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火錘煉雉子心
- 來源:藝術啟蒙 smarty:if $article.tag?>
- 關鍵字:識字法,郵票,字形 smarty:/if?>
- 發(fā)布時間:2022-09-25 19:53
編者按:還記得《大美漢字》一書中提出的“滾雪球”識字法嗎?在開始本期“古漢字密室”闖關之前,掃一掃二維碼溫習一遍吧!
線索一
這件被印在郵票上的器物是元朝剔紅紫萼圓盤,它由極其復雜的雕漆工藝制作而成,盤底刻有款文“張成造”。張成乃元朝雕漆名家,由他制作的剔紅器最為珍貴。剔紅器上漆少則八九十道,多則一二百道。當紅漆漆層達到一定厚度且漆層呈半干狀態(tài)時,匠人才會描上畫稿,雕刻所需的各種紋飾。一抹中國紅傳承千百年,至今仍鮮艷如初。你知道“紅色”還有哪些別稱嗎?我的真實身份正與此有關!
線索二
這件出土于陜西西安的宋朝沐浴童子俑定格了母親為幼童沐浴的溫情瞬間。幼童趴在洗澡盆中抬頭張望,母親則用手按住調皮的孩子,為他搓背擦洗,場面十分溫馨。請你觀察幼童沐浴時的身體狀態(tài),其中就隱藏著我現(xiàn)在的字形的常見釋義。
識字小草堂 ——
早期字形上面是個“大”,構形中含有盛大的意思。“大”的下面是“火”。“赤”字的造字方法是借大火赤紅表示顏色赤紅,會意字。小兒初生,渾身赤紅,所以叫“赤子”,后又由嬰兒體赤引申為裸的意思。“赤”在古代文獻里有時借用為“斥”“尺”。在銘文里用“赤”字表示紅色。
從列舉的甲骨文、金文字形中,我們能夠清晰看出“赤”字的演變歷程。其他漢字也是這樣,只要用心留意古今字形的演變,掌握基本規(guī)律并非難事,學習書法的人更能從中體會書寫的筆意、筆勢和用筆方法。認識古漢字是學習古漢字書法的必由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