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外國友人的熱門景點
- 來源:奇妙博物館 smarty:if $article.tag?>
- 關(guān)鍵字:古代,熱門,景點 smarty:/if?>
- 發(fā)布時間:2023-12-09 15:54
新羅人住在連云港
宿城是連云港一處靠海的鄉(xiāng)村,相傳唐太宗李世民征討高句麗時,曾在此夜宿駐兵。仿佛一夜間,這里就建起了一座城,因此得名“宿城”。唐代時,宿城是新羅人在中國和新羅之間航行的口岸,久而久之,這里就成了新羅人的定居點,甚至形成了新羅人的定居村落——新羅村。
新羅村遺址如今成為中韓友誼的歷史見證,20世紀(jì)90年代,韓方出資制作了一塊“宿城村新羅人住居遺址”紀(jì)念碑,就立在宿城水庫邊上,用來紀(jì)念這段歷史。
日本僧人的旅唐日記
在唐代,很多日本遣唐使、留學(xué)生和僧人來唐朝學(xué)習(xí),其中有位僧人叫圓仁。
圓仁好學(xué),在唐朝學(xué)習(xí)佛法將近十年,足跡遍及十幾個省份。他把自己在唐朝學(xué)習(xí)的經(jīng)歷用日記的形式寫成了《入唐求法巡禮行記》一書,這本書與玄奘的《大唐西域記》和馬可·波羅的《馬可·波羅游記》并稱為世界三大旅行記。
圓仁在自己的書里記載了他于開成四年(839)游歷海州,也就是連云港的經(jīng)歷。當(dāng)時,他在這里逗留了12天,游覽了宿城、興國寺、東??h城、孔望山海龍王廟、海州城,還受到了海州刺史的接見。除此之外,這本書里還記載了新羅人和日本人在海州的生活,彌補了正史中沒有古代中日韓三國人民交往細(xì)節(jié)的遺憾。
琉球爐
如果大家到連云港市博物館參觀,一定不要錯過這件國家一級文物——琉球爐。這個看上去不太起眼兒的銅爐上有71個字的隸書,記錄了清朝與琉球國(今日本沖繩縣)一個友好交往的故事。
曾經(jīng)的琉球國是建在群島上的一個國家。清嘉慶二十一年(1816)六月二十七日,琉球國八品巡見官毛朝玉率領(lǐng)22個人回國,途中遭遇了颶風(fēng),他們在海上苦苦掙扎了15個晝夜,漂流到了連云港鷹游山附近,終于被連云港的百姓救下。在連云港,他們得到了官府的幫助,修補好了船,還被安排順利歸國。為了表達感謝,毛朝玉特地打造了這件精美的禮品,贈送給當(dāng)時的海州直隸州知州師亮采。這件琉球爐也成了反映清代中國與琉球友好關(guān)系的重要物證。
從隋唐到明清,1400多年來,連云港一直是中國與朝鮮半島、日本列島文化交流的重要口岸,是外國友人來中國必游的熱門地區(qū)。這里給外國友人留下了他們對中國的最初印象,成為各國人民友好往來、守望相助的一方熱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