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民間名酒:廣西公文包
- 來源:休閑讀品?天下 smarty:if $article.tag?>
- 關鍵字:廣西,名酒,公文包 smarty:/if?>
- 發(fā)布時間:2025-01-11 20:55
本刊記者/胡綱
2024年10月中旬,我到廣西玉林出差,打滴滴快車遇到的司機是當地的一位小伙子,他的普通話說得不太順暢,結結巴巴的,但是非常有文學天賦,跟我聊天的過程中從容舒緩,經常會出現戲劇性的橋段和幽默的包袱。他指著路邊的綠化樹跟我說:“這些樹,全是芒果樹。到芒果成熟的季節(jié),掉得滿地都是芒果,像我們這樣開著車,可能砰的一聲就掉下來一個芒果砸到風擋上。”我嚇了一跳,問他:“那不把風擋砸碎了?”他說:“有砸碎的,但是當地園林局落實情況后會給你賠償。”我問:“滿地上掉芒果就沒人撿嗎?”他說:“有啊,來撿芒果的都是你們外地人,我們本地人不吃這種芒果,因為它的口感沒有專門種植的那種芒果好。”
我又問他:“當地的名吃是什么?”他說:“當然是玉林的狗肉了,但是你現在找狗肉館找不到了。為了防止愛狗人找麻煩,現在玉林的狗肉館都改成香肉館了。”我問:“哪家狗肉館好呢?”他回答說:“當然是第一家了。”“這第一家是哪一家?”他說:“第一家就是第一家,在濱江路和新民路交接的地方。”我問:“狗肉的做法有幾種?”他說:“有很多種,有脆皮的,也有清水煮的。”我問:“那吃狗肉總得喝點酒吧?”他說:“當然要喝酒啦,每年的6月21日是我們當地的狗肉節(jié),叫荔枝狗肉節(jié),吃狗肉時要喝用荔枝浸泡的白酒。”“除了荔枝浸泡的酒,平時有沒有別的流行的酒?”他說:“當然有啦,就是我們廣西的名酒,名叫廣西公文包,是大米釀的酒,度數比較低,喝起來沒感覺,出門就發(fā)癲。”我笑說:“怎么會這樣?”他說:“酒的度數低,很多外地朋友來了,以為喝著沒什么感覺,就大口大口地喝,等喝完一出門,就站不穩(wěn)了,有的都能摔倒在地。”“為什么叫公文包?”“因為是用那種方形的像公文包的塑料桶裝的。”他還告訴我:“如果到了香肉店去吃狗肉,想喝酒的話,跟老板要就可以了,老板一般會送你一兩杯酒,一杯酒沒幾個錢,你也不用客氣。”
辦完事情之后,我真按照他的指點,找到了位于濱江路和新民街交叉口的“第一家”香肉店,其實,店名前面還有個前綴,叫“寧大姐第一家”。在這家香肉店吃到了狗肉,但是沒看見用塑料桶裝的米酒,我隨身帶著酒了,也就沒好意思跟老板再要公文包酒喝。當時我覺得他們可能把所有用塑料桶裝的散裝米香型白酒都叫做“公文包”。
兩天后我到了南寧,沒想到在南寧盛天地的北京華聯超市真見到了廣西公文包酒,上面赫然印著的幾個字就是“廣西公文包”。方方正正的塑料桶,這是我小時候熟悉的打散酒的塑料桶,酒還成系列了,分為春、夏、秋、冬四款,春酒叫春釀,夏酒叫夏落,秋酒叫秋實,冬酒叫冬露,每桶都是2.5升。再細看,它們只是酒精度不同,春酒25度,一桶賣39.9元;夏酒30度,一桶賣43.9元;秋酒42度,一桶賣61.9元;冬酒52度,一桶賣89.9元。酒標上印的信息有真有假,比如上面印的“純糧大曲”就可能是假信息,據我所知,米香酒用的不是大曲,而是小曲;下面印的“雙蒸米酒”,可能是準確真實的信息。由此看來,“廣西公文包”不是一個傳說,確實是流行在民間的一種地方名酒,只是和一切民間名酒一樣,它印在商標上的信息真?zhèn)胃靼?。從這種規(guī)格看來,酒的需求量是比較大的。遙想吃著香氣四溢的脆皮香肉,三五個人喝上一桶廣西公文包,像辦完了一場公事一樣輕松,邁著微醺的腳步再去玉林的步行街喝一杯糖水,酒也就醒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