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格夏光,記之成詩
- 來源:娛樂·品味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關鍵字:夏日,藝術影像,線條 smarty:/if?>
- 發(fā)布時間:2020-07-27 15:34
夏日的行進有無數種預告方式,可以是冰可樂冒出的氣泡,可以是清爽泳池水花四濺的一剎那,也可以是繁茂森林里恣意而自由的光影。
莎士比亞曾感嘆:“夏天出賃的期限未免太短。”一眾攝影師們不甘夏日只在彈指之間,執(zhí)鏡定格對斑斕生活的熱愛。那些溫柔、鮮艷、充滿活力的色塊,仿佛是炙熱情緒構成的濾鏡和詩篇,將觀者的心靈滌蕩得干凈、澄澈。
暫時逃離熱潮翻涌的庸常視野,讓眼球接受藝術影像的盛情洗禮,你瞧,青春正翻涌作夏日的詩行,盡訴衷腸。
水波自蕩漾
要營造夏日氣息,噴涌浪花的泳池是藝術家們繞不開的場景。
有人說,斯洛伐克女攝影師瑪麗亞·斯瓦博娃(Maria Svarbova)的攝影作品,與“泳池派”名家大衛(wèi)·霍克尼的繪畫有著一種默契感,同樣是僅用簡單的線條和色彩,就勾勒出水波紋的靈動,這些水花似乎在誘惑著人們縱身一躍,與夏日的清涼氛圍撞個滿懷。
瑪麗亞拍攝的泳池都帶有一種復古和懷舊的情感:飽和度略低的背景,搭配顏色鮮艷的泳衣、樓梯、標語等元素,組合出奇妙的清新而又舒服的色調;鏡頭畫面里的對稱軸線精準,每一幅看起來既能察覺是現實,但仔細欣賞又感覺又具有超現實的味道,令人過目難忘。
其實,瑪麗亞作品中所呈現出的那種安靜而強烈的奇異沖突感,不僅僅體現在她獨特的色彩搭配上,更體現在她對于整個空間和氛圍的探索。泳池本身是一個公共場所,對于公共場所來說,處于其中的人是最主要的元素。當多數的人被抽離后,便會流露出一種不安與緊張感。
“沒有空間,人就沒有意義,反之亦然。”瑪麗亞的攝影促使人們去更加深入地思考和探討,人與自身、與他人、與環(huán)境之間的聯系。
無獨有偶,德國攝影師斯蒂芬·齊韋斯(Stephan Zirwes)的“泳池照”也是夏天感滿滿,他選擇了從泳池正上方航拍泳池。
齊韋斯對航拍相當有一手,“泳池通常都有非常漂亮的構造和奇怪的局部設計。”
為了最完整地記錄下泳池的構造,齊韋斯帶著他的哈蘇相機飛到泳池正上方1000英尺的空中,透過直升機的窗戶向下垂直拍攝。在這樣的視角下,所有的游泳者、浮板、滑梯和雨傘都成為特別的形狀圖案分布在地面上,亦使得整個畫面更極簡。
故夢待“粉”飾
夏天是什么顏色的?在法國攝影師Matthie u Venot和Andria Darius Pancrazi看來,答案是冰淇淋色無疑。
Matthieu是一位自學成才的攝影師,他的照片捕捉到城市環(huán)境中的圖形和變革。他想向世人展示他的家鄉(xiāng)布雷斯特,在多數法國人的印象中,這是一處一直下雨的潮濕之地。
于是Matthieu拿起相機,開始了對布雷斯特建筑物的攝影創(chuàng)作。他出門拍照的前提是一定要選一個好天氣,因為清澈湛藍的天空提供干凈、平坦的背景,而通過閃亮的陽光可以增加色彩的鮮艷度,從而使線條更加清晰。
Matthieu對“好天氣”的執(zhí)著不僅僅是出于構圖的考慮。按他的話來說,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能夠反映他的“個人樂觀主義”;并能通過作品的傳播,讓布雷斯特的都市肌理看起來充滿新鮮感和活力,“像一個烏托邦之地”。
同樣對故鄉(xiāng)懷有深刻情感的Andria,熱衷于拍攝故鄉(xiāng)科西嘉島的巴斯蒂。當夕陽西下,整個世界變成了粉紅色,一切就像夢境一樣。高大的棕櫚樹像頑皮的孩子,從建筑后方好奇地探出頭來,為畫面增添一絲玩味色彩。筆直的線條垂直延伸,墻上亮著暖光的路燈,把人從迷幻的夢境拉回到現實中來。
Andria喜歡粉色和紫色的墻體,尤其是它們被均勻照亮的時候。當日落灑在建筑上,天空卻是昏暗朦朧的瞬間時是最神奇的。
他的《無題》系列作品拍攝于2016年的夏天,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Andria沒有遇見任何人,他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想法中,那是一段冥想的、孤獨的經歷。在兩個月的時間內,藝術家拍了上千張照片,直到發(fā)表前仍在編輯整理中,感覺就像把那個夏天無限延長了。
風物猶澄然
對于展現夏日的明媚熱烈與滿滿元氣,日本攝影師似乎有著自己的一套章法。
常被提及的浜田英明,是日系清新色調的鼻祖,后來被無數人模仿的這種治愈風,就出自他手。
浜田英明是村上春樹將近二十年的鐵粉,受了偶像“覺得自己能寫小說”的影響,也將自己的人生跑道從民謠樂隊的吉他手轉換到了攝影師的身份,而最初的拍攝靈感,則來自于他的兩個兒子Haru和Mina。
Haru和Mina,圓鼓鼓胖嘟嘟的小時候,總是一個跟著另一個,形影不離地肆意打鬧,這一系列的夏日居家生活照就成了“拍娃狂魔”浜田英明最早出名的作品。
他的作品大多是方正的構圖,整體色調明亮、飽和度很低,加上大量運用天空、植被的藍綠色調,營造出一種清清淡淡的空氣感:馬卡龍色的越南小城會安,像行走在童話里;少女的裙擺、浸濕的腳踝、飛揚的頭發(fā)、迎面而來的海浪,青春的氣息溢出屏幕……只要是浜田英明拍的,那清爽、明媚的感覺一眼就能認出來。
有人說,那些搖曳的微光和溫馨柔軟的畫面是一種“假象”,“憂郁與清冷幾乎包裹著某種深層次的致郁”,底下有暗流涌動,也叫人越發(fā)著迷。
獨特的風格令浜田英明成了中日商業(yè)攝影界的寵兒,男女明星只要到了他的鏡頭下,立馬帶上了一種氧氣感。
他為中國臺灣地區(qū)的雜志《Big Issue》拍過很多期封面,如吳青峰、陳綺貞、田馥甄、盧廣仲、桂綸鎂等,五月天的《自傳》專輯封面也是由他掌鏡。
日常生活里的幽微詩意,在他的鏡頭下構成了一首夏日的風物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