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古人的“安逸”生活
- 來源:奇妙博物館 smarty:if $article.tag?>
- 關鍵字:三星堆,“安逸”,生活 smarty:/if?>
- 發(fā)布時間:2022-09-26 10:29
三星堆古人的“火鍋”——陶三足炊器
說起如今四川人最喜歡的美食,想必非火鍋莫屬了。其實,早在3000多年前,三星堆的古人可能就已經吃上“火鍋”了,證據就是三星堆遺址出土的一種陶質三足炊器。這種炊器被戲稱為四川火鍋的“祖宗”,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這種三足炊器一般高三四十厘米,下方有三條腿兒,看起來還挺好玩兒,但你可別以為這三條腿兒是實心的,它們全是空心的!考古學家把它們稱為“袋狀足”。三條腿兒呈三足鼎立的姿勢,與上面的口部連在一起,因此整個炊器的容量是非常大的。仔細看,炊器上面的口部外圈還有一個寬大的盤面,盛水或者放東西都沒問題,乍看起來,還有點兒像四川泡菜壇子的壇沿呢!專家們一般認為這種陶器是三星堆古人蒸煮食物的炊器。
想象一下古人用這種炊器煮東西吃的場景:炊器的三條袋狀足支撐在地面上,下面的空隙用來添柴燒火,三條腿兒受熱均勻,炊器中的水很快就咕嘟咕嘟地燒開了,夾一片肉或一片菜葉涮著吃,是不是很方便?這種三足炊器的設計真的是又實用又科學,怪不得有人稱它是四川火鍋的源頭呢!
“煮酒論英雄”——陶盉和陶瓶形杯
吃“火鍋”,自然免不了要喝點兒小酒。三星堆遺址出土了數量非常多的陶盉(hé)和陶瓶形杯,專家一般認為這些就是三星堆古人的酒器。
陶盉一般高三四十厘米,下面也有三條中空的腿兒,與陶三足炊器如出一轍,估計也是為了方便生火加熱,所以很多人認為它可能是一種溫酒器。也許,古人在溫酒之后,就是握著陶盉上面的把手,通過它細長的壺嘴向酒杯里斟酒的吧!
跟陶盉一起配套使用的,是各種各樣的陶瓶形杯。它們的高度一般在十幾厘米,造型基本上都是喇叭口、細長的脖子和圓平底,有的在脖子部位還增加了一些花紋,看起來質樸而美觀??脊艑W家曾在三星堆遺址的一個土坑里發(fā)現一件陶盉和20多件陶瓶形杯放在一起,就像我們今天餐桌上擺放的一套酒壺和酒杯??磥?,古往今來人們的審美觀念還是有很多相似之處呢!
三星堆古人釀的酒是什么味道,我們當然已經無法品嘗了,但是四川美酒的釀造歷史源遠流長,今天川酒名揚天下,估計也跟3000多年前三星堆古人的酒文化有很大的關系吧!
三星堆古人的“小餐盤”——陶高柄豆
煮著“火鍋”,喝著小酒,總該有點兒下酒菜吧?據考古學家研究,三星堆古人的“下酒菜”可能是盛放在一種叫作“豆”的陶器里的。這種陶器的名字叫豆,但它不僅僅是用來裝豆子的。陶豆其實是古代的一種食器,用于盛放食物,類似于今天的餐盤,它的出現已經有6000多年的歷史了。
陶豆的造型,一般是上面有一個圓形的盤面,可以盛放食物,中間連著一個柄,下面是一個喇叭形的“圈足”。三星堆出土的陶豆,中間的柄一般都有四五十厘米高,最高的有70多厘米,所以被稱為高柄豆。
當時的人席地而坐,這種高柄豆可以被隨手提來拎去,隨意放在某個地方,用起來非常方便。對當時的人們而言,這是一種非常巧妙而實用的生活用品。仔細看,這件陶高柄豆的“圈足”上面還刻著類似眼睛的圖案呢!
三星堆的特色餐具——鳥頭勺把
說起三星堆遺址出土的最有特色和最有代表性的陶器,下面這件餐具——鳥頭勺把肯定能排得上號。
在我們的印象中,勺子很普通,不就是用來舀水、舀湯或者舀酒的嗎?但三星堆古人卻很有創(chuàng)意地把勺子的勺把做成了各種各樣的鳥頭造型,真是別出心裁!
三星堆古人制作的鳥頭勺把,大部分都被做成了有長長的嘴巴、彎彎的鉤喙的鳥的樣子,它們看起來很像捕魚的魚鷹,生動傳神。
魚鷹也叫魚鳧,而魚鳧正是傳說中第三代古蜀王的名字。之所以如此,也許是因為當時的人們非常崇拜這種水鳥吧!考古學家研究認為,三星堆文化最繁榮的時期很可能就是第三代古蜀王魚鳧王時期,這里出土的大量鳥頭勺把也算是一種再好不過的證據了!
看完這些文物,我們眼前或許會浮現這樣一幅場景:3000多年前的某個晚上,三星堆附近的某個村落里,勞累了一天的人們開始烹飪他們的美味晚餐。燃燒的火堆上陶三足炊器熱氣騰騰,里面正煮著香噴噴的肉和湯;旁邊的陶盉里溫著香甜的美酒,人們席地而坐,用帶有鳥頭的勺子從陶三足炊器里舀出美味的食物,放到面前的陶高柄豆里慢慢品嘗,還不時舉起陶瓶形杯互相敬酒,討論著一天的勞作和收獲。酒香混合著肉香,伴著人們歡樂的笑聲飄向遠方……你看,三星堆古人吃吃喝喝、愜意安詳的夜晚生活是不是很令人羨慕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