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小婕子伦流澡到高潮视频,无码成人aaaaa毛片,性少妇japanesexxxx,山外人精品影院

汝志剛:一夜成名

  • 來源:戶外探險
  • 關鍵字:珠峰大本營,使命,網(wǎng)紅
  • 發(fā)布時間:2020-08-06 09:40

  2020 年珠峰北坡登頂后,汝志剛返回至珠峰大本營。

  汝志剛并不“混跡”于戶外這個圈子,他的圈子顯然更廣。在抖音和快手數(shù)百萬粉絲眼里,他是關于戶外與探險領域的啟蒙。

  汝志剛在抖音上發(fā)布的短視頻里,珠峰、羅布泊、埃及的金字塔以另一種方式呈現(xiàn),比起圖片、電影,它們不加修飾。粗糙卻真實。他們跟著汝志剛的鏡頭探險多國,追隨他的腳步在兩年內(nèi),完成了珠峰南北坡的攀登。

  在虛實之間,他像踐行某種使命一般,成了百萬粉絲心中的“造夢者”。

  在意大利佛羅倫薩旅行。

  網(wǎng)紅是個貶義詞嗎

  “有人會說你是個網(wǎng)紅嗎?”

  這本該是句質(zhì)疑,汝志剛卻反問,“你覺得網(wǎng)紅是個貶義詞?”

  在聽到“或許是中性詞”的答案時,他語氣堅決道,“我這么說,它不是個中性詞,它應該是個褒義詞。”他舉了李子柒的例子,說明后者在宣傳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上的影響力超過了任何政府部門。

  這位在抖音上被認證為環(huán)球旅行探險家的網(wǎng)紅,已發(fā)布有1000多個視頻,并且?guī)缀跻砸蝗斩喔姆绞缴蟼髦鄡?nèi)容。與之相應的,是他超300萬的粉絲量和已積累的2000多萬個點贊數(shù)。這個量級,在抖音上的戶外圈里,排名即使不是第一,也是第二。

  就在去年,汝志剛僅憑一則短視頻便火進了大眾視野。

  2019年5月的珠峰攀登季,這一年珠峰擁堵也來得異常“兇猛”。尼泊爾當局發(fā)放了381張登山許可證,為歷年來最多,加上隨隊的夏爾巴向導,僅從珠峰南坡攀登的人數(shù)就達1000人。

  5月22日,在海拔8790米的希拉里臺階、這段狹長聳峙的山脊上,試圖沖頂?shù)娜伺懦砷L列。對于他們,世界之巔已近在眼前,但酷寒、缺氧、不斷下降的體能又讓它變得遙不可及。

  汝志剛是在前一晚7點左右開始隨隊沖頂?shù)?,他注定夾在這數(shù)百人的隊伍中,熬過珠峰攀登史上最漫長的一次等待。此刻他的絡腮胡已結滿冰碴,但意識未被凍結,汝志剛決定做點什么——將這一瞬間拍成短視頻。

  他想,大概沒多少人見過這場面吧。

  通常攀登珠峰需要戴3層手套,最薄的抓絨手套戴在最里面,再依次套上防水和羽絨手套。為了方便拍攝視頻,抵達海拔8000多米時,汝志剛摘掉了里面兩層手套,僅戴了羽絨手套。

  此刻他用牙齒咬下唯一的這層手套,右手頃刻暴露在冷空氣中,他從登山服內(nèi)口袋里掏出iPhone。前方一眾晃動的人頭遮住了視野,倚靠在絕壁上,腳無處挪移,他一邊將手機高舉,一邊盡可能后仰,試圖獲取到最佳拍攝角度。

  幾秒鐘,一段視頻完成。來不及去看自己到底拍到了什么,便趕忙將手機塞入懷里,在貼近胸口的地方暖一會兒,同時重新戴好手套。

  畫面或許還不夠好。等手回暖了一些,汝志剛重復剛才的動作,咬下手套,拿起手機,這一次他將鏡頭對準前方更為清晰的一條人龍,一直延續(xù)到巔峰的位置,錄下了第二段視頻素材…… 其間又循環(huán)拍了幾次。

  兩個小時后,汝志剛成功登頂世界最高峰,此時離他昨夜出發(fā)已過去10多個小時。他在向導的指揮中艱難下撤。

  這一年的珠峰擁堵事件引起了媒體的聚焦及社會熱議,珠峰商業(yè)攀登一時間以一種極端的面貌出圈。

  2019 年珠峰南坡登頂后返回C2 營地。

  最廣泛流傳的畫面,是來自尼泊爾的攀登者NirmalPurja上傳在Facebook的那張“珠峰堵車”照。圖片中,濃霧在深藍色天際飄散,螻蟻般的人龍在這一份靜止中顯得孤絕。

  另一個傳播甚廣的畫面恰恰相反,正是汝志剛在隨后不久上傳于抖音的“珠峰堵車”視頻。與前者的莊嚴、不可侵犯不同,10秒的Disco節(jié)奏配樂《EarlyMorningDreams》夾雜著風聲,鏡頭因手持而難以避免地晃動,珠峰更為直觀、全景地展現(xiàn)。它變得很近,觀看者仿佛身臨其境。

  左下角,抖音平臺為這段視頻標注:該行為存在風險,請勿輕易模仿。

  這段視頻一經(jīng)發(fā)布,便獲得1300萬次播放,被包括央視在內(nèi)的多家媒體作為新聞素材。

  “全世界可能只有我這個視頻,沒有任何其他視頻記錄擁堵動態(tài)的這種鏡頭”,他提到這段視頻足以“被載入珠峰登山史冊”,并且毫無爭議的,“整個登山界,我這個粉絲圈子肯定是排名第一位的”。

  在《戶外探險》的采訪中,他幾次提到曾登頂珠峰的無腿老人夏伯渝,夏伯渝的抖音號是“火神爺夏伯渝”,現(xiàn)有7.5萬的粉絲。

  汝志剛認為,這些登山前輩此前也發(fā)過很多登山方面的視頻,但沒有受到太大的關注——在他眼里,重要的是登山行業(yè)得先有人帶火,才會有更多人來“了解祖國的攀登”。

  幾乎是一夜之間,汝志剛的抖音粉絲數(shù)從原先的20多萬暴漲到90多萬,他開始嘗到影響力所帶來的紅利。財富,只是其中之一。

  金錢重要嗎

  “從來沒覺得錢是問題”,汝志剛反復強調(diào)。

  實際上,在2019年攀登珠峰北坡前,他工作時的儲蓄幾乎用盡。30萬的攀登費用里,7萬元來自一筆贊助費,弟弟幫忙拿了19萬,剩下的錢則是從信用卡里透支的。他將此形容為一種魄力,因為日后“賺錢的地方太多了,這根本不是問題”。

  人生的轉折點比他預想中來得更快。從珠峰下來后,他賺到了120萬。有安徽阜陽的兩家國企贊助,他也曾先后帶兩批高端客戶去非洲,提供定制旅行,收益頗豐。他很快便啟動次年的北坡攀登。

  錢從哪兒來?在他早幾年發(fā)布一個個環(huán)球游歷的視頻時,就有人留言問過。當時他沒在意,現(xiàn)在依然如此。

  2015年,汝志剛從原本的外資通訊公司辭職,開啟了環(huán)球旅行的生涯。作這個決定并非出于事業(yè)上的不如意,身為一名高級軟件工程師,公司曾非常器重他,派他去美國工作交流過,支付他40萬年薪。

  辭職的原因聽起來有點浪漫,帶女友去看世界。

  當時女友在北京經(jīng)營一家公司,汝志剛常需要幫對方處理一些公司的事務,相處久了,他覺得女友性格有些浮躁,以至兩人無法深入理解彼此。去環(huán)游世界吧,他向女友建議。眼界開闊了,思維便會不同。

  眺望雅典古城。

  最初兩人一起出行,由汝志剛研究、規(guī)劃線路,他想將自己覺得有意義的風景和事物分享給對方,他們陸續(xù)走了七八個國家。

  汝志剛未能如愿,他發(fā)現(xiàn)一個人的心性難以改變。“我跟她掏心窩的時候發(fā)現(xiàn),她這個人感覺好像我在開玩笑一樣。我得不到她的理解。”他終究一個人繼續(xù)了旅程。

  資金有限,他起初去一些省錢的國家,如印度、東南亞。他會提前作一些功課,了解當?shù)氐奈幕?、歷史,帶著知識儲備去打量陌生國度,以此獲得一些新的總結與思考。

  他也曾在越南獨自被病痛折磨。疾病突然來襲,2018年冬季,他躺在胡志明市某家醫(yī)院的病床上,登革熱發(fā)作破壞了他的白細胞和血小板,血從口中溢出,難以止住。從突發(fā)癥狀到此刻已是第7天,病人的危險值也已達頂峰,由于先前的誤診和有限的醫(yī)療條件,他一邊輸液,一邊躺在床上,靜待身體朝一個并不清晰的方向發(fā)展。

  汝志剛未曾將之與死亡聯(lián)系在一起。他相信自己的身體。直到后來康復,回憶起那段往事,忘不了的竟是當時酒店前臺的一位越南姑娘。她在他生病時每天來照顧他,給他送越南米粉。

  迄今為止,汝志剛的環(huán)球履歷上已有70多個國家。他曾千金散盡,也從出發(fā)時的兩個人到后來孑然一身。但他表示自己找到了當年辭職時尋找的東西,“我有影響力了,那些有利于社會的事,我可以利用身邊的資源去實現(xiàn)。”

  今年6月,汝志剛回到母校安徽工業(yè)大學,以直播帶貨的方式銷售農(nóng)產(chǎn)品,用于扶貧對口鄉(xiāng)村。他想做音樂,近期一個視頻里,他拿起吉他和朋友彈唱了一首民謠。他還計劃,這兩年在北京或上海開一家私人博物館,用來展示中國古老文化。

  汝志剛很認同自己是個注重實用的現(xiàn)實主義者。他說,這種現(xiàn)實主義并不是看重錢。他曾做過軟件,知道抖音、快手背后的邏輯,短視頻的流量相當一部分程度受控于平臺,在攀登珠峰期間,快手給過他一天2500萬的播放量,那段時間所有視頻的總播放量達25億。

  他清楚,這樣著力推廣的事情并不能持續(xù),熱度和粉絲量上漲后必然會增速遲緩甚至下落。

  2018年在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干參觀當?shù)厍逭嫠隆?/p>

  擔心掉粉嗎

  “有哪天粉絲一個都不在,無所謂,我不是為別人而活的”,汝志剛說。

  他從不迎合觀眾喜好去做視頻。一個幫他漲了120萬粉絲的視頻,他分析后認為,最重要的還是內(nèi)容的獨特性。他深諳算法,“更新不活躍的話,基本上每天掉3000到4000個粉”。

  2018年,他上傳了自己的第一個短視頻,是在莫斯科火車上拍攝的西伯利亞鐵路線。視頻放在網(wǎng)站上,兩三周過去,沒有一個點贊,分外冷清。他也經(jīng)歷過一個月都無人留言、無人點贊的低谷。

  原先他只將短視頻當成一種紀念和分享的媒介。后來漸漸養(yǎng)成了發(fā)短視頻的習慣,汝志剛有點后悔在2016年穿越塔克拉瑪干沙漠時,短視頻尚未流行起來,他拍的大部分都還是照片。顯然,沒過幾年,短視頻火速成為了一種社會現(xiàn)象、全新的傳播形態(tài)。

  2020年的珠峰攀登季,汝志剛參加了珠峰北坡唯一一支商業(yè)登山隊,重新站在8844米的珠峰,他從登山包里取出并拉開一條紅色橫幅,上面寫著“在快手,看見不一樣的世界之巔”。那一陣,他的快手直播間有個“許愿”功能,觀眾可以填寫心愿,如同對著珠峰祈禱。

  現(xiàn)居荷蘭的張佳麗就曾在直播間一邊觀看汝志剛登頂珠峰,一邊默默許下了自己的愿望。現(xiàn)年33歲的她是汝志剛的鐵粉之一,不同于粉絲追逐明星,包括她在內(nèi)的一群粉絲建了個微信群,在群里他們可以直接和偶像交流。

  “大胡子老師也會跟我們分享他的動態(tài),包括他今天去哪里,他的下一個行程是什么,訓練視頻這些。”張佳麗說。

  張女士從事貿(mào)易和物流相關工作,有了家庭和孩子后,生活的忙碌讓她無暇外出旅行。她是從珠峰堵車的視頻關注到汝志剛的,在此之前,她最常刷的短視頻是廚藝類或搞笑段子類。用張佳麗的話說,是汝志剛的視頻讓她了解整個世界。

  那些視頻里,是她未曾去過的地方或不曾體驗的探險。她印象很深的,是汝志剛拍攝的埃及系列,揭開了金字塔原本在她心中的神秘面紗。有時候,她會將自身投射在那些視頻里,跟隨汝志剛一起環(huán)球旅行。

  汝志剛中考時歷史曾考過滿分。在文科和理科間,他還是選擇了將來容易就業(yè)的理科。但對歷史,他從沒放下過。喜歡讀文言文的他,在羅馬斗獸場前,都不忘閑暇時翻幾頁《世說新語》。

  他表示,其實做旅行類短視頻的人很多,但像自己這樣,同時輸出景觀和文化的寥寥無幾。正是這個特質(zhì),讓他的內(nèi)容獨具吸引力。

  汝志剛毫不避諱“粉絲經(jīng)濟”,他的粉絲愿意花3000元,僅僅讓他在攀登珠峰時攜帶的橫幅上寫一個自己的名字,也會有幾個關系好的鐵粉,在他繁忙時,主動幫忙維護他的微博及視頻平臺。

  在張佳麗眼里,“大胡子老師”是一個“敢想敢做,一點點為夢想去實現(xiàn),激勵著他們這群粉絲的人”。 她決定,在不久的將來去嘗試一回戶外運動,比如去某座雪山攀登。

  這恰巧呼應了汝志剛對自己粉絲的一段描述:“就是一種精神感染力,你不賣給他任何產(chǎn)品,人家愿意去幫助你。你實現(xiàn)夢想了,他感覺好像他也實現(xiàn)了夢想一樣,因為這個夢想他可能一輩子實現(xiàn)不了。”

  這也會偶爾招來黑粉。其中有對這類極限運動的不解,在他二度登頂珠峰的照片下方留言道,“登頂了又能如何?”

  另一類是對個人探險的質(zhì)疑,如“科學家該探索的都探索完了”。還有人留言:“已知的路不叫探險,頂多叫旅游。”

  探險還存在嗎

  “羅布泊是自駕嗎?之前的攀登都是跟的商業(yè)隊伍?”當以探險方式來談論探險的純粹性,汝志剛并不認同,他認為,并非只有攀登未登峰或徒步穿越才能被稱為探險。

  汝志剛有一份醒目的探險履歷,在他的抖音個人頁面上寫道:已完成“死亡之海”塔克拉瑪干沙漠徒步穿越、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南北坡登頂、羅布泊探險、埃及探索旅行、世界環(huán)旅73國,且正計劃前往南極、南美旅行探險,及世界第二高峰K2攀登。

  攀登乞力馬扎羅純屬臨時起意。2016年他在非洲旅行,本來打算去看非洲大草原的他,注意到了這座非洲最高峰。他找了一家當?shù)氐牡巧教诫U公司打聽攀登的可行性后,立刻簽了合同,租好裝備出發(fā)。探險公司給他配了包括廚師、背夫在內(nèi)共4人,在此之前,汝志剛還未有過任何高海拔攀登經(jīng)驗。

  首次行進高海拔山脈,汝志剛收獲兩點教訓。一是自己的體能還不夠,缺乏對高海拔的認知和適應性訓練。二是此后登山再不碰咖啡。由于向導一路上給他喝了大量咖啡,導致他晚上睡眠不佳,極度影響了精力。等到了最后到山頂前的100米,他是被向導攙上去的。

  雖然和預想中的攀登過程有些許不同,但這一次乞力馬扎羅之旅后,汝志剛開始向更多高海拔山脈發(fā)起挑戰(zhàn)。

  2017年,他前往攀登慕士塔格,回憶時,他說在那里的經(jīng)歷可謂九死一生。在從慕士塔格峰下撤途中,遭遇大雪,模糊了視線的汝志剛掉隊了。他只能一個人摸索回營地的路。在那個途中,由于太累,忍不住躺下來睡著過四五次。

  某一次正睡著,耳邊傳來一句叫喊“You mustget up”,他睜開眼,是一名外國女子在試圖喚醒他。清醒過來后,他向對方打了個招呼,又繼續(xù)朝前走。那是在海拔7000多米,雪覆蓋了山路,一旦睡著便有在無意識中失溫凍死的危險。

  2020年珠峰北坡攀登途中(海拔 8200 米)。

  幾經(jīng)折騰,他終于回到營地?,F(xiàn)在想來,加上沖頂前期持續(xù)的腹瀉、缺氧,慕士塔格的攀登過程比珠峰還困難。

  在汝志剛的探險故事里,既有理性克制,也有魯莽妄為,但這位蓄著標志性大胡子的年輕人,語氣里總夾帶一種無法隱藏的自信和張揚?;蛟S多少有些幸運的成分,他還從未嘗過失敗的滋味,比起對其他事物的恐懼,他內(nèi)心深處最害怕的,是某天突如其來的失敗。

  倘若可以,他想成為喬峰那樣的人,那位以義氣、家國情懷著稱的俠客,但最好,不要有同款愛情。“太悲愴”,他笑道。

  2016年,汝志剛徒步穿越塔克拉瑪干沙漠。全程從南往北15天,共行走480公里。“我是歷史上第一個徒步穿越這條線的人”,汝志剛稱,因此比攀登珠峰意義更大。即便在此途中他雇用了兩名維族向導,數(shù)只駱駝。

  單人穿越對他而言意義并不大,“探險不是冒險”。汝志剛說,如果單人穿越,一旦有個小感冒就會相當危險。

  當被問到怎么看待楊柳松77天獨自穿越羌塘,他似乎對前者的經(jīng)歷并不關注,“有些東西我還是持懷疑態(tài)度,如果是真的,那我也不支持。”并且強調(diào),“一個人穿和幾個人穿沒區(qū)別。”

  波普藝術家安迪·沃霍爾提出過一個“15分鐘名人效應”。“在未來,每個人都能出名15分鐘。”這句話在互聯(lián)網(wǎng)世界盛行、自媒體橫空出世的時代無數(shù)次被印證。每個人都有機會瞬間獲取關注,成為臺下觀眾眼中的某個精神符號。

  一夜成名后的汝志剛覺得,自己把名聲看得通透:“只有我走過的路誰也拿不走。”但他曾在6000多米的海拔,與一位記者通了40多分鐘電話,只為讓對方糾正報道中自己的身份介紹。

  當談話結束時,他也補充了這個要求,請將他定義為“環(huán)球旅行探險家”,這是他今年統(tǒng)一的稱呼。“環(huán)球旅行探險家,這7個字,一個都不能少。”

宗祖慈

關注讀覽天下微信, 100萬篇深度好文, 等你來看……