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空探秘之火星運河的傳說(下)
- 來源:百科探秘?航空航天 smarty:if $article.tag?>
- 關鍵字:時空,探秘,傳說 smarty:/if?>
- 發(fā)布時間:2025-05-09 17:36
文/ 夕 冉 圖/ 劉擦擦
三
簽書會結束后,川哥和小辰跟隨洛厄爾一同乘坐他的老爺車出發(fā)去天文臺。一路上,洛厄爾都在津津樂道地分享著自己新書的內容。過了好一陣子,SuperLENS 提示他們,當前位置已經到達安德魯山,也就是位于美國亞利桑那州北部旗桿鎮(zhèn)的一座山丘。抬眼望去,在安德魯山山頂,一個白色的屋頂顯現(xiàn)。
這座天文臺隱匿在山丘的松林之間,乳白色的墻面采用19 世紀末流行的樸素石砌,結構既堅固耐用,又顯寧靜而莊重,而那座圓頂觀測塔則像是一個指向蒼穹的指針,守望著浩瀚星空。 盡管兩人以前在翻閱資料時看到過洛厄爾天文臺的照片,但仍然與親眼見到的震撼感無法相比。誰能想到具有天文教育意義的古董建筑,就這樣矗立在自己眼前。
一下車,小辰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感慨道:“這里的空氣格外清新。”
洛厄爾笑著說:“這里海拔約2200 米,空氣確實比城市里清新很多呢!”
“干燥的氣候、高海拔的位置,可以減少大氣干擾,確實適合天文觀測。”川哥肯定地說。
“你說得沒錯。之前我去過很多天文臺,它們靠近城市,觀測效果多多少少都會受到城市光污染和大氣條件的影響。為了達到更好的觀測效果,我就把天文臺建在了這里。走,進樓看看吧!”在洛厄爾先生的帶領下,他們一路向頂樓走去,途中經過幾個設備室和觀測室。
小辰嘀咕道:“不愧是富家子弟,我感覺到經費在燃燒。”
川哥趕緊用胳膊肘兒撞了他一下,示意他別說了。
“哈哈,沒關系。我建這座天文臺,就是為了能夠專注于行星和深空天體的觀測,特別是對火星進行更細致、更深入的研究。”洛厄爾毫不介意。
“有了專業(yè)的望遠鏡設備,才能捕捉更多行星表面的細節(jié),”川哥巧妙地轉移了話題,“但您是如何記錄這些觀測景象的呢?”
小辰知道他想問什么。現(xiàn)代天文學家使用高靈敏度的數字相機和CCD 傳感器記錄觀測圖像。這些設備不僅能夠捕捉到星球的詳細圖像,還能將這些圖像信息轉換為數字格式,方便進一步分析和存儲。而在這個年代,恐怕就只能靠人工記錄了吧。
“二樓是我的研究室,咱們一起去看看吧,正好向你們展示一下我最新繪制的火星地圖!”
三人走進洛厄爾的研究室,辦公桌上整齊擺放著一疊疊畫稿。
“這是火星運河的原畫稿。這么些年來,我嘗試著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火星上的各種細節(jié)。自從有了這座天文臺,我的觀測成果也有所突破,目前已經發(fā)現(xiàn)了500 多條運河。”洛厄爾指著火星南北極的地方,“你們看!這些黑色斑塊是季節(jié)性沼澤,而從它們周圍引出的直線就是人工運河。”
小辰注意到,圖稿上每條河流支線還有數字和文字的標注:“天哪!這些標注是……”
“是我給他們取的名字,主要以地球上的著名河流或者古神話中的地名命名?;鹦巧线\河數量繁多、縱橫交錯,這樣標注也更方便辨認。”洛厄爾如數家珍地介紹著自己繪制的火星運河圖,開心得像個孩子。
川哥和小辰當然知道,洛厄爾觀測到的“斑塊”并不是沼澤地。在現(xiàn)代天文學研究中,人們發(fā)現(xiàn)火星的極冠會隨著季節(jié)的變化,時而變得明亮,時而逐漸暗淡。實際上,這是南北極水冰及干冰覆蓋的區(qū)域,隨著溫度的變化而消長。當火星半球的夏季來臨時,隨著氣溫的升高,極冠周圍白色的干冰開始升華,暗區(qū)逐漸擴大,極冠的顏色也隨之變深;而到了冬季,由于火星的氣溫下降,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開始凝結,形成更大的極冠,這時極冠的顏色也逐漸變淡。
但是作為時空回廊的體驗者,他們必須遵守規(guī)則,不能透露關于未來的信息,否則會帶來一系列的連鎖效應。然而,看到這樣全身心投入火星觀測研究的洛厄爾,川哥還是有些于心不忍,他小心翼翼地暗示道:“您提出的這個假設很超前,但是有沒有考慮過,這些看似河流的線條可能不是人為因素,而是地質現(xiàn)象?”
“這種幾何結構不可能因地質作用而產生。這些線條太直了,連貫且復雜,只有智慧生物才造得出來。”洛厄爾篤定地說,“運河就像神經網絡,而綠洲就是神經中樞。兩位朋友,不瞞你們說,我正在創(chuàng)作下一本書,就是為了進一步分析和論證火星上的智慧生物,以及他們是如何維持生存和種族文明的。”
聽到他如此堅持,兩人也不好再過多地解釋什么。
“對了!你們想不想瞧瞧,天文望遠鏡下的火星是什么樣的?跟我到樓頂去看看吧,那里的景色更迷人!”洛厄爾風風火火地走出研究室,川哥和小辰緊隨其后,順著旋轉樓梯,一路走向頂樓的觀測室。
小辰拽了拽走在前面的川哥,探過身去小聲說:“天哪,這也太荒謬了!天馬行空,他也沒有切實的科學依據啊。我們要不要提醒他一下,研究方向不要跑偏了?要不了幾年,他的理論就會被愛德華• 巴納德等天文學家推翻,更何況現(xiàn)代天文學也證明了所謂‘運河’是人的視覺錯覺啊。”
“這不是我們能夠插手的事情。眼下最緊要的是完成我們的任務,找到這個時空的關鍵物件。”川哥提醒道。
四
在登上最后幾級臺階后,大家眼前豁然開朗,遠處是遼闊的天際線,而在天文臺建筑的圓頂之下,放置著一臺巨大的折射望遠鏡。
小川一臉不可置信:“這就是克拉克望遠鏡吧?”
“沒想到你們知道的還挺多,莫非是我的忠實粉絲?”洛厄爾開懷大笑地介紹道,“這是我委托著名的光學工程師阿爾文• 克拉克和他的兒子設計建造的折射望遠鏡,口徑為24 英寸,經過精密的光學設計,具有優(yōu)異的光學性能,是我日常觀測的重要幫手。你們要不要來試一下,親眼看看火星的真面目?”
川哥走上前去,一手握住調焦器,慎重地進行微調和校準。透過目鏡,一顆紅色的星球映入眼簾,在夜空中閃耀著獨特的橙紅色光芒。隨著視場逐漸放大,星球表面出現(xiàn)了若隱若現(xiàn)的暗色斑塊。
“看到了吧,是不是很美麗,很壯闊?!”“確實令人震撼,”川哥說,“但是畢竟現(xiàn)在技術有限,只能觀測到區(qū)域的局部特征和大致輪廓,還無法近距離觀察星球表面。僅憑這一點,您就一心撲在火星文明的研究上嗎?”
“目前的天文技術確實有局限性,但是我所觀測到的現(xiàn)象是實際存在的,相信每個人看到后都會有所啟發(fā)。”只見洛厄爾走到望遠鏡旁,微微傾身,將一只眼睛貼近目鏡。他的手指輕輕轉動調焦器,整個人沉浸在這一刻。
“看哪!這里有一條新的運河!”洛厄爾的嘴角微微上揚,臉上露出一種難以掩飾的興奮,那是一種對未知世界無盡探索的滿足與熱愛。
“您知道您的觀點在被一些人質疑嗎?”小辰忍不住問道。
“科學的進步往往需要勇敢的猜想和不懈的堅持。哪怕遭受質疑,也不意味著失敗,相反,每一個質疑都將我們推向一個更接近真相的地方。我的理論不被一些人接受也正常,真理越辯越真嘛,我相信它在推動著人類對火星及宇宙有更深入的理解。”
小辰愣了一下,小聲對川哥感嘆道:“唉,他做了這么多,最后卻被那些人當成笑話。”
川哥說:“你不覺得他挺厲害的嗎?我真敬佩他的熱情和執(zhí)著。從天文臺的選址、設備的設計和布置,他想盡辦法為自己創(chuàng)造觀測條件,滿環(huán)熱情地觀測火星,開展研究。”
小辰嘟囔著:“我這不是為他感到可惜嘛,如果他把更多精力放在對X 星球的觀測上,說不定最早發(fā)現(xiàn)冥王星的就是他了!”
“雖然后來科學家們摒棄了運河假說,但是不可否認,他的理論和著作激發(fā)了大眾對火星的興趣,甚至在科幻文學領域引發(fā)了火星熱潮。你想想,直到我們生活的那個時代,人們都還在探討火星上存在的微生物,為移民火星做著各種各樣的準備和探索。”咔嚓!川哥按下SuperLENS 鏡架上的拍照快捷鍵,為洛厄爾在洛厄爾天文臺拍下了照片,“在這里,工具不是最重要的,人才是最重要的。”
“量子晶核已經獲取,可以進行下一場時空旅行了。”隨著一聲提示音,空氣中彌漫著一股奇異的能量波動,四周的空間仿佛在輕微地扭曲和顫動。伴隨一聲輕響,川哥和小辰的身后出現(xiàn)一道時光旋渦,旋渦邊緣迸發(fā)出耀眼的光芒,將兩人包裹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