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的秘密(上)
- 來源:藝術啟蒙 smarty:if $article.tag?>
- 關鍵字:時間,秘密,管理 smarty:/if?>
- 發(fā)布時間:2022-06-15 11:24
“來不及了!來不及了!姐姐你快點兒!”葉青在一旁催著葉丹。
“等一下!急什么!我還沒做完作業(yè)呢!”正在用平板電腦做課后作業(yè)的葉丹氣定神閑地說。
“你們兩個都快成‘來不及先生’和‘等一下小姐’了,看樣子得給你們講講時間管理的重要性了。”爸爸一本正經(jīng)地說道。
“時間還能被管理?我可是頭一次聽說。我從來都是想到什么就立刻去做!”葉青撓了撓頭說。
“可媽媽不是經(jīng)常告誡我們要三思而后行嗎?做事千萬不能沖動!”葉丹反駁他。原來,葉青總是說“來不及”,是因為他報了好幾個興趣班,課程排得滿滿當當?shù)?;而葉丹把“等一下”當成口頭禪,是因為她的作業(yè)總是做不完。爸爸察覺到了姐弟倆最近的變化,與媽媽商定用繪畫的方式讓兩人懂得時間管理的重要性。
于是,爸爸開車帶著一家人來到了媽媽位于北京宋莊的工作室。那是一棟紅磚灰瓦的獨棟建筑,被院子外郁郁蔥蔥的懸鈴木掩映著,別有一番景致。工作室是媽媽和幾個畫家朋友共同使用的,他們不僅在這里搞創(chuàng)作,也在這里做研究。
姐弟倆進門和叔叔阿姨們禮貌問好后,就興奮地這里看看,那里看看。工作室里平滑的水泥地上擺著各種各樣的畫材,還有一些畫家創(chuàng)作的半成品,這些未完成的作品像一個個未完成的故事,等待著被畫家們描繪出來。
姐弟倆跟著爸爸媽媽走進了一間非常寬敞的工作間,看到里面有幾個穿著工作服攪拌灰泥的人,墻上有干濕程度不等的灰泥,也有還裸露著的墻壁,墻壁被分成了不同的區(qū)域。葉丹和葉青以為這里還在施工,扭頭就要走。媽媽卻一把將他們拉了回來。原來,他們是媽媽的朋友,因為要給學校錄制濕壁畫的教學視頻,正在進行前期的準備和試驗。
“濕壁畫是什么?就是畫在潮濕的墻壁上的畫?”葉青頭一次聽說這個名詞。葉丹雖然聽說過濕壁畫,也了解得并不多。
“壁畫在原始社會時期就誕生了。在十四世紀的意大利,壁畫是非常重要的繪畫形式,數(shù)量多且藝術價值高。當時主要的繪畫形式包括兩種,一種是濕壁畫,另一種是干壁畫。”媽媽認真地回答著葉丹的問題。
“剛才葉青說的話也有幾分道理!濕壁畫其實就是在沒有干的灰泥壁上作畫,用水把顏料調(diào)開,這樣顏料就能滲透到灰泥壁中,等灰泥干了以后,畫面看上去晶瑩剔透。”媽媽邊準備畫材邊給姐弟倆講解,“你們要不要試試看?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體會時間的奧秘。”
一聽說可以體驗在墻上作畫,姐弟倆興奮極了。
“我這個‘藝術小白’是不是也可以試試?”爸爸試探著問道。
“孩子們的游戲,你也要摻和一下。”媽媽用嗔怪的眼神看著爸爸,手上卻拿出了三把抹灰泥的刮刀。
“那敢情好呀!正好幫我們一起測試顏料的干燥時間。”旁邊手里忙著攪灰泥的畫家叔叔笑呵呵地說。
“那我們現(xiàn)在可以開始了嗎?”葉青和葉丹迫不及待地問。
畫家叔叔抬起手指著一塊劃完區(qū)域的空白墻面告訴他們:“這個區(qū)域歸你們了!我們已經(jīng)抹好了第一層灰泥基底,估計干得差不多了。你們可以抹第二層啦!”
“第一層灰泥基底打底,需要把水、石灰和粗沙?;旌显谝黄?,然后涂在墻上,形成一層石灰層,這一層的厚度大約有一厘米。”媽媽補充說。
畫家叔叔邊說邊拎了一大桶灰泥遞給了爸爸:“這是第二層基底,是用細沙和石灰制成的,比第一層細膩多了,對不對?”
可是,爸爸和姐弟倆對濕壁畫沒有什么概念,根本不知道下一步該干什么。媽媽看他們一臉茫然的樣子,順手接過一把刮刀,把一大坨灰泥鏟起來抹在了墻上:“照葫蘆畫瓢,這樣總會了吧?”
剛抹好的灰泥還是濕乎乎的,葉青便迫不及待地拿起邊上的顏料往上抹,顏料一下子浸到了灰泥里——墻面太過潮濕,導致灰泥和顏料都攪和在了一起。
“你太心急啦!第二層基底要等一兩個小時后變干一些才能上色!”媽媽說著,拿鏟子把葉青上了色的部分鏟下來,重新抹上了新的灰泥。
“就是就是!心急吃不了熱豆腐。”葉丹在邊上說。
“哼,憑什么只說我一個人!第一層的基底明明也不平整!”葉青低著頭說。
“第一層基底的表面粗糙一些,這樣后面的材料才更容易黏附上去,是不是?”爸爸搶答道。
媽媽欣慰地點了點頭:“沒錯!等第二層基底再干一些就要開始起稿了。鑒于你們一點兒經(jīng)驗都沒有,我建議你們仨先在紙上畫出草稿。”
媽媽緊接著補充說:“正式起稿時可以用炭筆,當然還有另一種方法——先畫好底稿,然后用針穿透底稿,再用布包裹炭粉,將炭粉拓印到墻上,墻上就會出現(xiàn)很多連續(xù)的小點,把小點連起來起稿工作就完成了!”
“原來濕壁畫連起稿都這么高難度,”爸爸感慨道,“那我們可要好好商量一下畫什么了,免得畫完還要返工。”
三個人在旁邊嘀咕了好一會兒,為畫什么內(nèi)容而爭執(zhí)不下,不過等草稿一設計完,葉青便眉開眼笑起來。他小心翼翼地把那張畫紙折起來,捂在了胸前,仿佛手里拿的是一件寶貝。可是,現(xiàn)在墻上的灰泥還是濕乎乎的,媽媽便提議一起去水彩畫家的工作間參觀,等墻面稍干些再返回來正式起稿。
剛巧,工作室里有一位畫家阿姨正在畫水彩畫。一家人跟她打招呼,她只是笑呵呵地答應著,眼睛卻一直沒離開畫紙。那張畫紙被裱在畫板上,噴過水上了底色。畫家阿姨正觀察著紙面的干濕狀況,準備上下一層顏色:“你們先隨意轉轉,我先把這幾個步驟畫好。”
“這位畫家阿姨都沒顧上看我們一眼,是不是怕水彩干得太快了?”葉丹陷入了思考。她預感到,這幅水彩畫里或許也藏著關于時間的秘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