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衣箱大揭秘(上)
- 來源:藝術啟蒙 smarty:if $article.tag?>
- 關鍵字:規(guī)矩,歷史,演員 smarty:/if?>
- 發(fā)布時間:2021-04-06 19:10
穿衣原則
戲臺上還有一條不成文的規(guī)矩,那就是不按真實歷史為人物著裝,意思就是只要唱的是歷史劇,不管故事發(fā)生在哪個朝代,演員基本上穿的都是明代的服裝,和電視劇的“套路”可不一樣喲!這樣既能節(jié)約成本,也方便演員表演。以前有人曾嘗試打破常規(guī),演出《開天辟地》竟把原始人的形象直接搬到了臺上,但是并不成功。
三個衣箱
戲曲服裝分蟒、帔、褶(戲曲界讀音為xué)、靠四類,其他戲服統稱為“衣”。為了方便使用,戲曲演員常常分門別類將戲服放置在不同的“衣箱”中。過去戲班中大衣箱是最尊貴的,因為大衣箱里裝的是帝王服飾!演員們穿的靠、箭衣、抱衣褲、打衣褲等武服統稱為“二衣”,平時裝在二衣箱里;而內衣、胖襖、護領、彩褲、靴、鞋、襪等統稱為“三衣”,統一裝在三衣箱里。
三件武打服
戲臺上武功超群的人會穿一些特別的服裝。
抱衣抱褲和快衣快褲為戲曲中武功高強的俠客所穿,剪裁十分干凈利落,仿佛穿上它就能夠飛檐走壁。除了這些,戲曲中還有一些人物特定服裝,比如諸葛亮穿的八卦衣,是為了凸顯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學識。
當然,戲曲中的人物服裝不是一成不變的,男演員們可以根據不同劇目的需要調整自己的搭配,“穿對衣服”對他們來說也是一門必修功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