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記》中的神秘機構(gòu)
- 來源:奇妙博物館 smarty:if $article.tag?>
- 關(guān)鍵字:西游記,神秘,機構(gòu) smarty:/if?>
- 發(fā)布時間:2025-03-15 13:07
文/ 馬半丁
“地府”在哪里
讓我們先來看下《西游記》中“地府”“出鏡”最多的兩段劇情吧。
原著第三回中,有一日,孫悟空因在花果山上同眾猴多喝了一點兒酒,睡著時被勾到了“地府”,他很生氣,就打上了森羅殿,“地府”的十王慌忙道歉。俗話說:請神容易送神難。孫悟空既然到了“地府”,就不白來,于是在“生死簿”上把有名有姓的猴全都勾掉了。
第十回里,皇帝唐太宗駕臨“地府”,剛好他的舊臣崔判官在“地府”當(dāng)差,崔判官瞞著閻王給唐太宗添了二十年壽命。唐太宗很感激,承諾自己回去后,一定用瓜果酬謝。“地府”十王聽了很高興,說:“我們這里已經(jīng)有東瓜、西瓜啦,只缺南瓜。”言外之意是讓唐太宗捎些南瓜。唐太宗忙不迭答應(yīng),回到人間,就專門讓人給“地府”送了南瓜。
地球的結(jié)構(gòu)
或許有人要問,如果有“地府”,會建在什么地方呢?“地府”為什么會有一群專門“吃瓜”的群眾呢?
按照《西游記》的設(shè)定,“地府”當(dāng)然建在地下,不會跑到天上。說到地下,就不能不說我們?nèi)祟惥幼〉牡厍?。我小時候生活在鄉(xiāng)下,不知道“地球”這個概念,也沒出過遠(yuǎn)門,以為地面是平的,就村子那么大,天空蓋在地面之上;四周突起的山體是支撐天的,否則,天為什么不掉下來?等爬到山上一看,天空還在頭頂。這時候我恨不得長上翅膀,看看天空到底有多高。
《西游記》中的孫悟空也想飛到天的盡頭。他來到如來手掌心,一路飛去,看到五根肉紅的柱子,他就以為自己到了天的盡頭。
現(xiàn)在我們都知道,地球原來是個球體,不過它是個兩頭略扁的球體。地球的里面到底是什么樣的呢?科學(xué)家有本事,他們通過記錄地震波,將地球大體劃分為地殼、地幔和地核(包括外核、內(nèi)核)三層,好像一個雞蛋。
這是一個怎樣的“雞蛋”呢?占大頭的不是最里面的“蛋黃”地核,而是“蛋清”地幔。地殼只是薄薄的一層,如同蛋殼。我們?nèi)司拖裎浵佉粯?,整日就?ldquo;蛋殼”上轉(zhuǎn)圈圈。
“螞蟻”當(dāng)然想穿過“蛋殼”,看看“蛋清”“蛋黃”,可沒那么容易。因為大陸地殼的深度平均約3.3 萬米。近年來,我國有“地下珠峰”之稱的一口鉆井,在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突破萬米深度,這已經(jīng)創(chuàng)了紀(jì)錄,仍然沒有穿透地殼。但我們相信,未來隨著科學(xué)技術(shù)不斷進(jìn)步,人類“穿過”地殼應(yīng)該是沒有問題的。當(dāng)然,到達(dá)地幔之前,還有一層薄薄的膜??茖W(xué)家將這層薄薄的膜及周邊叫作軟流圈。顧名思義,那是軟的,是可以流動的。大家想想看,我們腳下的地面是硬邦邦的,但里面竟然還有軟乎乎的東西,是不是很神奇呢?
如果真的有“地府”
知道了地球的大體結(jié)構(gòu),我們就可以合理猜測了,如果真的有“地府”,應(yīng)該不會在地殼部分,那里太薄,萬一有一天人類的鉆機打進(jìn)來,安全系數(shù)太低;也不可能在地核里,那里太遠(yuǎn),與人間溝通不便。“地府”的工作人員如果真需要到人間走一趟,那得費多大的勁呀,效率太低了!算來算去,“地府”是不是會在地幔里呢?要知道,地幔中的軟流圈可是巖漿的主要發(fā)源地。說不定那些巖漿,就是地府中的“火海”呢?流動的巖漿突破地殼,人類看到了,自然就會驚呼火山噴發(fā)。試想一下,人類被那些滾燙的、噴出來的巖漿包圍會怎樣?肯定摧枯拉朽,毫無生還機會。要是這樣的話,生活在“地府”中的“工作人員”會覺得熱嗎?應(yīng)該也會吧,不過,按照神話的說法,“地府”里的工作人員應(yīng)該有什么特殊構(gòu)造,雖不至于熱得蒸發(fā),吃點瓜降暑卻是情理之中。況且,如《西游記》中所說,“地府”里的各種刑具似乎都是由金屬打造的,“地府”若是設(shè)在地幔里,“工作人員”正好可以就地取材,直接提煉了。
當(dāng)然,所謂的“地府”肯定是神話傳說中虛構(gòu)出來的,讓同學(xué)們通過上面的“解密”明白地球的構(gòu)造,才是我們創(chuàng)作這篇文章的目的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