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手術切除,癌癥患者怎么辦?
- 來源:廣東電視周報 smarty:if $article.tag?>
- 關鍵字:消融選擇,優(yōu)勢,治療 smarty:/if?>
- 發(fā)布時間:2020-10-07 13:32
數據顯示,未來十年內中國將有接近1/3的家庭遭受癌癥威脅。更為嚴重的是,由于人們缺乏腫瘤預防意識,腫瘤早期診斷率低,我國約八成癌癥病人首診時已是中晚期,失去了手術切除的時機。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何提高癌癥病人的生存率和生活質量已成為當今醫(yī)學界的一項重要議題。
消融治療,為患者帶來新希望手術切除、化療、放療是腫瘤傳統治療的“三板斧”。然而,這三種治療方式只對20%-30%的病人產生效果。隨著影像技術發(fā)展而興起的介入腫瘤學,是挑戰(zhàn)癌癥的重大進步,介入治療已成為手術、放療、化療之外的第四大治療支柱。
介入治療中,現在發(fā)展最快的是消融治療,包括熱消融(射頻、微波)和冷消融(氬氦刀和液氮);不可逆性電穿孔(納米刀)是不冷也不熱的特殊技術;還有一些在發(fā)展的技術,如激光、超聲聚焦等。
消融治療不僅給無法手術的中晚期患者帶來獲益,在治療一些早期癌癥上,已達到手術同樣的效果,如肝癌、腎癌、前列腺癌。
不同的腫瘤有不同的消融選擇,比如肝癌,以熱消融(射頻、微波)為主;前列腺癌和腎癌則以冷凍消融為主;胰腺癌做熱消融是不適合的,納米刀則顯出其優(yōu)勢。
局部消融,治療胰腺癌顯優(yōu)勢上世紀后期出現的以氬氦技術為代表的現代冷凍消融,以及近幾年誕生并快速發(fā)展的不可逆性電穿孔(即納米刀消融),為無數無法手術或不能接受手術治療的癌癥患者帶來生的希望。
近些年來,隨著飲食結構的改變(肉食在居民膳食中所占比重越來越高)、生活環(huán)境的改變等因素,胰腺癌的發(fā)病率在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亞洲國家和地區(qū)大幅升高。
胰腺癌被認為是“癌中之王”,手術是首選治療,但因患者普遍發(fā)現得晚,能接受手術切除的極少。化療雖是一種可選擇的治療,不過實際效果差。近年來通過氬氦冷凍消融、納米刀消融等綜合治療技術的案例非常多,為眾多不能手術的中晚期病人得到有效治療,幫助他們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質量,延長壽命。
在7月2日舉辦的2016第五屆國際(廣州)癌癥治療論壇上,直播了兩臺納米刀治療胰腺癌的手術,主刀專家就是牛立志院長。其中的一位手術患者是55歲的中國香港特區(qū)居民,今年初以來反復發(fā)熱、腹痛,6月份檢查后發(fā)現胰尾部有3.8厘米的腫塊,診斷為胰腺癌。在B超和CT引導下,牛院長為患者做了胰腺腫瘤不可逆電穿孔消融術,患者術中出血僅2毫升。
相對于其他消融技術,納米刀具有更多優(yōu)點,比如,對組織的消融具有選擇性,只破壞“細胞”,不傷及血管壁、神經、膽管、腸管等;消融過程可在超聲、CT或MR上清楚顯示出來,從而保證消融達到最大效果。因而,納米刀消融特別適用于臨近大血管、肝門區(qū)、膽囊、膽管、輸尿管的腫瘤,在治療胰腺癌和肝癌方面顯示了獨特優(yōu)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