、豐富其人文內涵。因此,在群文閱讀內容的選擇上,教師應當遵循因材施教原則,以教材內的文章為核心,根據學生的實際學情和教學需要選擇文本構成完整的群文閱讀模塊。例如,在《醉花陰》的學習中,教師可將“梅花”作為群文閱讀的核心,將《梅花》(陸游)、《卜算子•詠梅》(毛澤東)、《白梅》(王冕)等納入群文閱讀范疇。首先,學生要對這幾篇文本進行自主閱讀和學習,利用自己的理解和注釋將文本進行翻譯,以白話文的方式呈現出來。然后對不同的文本進行對比,探尋不同作者、不同文本之間對同一事物描寫的指向,體味語言韻味和寫作特點。雖然這幾篇詩詞的核心都是對梅花的描寫,但是陸游的《梅花》表達出了凄風苦雨的意境,毛主席的《卜算子•詠梅》則體現出了一種積極向上的豪邁和陽光,而李清照的《醉花陰》則將清冷的意味表現得淋漓盡致,使人品讀后感受到了作者的情感。經過這樣的琢磨和分析,學生會發(fā)現處在不同時代、不同背景的不同作者,其文字是一種心聲的表達,也就是“言為心聲”。以群文閱讀而延伸出的整本書閱讀也應當遵循此種分析方法,整本書閱讀是學生與作者之間的一種對話形式,學生要綜合考量作者所處的時代和經歷,抓住文本的核心主題,再從多角度、多維度進行對比。
?。ǘ╅_展課內外聯動式閱讀,拓寬學生閱讀視野
雖然高中語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經過精挑細選而收錄,既具有語文知識學習的教育意義,也符合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但是,教材中的文章篇幅收錄有限,僅單純地以此作為群文閱讀范疇,不能滿足教育部規(guī)定的高中學生閱讀量。因此,在群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適當進行橫向的課外拓展閱讀,開展課內外聯動式閱讀教學,拓展學生的閱讀視野。例如,在《祝?!芬晃膶W習中,教師要對作者魯迅所在的時代背景、作者生平、寫作意圖等文學常識內容進行講解,使學生可以更準確地理解文章內涵。然后將已經學習過的《故鄉(xiāng)》《孔乙己》和課外拓展文章《藥》《阿Q正傳》整合為群文閱讀模塊,引導學生對魯迅的這幾篇文章從寫作手法、寫作技巧、語言運用幾個方面進行探究,探尋其中的共性和個性。接下來,在學生對魯迅的寫作風格有一定認知后,再對《狂人日記》《吶喊》等開展整本書閱讀,加深和拓展學生的閱讀面,使學生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作者思想,加深對作者魯迅的認知。并且,教師還可以開展“讀寫結合”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在群文閱讀和整本書閱讀后寫讀后感,或者進行仿寫,以此提升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
結束語:結合上述分析不難看出,在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學不僅要完成知識的傳遞和講授,更要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實現真正的“授人以漁”。教師要將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有意識地滲透進閱讀教學中,使單篇閱讀、群文閱讀和整本書閱讀同時進行,既強化學生閱讀能力、拓展學生閱讀視野,也能讓學生享受閱讀的樂趣,從而更好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提升語文學習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 郭凱. 實施高中群文閱讀教學的意義及整本書閱讀方法初探[J]. 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 2021(2):2.
[2] 王文華. 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普通高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研究[D]. 天水師范學院, 2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