鸛雀樓名字的由來
- 來源:奇妙博物館 smarty:if $article.tag?>
- 關(guān)鍵字:鸛雀樓,史文化,名樓 smarty:/if?>
- 發(fā)布時間:2021-03-28 16:02
鸛雀樓始建于南北朝時代的北周時期,最初是一座軍事瞭望樓。歷經(jīng)約800 年后,元代初期毀于戰(zhàn)火之中。自從鸛雀樓重建后,四海賓朋紛紛登臨賞景,感受唐代大詩人王之渙《登鸛雀樓》一詩中的激情。那么,這座坐落于黃河流域的中國歷史文化名樓,它的名字究竟是怎么來的呢?
鸛雀樓的前身
據(jù)記載,北周時,蒲州西南城上建有一座美麗的樓閣。樓閣分三層,高約十余米,又因其建在城垣之上,所以整體高達二十余米。這座樓閣設(shè)計精美、結(jié)構(gòu)奇巧、雅致壯觀,人們上到三樓,既可以鳥瞰阡陌交織、坦蕩無垠的大地,也可以南望起伏連綿的中條山,還可以隱約遙望雄偉壯麗的西岳華山。如果有風(fēng)徐徐吹來,登樓人衣袂飄飄,頗有凌空欲飛之勢,因此人們稱這座樓閣為“云棲樓”,這就是鸛雀樓最初的名字。
懶懶的鸛雀
云棲樓一開始有著重要的軍事作用,后來因為景色宜人,便慢慢成為著名的游覽勝地。又由于此樓臨近黃河之水,于是就有一種食魚鳥類時而翱翔在河面上,時而棲息在樓上。這種水鳥好似白鶴,嘴尖,腿長。它們常在江、河、湖、澤旁捕魚蝦為食。據(jù)說,當?shù)氐睦习傩談傞_始見到這水鳥棲息在高樓上時,不知道它們就是鸛雀,時間久了,大家發(fā)現(xiàn)這種鳥很懶,老在水邊上等著,一等就是一兩個小時,直到魚撞上來后它們才吃上一口,所以人們叫它們“老等”。
云棲樓剛落成時,老等只是偶爾在樓上聚聚,但后來就越聚越多,甚至當它們棲息在云棲樓上時,整座云棲樓都變成了一片白色,因而當?shù)乩习傩沼址Q云棲樓為“白樓”。傳說有位學(xué)者到云棲樓游玩,他對花鳥都頗愛好,見到群居于云棲樓的老等,不禁驚呼“鸛雀、鸛雀”。從此,老百姓不再叫這種鳥為老等,而改叫鸛雀了。
云棲樓一帶,簡直成了鸛雀的世界,人們便將云棲樓改名為鸛雀樓了。登臨鸛雀樓上,憑欄四顧,但見黃河滔滔,山川秀美,群鸛飛翔,真乃人間盛景。后來就有了王之渙的千古絕唱《登鸛雀樓》,鸛雀樓從此揚名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