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小婕子伦流澡到高潮视频,无码成人aaaaa毛片,性少妇japanesexxxx,山外人精品影院

你知道寫了錯字要用刀削嗎

  • 來源:奇妙博物館
  • 關(guān)鍵字:橡皮,錯字,文官俑
  • 發(fā)布時間:2021-05-07 14:57

  我們每個同學都有使用橡皮的經(jīng)歷,用鉛筆寫錯的字,拿橡皮輕輕一擦就能擦掉重寫了??墒侨绻蹅兇┰綍r空,進入2500 多年前孔子開辦的學校去上課,那課堂上沒有紙、沒有鉛筆,也沒有橡皮,作業(yè)要用毛筆蘸墨汁寫在竹簡上,寫錯了字該怎么辦呢?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看一件非常珍貴的文物。

  這是2000 年在秦始皇陵的一個陪葬坑中出土的文官俑,他上身穿著過膝長襦,腰間束著皮帶,面帶一絲微笑,雙目下垂,一副非常恭順和拘謹?shù)谋砬?,讓人感到他是完全聽命于皇帝的一位重要秘書。你注意到他右?cè)腰帶上懸掛的物品了嗎?你知道那是什么嗎?

  有一次我在某小學給同學們講這件陶俑,當大屏幕上只出現(xiàn)腰帶上的這一部分時,同學們并不清楚物品的大小。我指著其中一件說: “這是一把刀。那時一般武士才在腰上挎刀,那這位文官為什么也帶刀呢?”我這么一引導,大家自然就往戰(zhàn)刀上想了,有的講:“如果有刺客要刺殺秦始皇,他就可以拔刀保護皇帝。”還有的說:“可能他想找機會殺死秦始皇,自己來當皇帝。”我又指著文官俑腰間的另一件物品發(fā)問:“這塊是磨刀石,武士們帶刀并不帶磨刀石,這位文官怎么還要隨身帶磨刀石呢?”這次同學們都你看我,我看你,沒有人能回答了。這時,我故作抱歉地說:“對不起,同學們,我忘了告訴你們這刀有多大了,它的大小只比你們的牙刷略長一些。”講到這兒,你能猜出來這把刀的用途了嗎?原來它是一把書刀,當時的名字叫 “削”。

  那時人們把字寫在簡牘,也就是竹條(稱為竹簡)或木片(稱為木牘)上,一旦寫了錯字,就要用削將錯字削掉。非常有意思的是,由于人們使用的簡牘大多是自己制作的,而制作起來又不大容易,所以人們很珍惜簡牘,有時還會將用過的簡牘上的字都削去,然后重復使用。在甘肅北部居延漢代烽燧遺址中就發(fā)現(xiàn)了被重復使用過的竹簡。

  削的樣子大致是一端有圓形或扁圓形環(huán)紐,可以系帶,與環(huán)紐相連的是供人手握的刀柄,接下來是扁長的削背和削刃,整體長度在25 厘米左右。

  先秦時期的削都為銅質(zhì),1978 年湖北曾侯乙墓中曾出土4 把銅削,形制相同。隨著冶鐵技術(shù)的發(fā)展,漢代有了鐵削、鋼削,它們比銅削更為鋒利,在河北滿城、河南洛陽、四川成都等地都有出土。

  如同橡皮一樣,削是當年書寫時必備的器物,為取用方便,人們往往就把它掛在腰間,在漢代的一些畫像石中就能看到這種形象。因為削是文房用具,而且還是隨身攜帶的,所以制作得都比較精致。曾侯乙墓出土的一件銅削不僅用玉制作環(huán)紐,還雕琢了整齊的云紋,并將環(huán)與柄的銜接處鑄造成龍首形,上面鑲嵌了綠松石,儼然成了一件工藝品。

  漢代成都等地生產(chǎn)一種金馬書刀,也就是在刀身上刻畫一匹駿馬,并鑲嵌黃金。滿城漢墓出土的書刀,竟然還有象牙鞘。

  非常有趣的是,小小一把削竟然衍生出許多詞:因為用削可以改正錯字,人們在請他人審讀、指正自己的文章時,便有了懇請“斧削”一詞。古代官員在寫奏折時難免要先寫個草稿,在正式呈上奏折后,便將草稿銷毀,古代稱其為“削草”。漢代有一個詞叫“削書”,初看上去和簡牘文稿有關(guān),實際上卻是皇帝下令奪回王侯封地的詔書。到了唐代,紙已普遍使用,盡管不再用簡牘,但人們?yōu)榱俗非笪难?,懷念古風,稱廢棄的草稿為“削稿”。簡簡單單一個削字,折射出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關(guān)注讀覽天下微信, 100萬篇深度好文, 等你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