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質與速度兼得的平衡之道
- 來源:中國攝影 smarty:if $article.tag?>
- 關鍵字:歷史,平衡,畫質 smarty:/if?>
- 發(fā)布時間:2024-12-30 16:13
歷史上,佳能以“5”命名的機型都頗具革命性:佳能EOS 5QD是全世界第一款具備眼控對焦功能的膠片單反相機;佳能EOS 5D是當時第一臺將“全畫幅”向非專業(yè)攝影市場進行普及的機型;而EOS 5D Mark Ⅱ則成為數(shù)碼相機拍攝高清視頻的開創(chuàng)者和引領者。此后的EOS 5D Mark Ⅲ和EOS 5D Mark Ⅳ都成為很多攝影師的主力機型,產(chǎn)品生命周期之長在數(shù)碼攝影器材領域創(chuàng)造了奇跡。進入專微時代之后,EOS R5破天荒地配備了8K Raw內錄功能,給相機的視頻技術帶來長足進步。
在佳能EOS R5 Mark Ⅱ發(fā)布之前,筆者一直使用的是它的前代機型EOS R5,因此非常好奇新型號會有何種改進,才能將“5”這個讓佳能引以為豪的系列發(fā)揚光大。當我拿到佳能EOS R5 Mark Ⅱ的實物時,所有的猜測終于在那一刻揭曉了答案。
一、硬件與操控
(一)外觀設計延續(xù)
外觀設計上,EOS R5 Mark Ⅱ與EOS R5一脈相承,手感幾乎一模一樣。最大的區(qū)別是 “前額頭”部分增加了一個有棱角的正面曲線,較EOSR5的圓潤多了一些硬朗的感覺。輪廓上依稀有點EOS 5D Mark Ⅱ的影子,甚至在EOS R5 Mark Ⅱ的宣傳頁面上,我有了把它看成EOS 5D Mark Ⅱ的錯覺。
?。ǘ┖诵挠布嵘?/p>
EOS R5 Mark Ⅱ在硬件上最核心的提升是采用了4500萬像素背照堆棧式CMOS傳感器、DIGICX處理引擎和DIGIC Accelerator(加速處理器),這三大硬件構成了EOS R5 Mark Ⅱ在業(yè)已成熟的EOS R5的基礎上能夠被稱為全新一代的根本原因。簡單來講,EOS R5 Mark Ⅱ能以30張/秒的速度高速連拍Raw和JPEG照片,而在此連拍速度下每張照片均要實現(xiàn)精準對焦和測光,在連續(xù)對焦時還要保持眼控和智能主體識別,如此一來,需要綜合處理的速度和數(shù)據(jù)量十分驚人,因此硬件性能上必須留出足夠的余量才能保證拍攝時的流暢。
其中,4500萬像素背照堆棧式CMOS傳感器,帶來了EOS R5 Mark Ⅱ跨越式的性能提升,這是在EOS R5 Mark Ⅱ發(fā)布之前大家都沒有猜到的。全新的背照堆棧式傳感器釋放了佳能相機在速度上的潛能,電子快門下高速連拍可達30張/秒,機械快門下最高則為12張/秒(作為對比,佳能之前頂級的速度機型EOS 1DX Mark Ⅲ機械快門最高為16張/秒,實時取景下快門最高為20張/秒)。背照堆棧式傳感器的采用給EOS R5 Mark Ⅱ帶來的最顯著的升級有以下幾點:1.電子、機械快門下拍攝的Raw都一樣是14位;2.電子快門全程可用,包括B門都可以用電子快門(EOS R5電子快門最低只能到0.5秒),而且比機械快門的最高1/8000秒高兩擋,達到1/32000秒;3.電子快門下的滾動快門失真(俗稱“果凍”現(xiàn)象)比EOS R5的電子快門低40%(實拍顯示,在拍攝直升機時,只有在特定快門速度下才會覺察到輕微的螺旋槳變形,如此低的“果凍”日常拍攝可以忽略不計);4.預拍攝功能和不會中斷取景的無黑屏拍攝加入;5.高刷新速率,30張/秒的高速連拍下每張照片均可進行測光和對焦。這些性能在傳統(tǒng)非堆棧式結構的傳感器上是無法實現(xiàn)的。
?。ㄈ┎倏馗牧?/p>
在操控上,EOS R5 Mark Ⅱ最大的變化是把主電源開關從左肩移動到了右肩快門按鈕的后面。這樣做最大的好處是加快了開機的速度,強化了單手操作的理念。以前,在右手舉起相機的同時,一定要用左手才能打開電源開關,在相機安裝了需要左手托舉的重型鏡頭時,會耽誤一兩秒的開機時間。現(xiàn)在的設計,在舉起相機的同時,開機就已經(jīng)完成,這確實更加符合人機工學。佳能EOS R5的電源開關位置現(xiàn)在變成了拍攝/視頻模式切換開關,強化了操作上的確認感,而清晰的操作確認感可以減少誤操作的可能性。
二、實用功能
?。ㄒ唬贡憩F(xiàn)
佳能EOS R5 Mark Ⅱ在主體偏小和低反差下的對焦性能有極大提升。官方標稱可在EV-6.5的亮度下進行自動對焦,實際體驗中,EV-6.5的亮度基本上接近“伸手不見五指”的狀況。筆者嘗試了在夜間使用RF600mm f/4L IS鏡頭拍攝1200米高度飛過的客機,在僅有暗淡星光的天空背景下,只依靠飛機自身的照明燈來對焦,在連續(xù)自動對焦模式下全程可以做到一次對焦成功后自動追蹤主體,完全不會出現(xiàn)鏡頭“拉風箱”的現(xiàn)象。這款相機對焦性能的表現(xiàn)令人滿意。
EOS R5 Mark Ⅱ的眼控對焦,也就是用用戶的視線來控制對焦點位置的功能,方便又好用。20世紀90年代,佳能從自己生產(chǎn)的眼科光學設備的瞳孔掃描儀上得到啟發(fā),用EVF外圈上的傳感器可以知道用戶的眼睛正在看向畫面上的哪個位置,由此開發(fā)了眼控對焦功能。筆者經(jīng)過試用發(fā)現(xiàn),眼控對焦功能配合智能主體識別功能一起使用效果最佳。也就是當畫面上同時出現(xiàn)兩三個以上的主體時,你可以用眼睛的視線“告訴”相機哪個才是需要追蹤的目標被攝體,這個操作完成后相機會自動保持追蹤,接下來你再看向其他方向都不受影響。
對焦功能中的人臉注冊也非常好用。注冊過的人臉在畫面上出現(xiàn)時,相機會標示出符號并保持持續(xù)的追蹤??梢哉fEOS R5 Mark Ⅱ是一臺能“認識人”的相機,非常聰明。這對于婚慶、新聞、活動攝影師是個極為便利的功能,只要注冊了拍攝對象,一旦出現(xiàn)在畫面里就不會被錯過,即使被遮擋干擾也不會被影響。
說起來,這臺機器的智能主體識別的選項并不是很細,在“自動”選項以外就簡單分成了人物、動物、汽車三大類。但實際使用起來,找不到鳥類選項也沒關系,鳥類歸屬在動物選項下。而飛機、摩托車、火車都歸屬在汽車選項下。EOS R5 MarkⅡ具備深度學習性能,它能猜到要追蹤的主體是哪一個。
?。ǘ╊A拍攝功能
相信很多攝影師都曾經(jīng)遇到過沒有及時按下快門,錯過了決定性瞬間的時刻。預拍攝功能可以令這種懊惱的出現(xiàn)概率大幅度減少。當你開啟EOSR5 Mark Ⅱ的預拍攝功能時,按下快門前0.5秒內的全部照片(具體照片數(shù)量視當時設置的連拍速度決定)就會被儲存下來。這樣的好處是在已知將會發(fā)生非常短暫的拍攝內容時,比如飛機交會、空間站凌日、翠鳥捕魚等等,就算按快門晚了一點點也不至于錯過最精彩的拍攝時機。個人建議將此功能放在用戶可自定義的菜單內,可以方便地激活和取消,免得到時拍攝很多重復的照片。
?。ㄈC內降噪和高分辨率放大功能
EOS R5 Mark Ⅱ的神經(jīng)網(wǎng)絡降噪功能極大地提升了高ISO的可用性。在實際拍攝中,可以把ISO 12800拍攝的照片降低到ISO 1600-ISO 3200時的噪點水平,與很多軟件收費的AI降噪功能水平相當(甚至更好)。并且該功能直接在機身上操作,運算速度比電腦端快3倍以上。此功能隱藏在機內處理Raw文件的菜單內,在進行機內格式轉換時,在菜單內點選啟用神經(jīng)網(wǎng)絡降噪功能即可。
相機內置的高分辨率放大功能和剪裁后不損失像素數(shù)的功能都是基于同一個深度學習技術提升圖像分辨率的技術。佳能公司甚至公開了一本白皮書來說明此項技術。它不同于插值的算法,以往兩次插值到同樣大小的畫面其實完全喪失了細節(jié)以及邊緣平滑度,充斥著馬賽克。但是新機型這種智能算法令圖像在邊長變大2倍(圖像變大4倍)、圖像從4500萬像素變成1.79億像素的同時,細節(jié)不會有損失和劣化,確定是一項用起來頗有點驚喜的功能。EOS R5 Mark Ⅱ的神經(jīng)網(wǎng)絡降噪功能、高分辨率放大功能、剪裁功能在使用后都會生成新文件,不會因為這些操作覆蓋之前拍攝的原始文件,可以放心使用。
?。ㄋ模┮曨l拍攝功能
佳能EOS R5 Mark Ⅱ的視頻功能把8K Raw內錄從30p提高到了60p。但由于此規(guī)格的數(shù)據(jù)量過于龐大,如果用戶最終要輸出成4K規(guī)格的話,則有4K SRaw 60p的視頻格式可選。相機還與佳能CINEMA EOS電影系統(tǒng)的規(guī)格保持一致,提供了原本在佳能數(shù)字電影機上才有的Canon Log-2預設,此項預設在較小的文件下可實現(xiàn)最大16+檔的寬廣動態(tài)范圍。很多視頻工作者正是因為此功能而選擇使用EOS R5 Mark Ⅱ。
?。ㄎ澹┥峁δ?/p>
相機散熱的需求主要存在于視頻模式下,對于圖片攝影師來說,在EOS R5 Mark Ⅱ內塞入一個固定的散熱風扇可能用處不大,但對于視頻用戶散熱風扇又是必需的。佳能以兩全其美的方式解決了這個問題:設計了一組穿過機身內部的散熱管道,這組管道獨立于機身內部,有點像某些筆記本電腦上的“熱管”設計,并不會影響相機的防水滴和防塵性能。這個巧妙的設計讓EOS R5 Mark Ⅱ只比EOS R5重了8克,機身厚度沒有增加。圖片攝影用戶可以無視這個散熱管道的存在,視頻用戶只需要購買一個帶風扇的手柄,就可以讓EOS R5 Mark Ⅱ不限時長、不怕過熱地持續(xù)拍攝視頻。
三、總結
很多攝影愛好者現(xiàn)在把佳能EOS R5 Mark Ⅱ親切地稱為“水桶機”,表達的意思是它是一臺沒有明顯短板的新一代主力相機。它的4500萬像素可滿足主流媒體平臺對畫質的要求,聰明、靈敏且快速的自動對焦系統(tǒng),30張 /秒的高速連拍,再加上出眾的視頻性能,在未來數(shù)年內都將符合佳能影像系統(tǒng)對于畫質與速度兼得的平衡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